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鶴郡,呂布的西四軍與馮勝的西一軍為了阻擋齊國楊月明的十萬援軍,不使楊月明的部隊穿過秋鶴郡直撲彌春城,攪亂彌春城的形式。
因此必須在山地曠野裡不斷騷擾齊軍。和齊軍打得有來有回,大小戰鬥幾十余起。
呂布與馮勝不能依托城池防守,因為這樣的話楊月明就會帶著齊軍饒過城池,直奔彌春城而來。
雙方兵力相仿,一時戰況成膠著狀。為了減輕呂布與馮勝的壓力,張豪又命徐達率西二軍第三旅、高寵率西三軍第三旅共計一萬五千人馬前往秋鶴郡增援。
徐達和高寵走後,張豪依然以六萬兵力保持著對彌春城的包圍。
本來楊月明憑著略比呂布馮勝多的兵力稍能應付,但自從徐達這個頂尖統帥和高寵這位絕世猛將加入戰局後,楊月明的部隊各種小戰鬥上都以大敗告終,小失敗積少成多之下,也讓楊月明也有些吃不消了。
這次王驕隻讓楊月明帶著周烈前來,原巴州州牧柳預任這次南征軍軍師,他們三人要面對呂布、冉閔、高寵、呂友才、馮勝、徐達、楊再興這麽多人,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難以應付。
齊軍主力軍軍營主將帳內,楊月明看著一份又一份戰鬥失利的戰報,有些煩悶地一口一口喝著茶水,周烈在帳內也是來回渡步,甚是煩躁。唯獨柳預氣定神閑,端坐在位子上閉目養神。
“柳大人,我們還要對抗西軍到何時?這幾天我軍傷亡損失有些大了!”周烈見柳預不急不躁,忍不住出聲問道。
楊月明也急切問道:“我們與西軍在秋鶴郡交戰了十多天了,那諸葛大人和吳統領何時行動?再這樣撐下去我們就得先被西軍打敗了。”
柳預不慌不忙拱手道:“楊將軍稍安勿躁,諸葛次輔大人在滇州已布局大半年,自然要等一個一擊必殺的機會,我等隻管拖住這一部西軍便是。”
楊月明聽後也只能無奈歎道:“唉~希望諸葛大人和吳將軍早點行動吧!”
……
彌春城外山區裡一處名為青松村的村落,一名身著齊軍軍官甲胄的漢子高聲說道:“臥龍飛天,一鳴驚人!”
此話一出,村裡的漢子們一個個迅速丟下手中活計,回到各自屋舍。
片刻後從屋舍走出,竟都換上了齊軍黑衣黑甲的軍服,或手持長矛大刀,或身背良弓利箭,整齊有序地在村口大榕樹下集合。
這種事情一天之內在彌春城外許多村落發生,他們從各個村落武裝好自身,朝著同一個地方急步而去。
李石自從被卸了將軍職位,就退居二線作為西軍後勤官,由他看管西軍的糧草。
今日李石依然照例巡視了一遍營地,和往常一樣沒有任何發現。這也正常,西軍現在已經將彌春城團團圍住,周邊郡府都在西軍控制下,這糧草營地又會有什麽事發生?
李石巡視一遍營地後,沒有異常,正好樂得清閑,準備叫人去通知夥房炒幾個小菜,自己偷偷獨飲幾杯。卻不料突然營地四周殺聲四起,許多火箭射入營地內,致使許多營帳起火。
“怎麽回事!”李石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搞得有些懵,不知如何應對。
“李大人!齊軍來劫糧了!有好多人!”一名士兵氣喘籲籲地跑到李石面前說道。
李石有些不相信:“齊軍怎麽會來這裡?一個月前大王不就把彌春城外的所有齊軍都肅清了嗎?”
不等小兵回答,一道利箭就從天而降射中小兵後背,
小兵慘叫一聲便倒地不起。 李石透過柵欄望向營地外,發現黑壓壓地算是齊軍,知道事情嚴重了。
“快關營門!你帶一些兄弟殺出去通知大王,速速請大王派援軍來!”李石隨手扯過一名排長吼道。
“大人!營地守不住的!齊軍不是來劫糧的,是來燒糧的!小人護送大人撤吧!”這名排長勸道。
李石發現營地四面火起,這營地確實無法再呆了,不由得慘笑道:“二十萬石糧草被敵軍付之一炬,我身為總後勤官難辭其咎,有何顏面再見大王?”
李石突然眼神一凜,決然道:“你叫兄弟們都撤吧!能為大王保留一點將士也好。”
李石說完就拔刀衝向營地外的齊軍,不到片刻就被齊軍亂箭射死。
那排長看著李石身中數箭倒地而亡,無奈歎息一聲,隻好招呼西軍將士撤退:“李大人生前有令!放棄營地, 突圍!”
……
在西軍糧草營地被襲的同時,圍困彌春城的六萬多西軍也遭到了大量齊軍襲擊,西軍被襲擊時正是中午用餐之際,防守較為疏忽。
彌春城內的三萬齊軍見西軍大亂,同樣衝出城外攻擊西軍,一時間西軍兩面受敵難以抵擋,損失慘重。
“齊軍怎會突然冒出這麽多部隊?”張豪在張遼帶領的王牌師護衛下,暫無性命之憂,只是這西軍怕是潰敗在即了。
張良在一旁勸道:“大王,現在不是深究這個的時候,齊軍勢大,先下令全軍撤望中屏縣吧!”
張豪無奈,隻好下令撤軍,往中屏縣撤退。
齊軍大軍中央,一手持羽扇,面如冠玉的儒雅文士微笑地看著這一場襲擊戰,一旁一面容堅毅的將領身杆筆挺地站立著。
“諸葛大人,好一招藏兵於民,這一下讓西軍吃了大虧了!”這名將領恭聲道。
諸葛亮依然雲淡風輕地搖著羽扇:“吳起統領,這還是因你練兵有方,士卒們才能熬得住山野村夫的日子,在這關鍵之時替陛下大敗西軍。”
吳起拱手謙虛道:“還是諸葛大人運籌帷幄,吳某不敢居功。”
“罷了,吳將軍,你我就不要在這謙讓了,趁著西軍被殺散了,趕緊去佔領中屏縣,斷了西軍退路才是。”諸葛亮笑言道。
吳起拱手笑道:“諸葛大人放心,吳某將親帥三萬齊武卒先往。還請諸葛大人率剩下的五萬大軍拖住撤退的西軍,為吳某爭取時間。”
諸葛亮和言道:“這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