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小神棍》第49章:李恪
  不過也由此可見,唐朝的馬匹是多麽稀缺。

  據《韋衡墓志》載:“貞觀初年,大唐帝國實有馬匹僅三千余。據《新唐書·兵志》載:唐代初年,得突厥馬二千匹,得隋馬三千……”

  也就是說,當時候的唐王朝撐死了只有五千匹馬。這樣的馬匹數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直到貞觀十四年以後,大唐缺馬的這一現象,才漸漸得到良好的改善。後史書記載說:秦漢以來,唐馬最盛!

  可見如今的唐王朝對馬匹有多麽的看重,這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

  便如同耕牛一樣,都是唐朝時期十分重要的生產力。故而大唐法律有著明確規定,凡私自宰殺牛馬者,就算是自家的,也要判刑一年,罰錢若乾。

  就像今日在酒樓時,程處默面前的那一大盤牛肉。若是擱在尋常百姓身上,足夠他傾家蕩產了。

  聽完少年的話,婦人不僅沒有覺得委屈,反而頻頻點頭,從腰間拽下自己的錢袋,恭敬地遞給漢子,小心道:“大……大爺,這是俺所有的錢了,都給你。求大爺放過俺們娘倆。”

  馬匹的重要性,大唐百姓們都明白。雖然這漢子公然在鬧市騎馬有錯在先,但若是深究起來,衙門也絕對會判這婦人傷馬的罪責。

  像這種小門小戶的百姓,哪個敢去衙門的,至於賠點錢受點罪的便都是小事了。

  二狗子憤憤不平道:“這算什麽?挨了打還要賠錢?!”

  知曉馬匹重要性的李柯,此時也明白過來拿少年的用意,隻好無奈的搖搖頭,笑道:“算了,沒出人命就好。”

  反觀那少年則走到了婦人身邊,伸手將她扶起,道:“大姐沒事吧?”

  “不妨事,不妨事,多謝公子出言相助!”婦人急忙搖搖頭,強忍著疼痛站起身,像少年作揖。

  “謝就不必了,都是我大唐百姓,幫一把也是應該的。這些錢你拿去,回家養傷吧。”少年說著伸手入懷,而後呆在原地……

  他好像忘帶錢了……

  一旁的李柯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哥們兒是來搞笑的吧。沒錢還要救濟人家?

  婦人倒是沒發現少年的尷尬,連連擺手:“公子出言相助已是大恩,民婦怎可再要公子的錢財。”

  正當少年尷尬的檔口,李柯從懷中掏出一串銅錢,走上前不由分說的塞到婦人手裡,笑道:“大姐,這位公子一番好意,你就收下吧。”

  婦人感激得眼眶通紅,千恩萬謝的感激了一番後,拉著孩子離去了。

  婦人走後,少年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對著李柯拱手道:“出門走的急,未曾想卻忘了帶錢,今日多謝兄台幫忙了。”

  李柯擺擺手,笑道:“公子先前不是說,幫一把也是應該的嘛。那就權當在下做助人為樂了。”

  眼前的少年,雖然衣著普通,但這言談舉止卻頗有大家風度。應該也是個大戶人家出身。

  少年神色中露出一抹讚賞,抱拳道:“敢問兄台大名,日後定當登門拜謝。”

  “公子客氣了,在下李二小。”

  “李二小?”少年聞言,忽覺自己好像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想了又想後,突然眼前一亮,笑道:“想起來了!你家住上楊村對不對?”

  “你怎的知道咧?”

  李柯有些恍然,難道自己在長安城已經這麽出名了嗎?還是自己這英俊的外表已經被逛而流傳了?

  少年哈哈一笑,

清了清嗓子,道:“既然你是李二小,那我就不隱瞞了。反正明日我也要去太史局找你去。在下李恪!”  說曹操曹操到!剛剛還想著這個和自己名字相仿的歷史名人,沒想到這麽快就出現了。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諸多兒子中最賢能的。李恪之母楊妃是隋煬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

  史書記載,當年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為太子,但遭到長孫無忌等一乾大臣的強烈反對遂而作罷。

  真實歷史上的李柯,一點也比他的兄弟們差,反而十分優秀。貞觀八年便已遙領益州大都督之職,可以說是李世民諸多兒子中最有才乾的一個了。

  就連***都曾經評價李恪為“英物”,為李世民不立李恪為太子而感到惋惜。

  後來高宗李治即位,李恪被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

  李柯愣了愣,也來不及細想,當下恭敬道:“下官李二小,拜見殿下。”

  許是剛剛的事情令他對李柯心生了好感,李恪露出一抹和熙的笑容,道:“李大人不必如此, 這是在街上,在下也不想聲張。”

  “是。”

  “說來我還要感謝你才是,若不是你做的肥皂,我怕是就不能留在長安了。”

  “啊?”

  李恪笑了笑道:“父皇剛剛下令,凡是滿十六歲以上的皇子,都要即刻前往封底,不可在長安逗留。若不是我正好領了這肥皂的差事,說不好也要離開長安了。”而後接著道:“既然父皇將這差事交與我,那我自當恪盡職守為父皇解難。故而便與房相一道向父皇諫言,封你為官。有了你這個發明者參與,也便於將這肥皂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原來如此!怪不得這封官兒的聖旨來的這麽突然,原來是李柯在暗地裡幫了他。

  這也算是投桃報李吧。

  李柯再次恭敬抱拳道:“微臣多謝點下諫言。”

  “李大人不必謙虛,父皇可不是那種不明優劣的庸君。就算有我諫言,那也要你有本事才行。你的那番‘以商道,固國道’的策略,我也聽過。就連父皇與房相都是讚不絕口,可見李大人是有真才學的。”

  “點下謬讚了。”李柯謙虛道。

  ……

  回到上楊村,天色已是漆黑一片。李柯剛跳下馬車,便看到母親正站在門口等待著。在她身後,王家嬸子也同樣在等著自己兒子回來。

  李母歡喜一聲,急忙上前:“回來哩!”

  看到這一幕,李柯心中不免又小小的矯情了一下,心中溫暖道:“娘。”

  

  推薦,收藏……我很煩,但是很堅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