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之梁》第107章 火器前途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鮑太平不想奸也不想盜,隻想結交幾個有用的朋友。

  徐寧和凌振被素昧平生的鮑太平請去喝酒,二人因地位不同,卻懷著各自的拘謹,三五杯濁酒下肚,談論些槍棒拳腳,三人話匣子便打開,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鮑太平不過十五歲的年紀,年紀小,本就容易被人看輕,樂官也不是什麽有權威的官員,歐陽修曾經在《伶人轉序》中,大肆批判重用伶人的壞處,鮑太平的處境可想而知。

  但是鮑太平少年老成,乃是當下著名武術名師周桐的弟子,有這樣一塊金字招牌的老師,本事就為自己臉上貼金,而且還有弓馬、雙刀、馬槊的技藝在身,兼七十二路翻子拳,還有從武松那學來的玉環步、鴛鴦腿,有跟二人探討不完的話題。

  徐寧凌振,發現這個伶官少年與眾不同,越發與鮑太平親呢。

  鮑太平很虛心,並不因為師出名門而誇耀自己的功夫,而是向徐寧虛心請教長槍陣克制騎兵的法門,並向凌振討教火炮在戰陣中實際應用的問題。

  徐寧與凌振二人,都身懷絕技,由於大宋重文輕武,二人身懷克敵製勝的本是,卻難以登上施展自己本領的舞台,甚至二人都不記得自己有什麽了不起的本事,此番與鮑太平討論起來,更加覺得鮑太平是伯樂,是知音,談話越發投機起來。

  徐寧舉杯一飲而盡,興致盎然道:“長槍軍陣能夠克制騎兵,如林的長槍陣並不容易被騎兵突破,難點在於槍兵馬步扎的是否穩健,倘若騎兵一位試探進攻,消耗槍兵的體力,待槍兵體力耗盡,軍陣必然被突破,一旦軍陣被攻破,那麽槍兵只是騎兵刀下待宰殺的羔羊。”

  關於長槍破騎兵的技巧,鮑太平曾經跟林衝探討過,此番聽徐寧談論起來,也不覺得意外,至於徐寧掌握的鉤鐮槍技術,那是在槍陣與重甲騎兵決戰時候的利器,而決戰的時機,往往掌握在機動性能良好的重甲騎兵手中,若非萬不得已,重甲騎兵也不會貿然攻擊軍陣嚴整的槍兵軍陣。

  槍兵的軍陣的弱點,除了敗了跑不了,還有一點,便是勝了追不上。

  一旦衝陣的騎兵遭遇損失沒有勝算,便不會繼續往槍陣裡填油,會選擇退卻,兩條人腿跑不過四條腿的站馬,槍兵追不上潰退的騎兵,而騎兵會在槍兵懈怠的時候,再次殺回馬槍,一舉將軍陣擊潰。

  “看來,槍兵不能單兵種獨立應對騎兵,需要馬步兵等諸多兵種的協同作戰,方為上策!”鮑太平聽完徐寧的說辭,意味深長的回答道。

  “此言不假!”徐寧深以為然道:“可禁軍中的弓手、盾牌手、長槍手是獨立成軍,平素各自操練,戰時拚在一處,彼此配合難以默契,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一旦戰況不利,爭先恐後逃走,這仗還有法打嗎?”

  鮑太平學過武,而且每日都在勤加練習,卻沒有實際的戰陣經驗,也不好胡亂妄作斷言,心中卻盤算著:臨陣脫逃,那是主將賞罰不明,對潰退的士兵殺的清。

  “凌管庫!”鮑太平舉杯對凌振道:“說說你的火器。”

  凌振只是一個管庫,拳腳兵刃也不弱,卻沒有實戰的經驗,一直認真聽著二人的額談話,此刻被鮑太平問起,尷尬的笑道:“下官這雕蟲小技,不及徐教頭戰場廝殺的真本事。說來慚愧,正如童樞密今日所言,炮身泰國沉重,不便挪動,而且射程又不急神臂弓,也只是借助去霹靂般的聲響,在戰場上用作號令罷了!”

  火藥源自煉丹家,恐怕其中硫磺、硝酸、木炭配比未達到最佳,鮑太平提出幾點意見與凌振討論:

  第一、改進火藥的配比。對火硝和硫磺進行提純,額外填充其他物質,在不同的用途上用不同的火藥配比。

  第二、加強火炮炮管的長度。增加炮管的長度,便能增大射程。

  第三、製造可投擲爆炸的火器。可做點燃投擲的類似後世的手榴彈。

  第四、把火藥和長槍進行組合。

  前三個問題凌振都虛心接受,認為有很大提升空間,關鍵是第四條,火藥怎麽和長槍搭配呢?凌振和徐寧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北宋末年,山東紅襖軍首領李全,號稱二十年梨花槍,打遍天下無敵手。

  所謂的梨花槍,便是在長槍的前端,設置火藥桶,點燃後,可灼燒敵方衣甲,耀眼的火光可以讓敵人炫目,鮑太平的意思便是如此。

  “秒!實在是妙!”徐寧讚歎道:“本以為,俺的鉤鐮槍法已經天下無雙, 乃是克制重甲騎兵的不二法門,梨花槍的炫目作用,可以灼燒騎兵的馬眼睛。”

  凌振也讚歎道:“俺一直鑽研火藥在號炮上的應用,如何打的遠,打得想,聽協律郎大人一番話,下官茅塞頓開啊!”

  “哈哈!”鮑太平舉起酒碗,笑道:“我等密室之談,切莫輕易說與外人,保不齊今日我們弟兄三人的一場酒宴,大宋軍隊的裝備,要進行更新換代了!”

  “那是自然!”

  “樂見其成!”

  鮑太平又道:“那帶我等返回便令,便一同專研火器的改進製作!”

  “甚好!”

  “甚好!”

  知音相遇,說話投機,三人揚天長笑,酒卻不知知道吃了多少碗,卻都認為自己的前途無限的光明,再不是昨日一般的鬱鬱不得志。

  良久,見李四悄悄的走進來,抱拳對鮑太平道:“小官人,童樞密有請!”

  鮑太平正和徐寧、凌振探討在興頭上,喝酒也喝在興頭上,這童樞密大半夜的派人來的叨擾,實在可惡。

  “何事喚我?”鮑太平問道。

  李四在鮑太平耳邊耳語道:“聽說是來投靠大宋的遼國人,給童樞密獻上什麽聯金滅遼之策的人,童大人見來人跟小官人說的契合,特意邀小官人去問話呢。”

  “馬植!一定是馬植!”給童貫獻上聯金滅遼之策的就是馬植,鮑太平隨口念道,卻對兩位客人抱拳賠禮:“童大人召見,小子失陪了!”

  徐寧凌振二人喝得前仰後合,含糊不清道:“小官人自便!”說罷,二人齊齊醉倒下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