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梁》第164章 進退維谷
  波濤起伏的海面,空氣中彌散著鹽腥味,海鷗在湛藍的大海上翱翔,發出歡快的啁啾聲,掠過大海船的桅杆。

  大船高出海平面丈余,儼然巨無霸在海面上航行。聯排的船槳,蕩出陣陣的漣漪,高高飄揚的大宋官家旗幟獵獵作響,呼呼的海風吹的船帆刷拉拉,海船微微上下起伏,蕩開層層波浪。

  鮑太平與趙良嗣對飲與甲板之上。

  趙良嗣驚魂未定,卻一臉滿足的神態道:“若非協律郎大人英明神武,拋出‘求同存異,擱置爭議’的法門,結盟恐怕毀於一旦,你我二人無法回朝複命也!”

  鮑太平一臉凝重,沉吟良久才道:“趙兄真以為宋金結盟,對大宋是一件好事嗎?難道趙兄沒看出來金國諸位勃極烈不可一世的樣子嗎?儼然沒有將大宋放在眼裡啊!”

  趙良嗣道:“幸虧有協律郎大人的火器鎮住北國人,若非如此,金國果真輕視了大宋也!既然盟約已經締結,收復燕京之地,指日可待也。”

  大宋滿朝上下,難道就沒有一個清醒的人嗎?

  鮑太平憂心忡忡的離開席面,在浩瀚渺茫的大海聲憑欄遠眺,腳下平穩的大海船,能夠打碎石的火炮,難道非要屈居在汴梁城,難道不能利用堅船利炮,在海外開脫一番事業,何苦違心在君昏臣奸的朝堂上廝混呢?

  浩瀚的大海看不見的那頭,北有金國,東有高麗、東瀛,西有遼國,西南有大宋,再南邊,便是南亞諸國,鮑太平腳下的大海,正是連接諸國的通天坦途。

  鮑太平矗立在甲板上,萌生一中去遠方的念頭。

  大海的盡頭,太陽升起地方,此刻是什麽樣的模樣?日後能否有堅船利炮,足夠的軍隊,踏上一條漫漫的海上征服之路?

  趙良嗣端著酒杯,拄著甲板上的欄杆道:“盟約已經塵埃落定,協律郎大人何故憂心忡忡的樣子?”

  鮑太平直言不諱道:“我此刻覺得,與金國結盟似乎是錯誤的決定,金國乃是虎狼之國,諸位勃極烈在酒宴上已經漏出輕視大宋的姿態,阿骨打百年之後,他的後繼者還會遵守盟約嗎?金國勃極烈們野心勃勃,我預感,滅遼之後,金國一定會將戰火燒向大宋。”

  “應該不會吧?”趙良嗣不確定道:“大宋每年向金國輸送五十萬的歲幣,價值已經不菲,金國沒必要大動乾戈。”

  莫名的壓抑感在鮑太平心中升起來。

  是不是自己把自己太當回事了?試圖改寫華夏最屈辱的靖康之恥,做夢吧?

  穿越者畢竟也是血肉之軀,也逃不不掉三分天注定的命運,而這三分天注定,往往會佔據很多人的百分之百。鮑太平在朝堂上根本沒有話語權,根本不能夠左右朝堂的舉動和判斷,在舉世混濁眾人皆醉的朝堂之上,鮑太平如何能左右得了昏君不出昏招,懦臣不打敗仗?

  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既然不能改變歷史,為何還要在大晟府坐七品的小官呢?為何還要唯心的跟奸賊和昏君混做一處呢?日後皇帝更迭,白白無辜坐罪。

  要想改變大宋的命運,要麽手中有軍隊,要麽在朝堂上有話語權,能夠左右君臣的高層決策。

  以鮑太平上次出使遼國的功績,按照道理來說,鮑太平應該早就升官了,然而,鮑太平並沒有升官,依舊穿著綠色的七品官袍,原因無非就是因為童貫和蔡京,在聯金滅遼的問題上存在分歧,鮑太平作為童貫的請功的人,便要因此受到打壓,該有的封賞而得不到。

  倒是童貫分他兩萬兩銀子,可那是六賊合夥吞並了遼國的歲幣,屬於私自侵佔公家財產,那罪過大著呢,給鮑太平的封口費,這銀子,實在有點燙手,鮑太平不想拿著不屬於自己的銀子,可不拿,就等於跟六賊決裂,永遠再也沒有機會在朝堂中提升自己的位置。

  此時的鮑太平,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壯志難酬,有功勞得不到應有的封賞,反而要唯心的接受贓款,心中充滿無限的憤懣。

  魯智深現在怎麽樣了呢?

  這個最開始給鮑太平指引方向的大哥,淪落額江湖,現在是在二龍山還是已經上了梁山呢?

  梁山現在又是誰的天下呢?

  是晁蓋在做寨主,還是黑矮的宋三郎在做梁山之主呢?倘若一鮑太平現在的身份上梁山,鮑太平能夠坐第幾把交椅呢?

  憑借魔教造反的方臘,如今在江南發展的怎麽樣了呢?究竟能給江南禍害成什麽樣子呢?

  回鄉宋銀子的龐萬春有沒有回來?那可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神箭手啊,鮑太平為了收羅他,可是下了血本的。

  東京城內的金槍手徐寧,轟天雷凌振,此刻有沒有征討梁山,是不是已經坐在梁山的交椅上呢?

  鮑太平有一種衝動,想脫掉這一身官袍,放下心中的憤懣,去投靠魯智深,過再菜園子一樣逍遙快活的日子,想喝酒,便喝酒,想歌唱,便歌唱,鄉裡鄉親,還要恭敬的叫他一聲:鎮北城大官人。

  鮑太平倒是,還有另外兩位結拜兄弟,李綱和張叔夜,鮑太平隱隱的感覺到,這兩位被貶謫的大白腿,在沒有被再次被啟用前,自己可能頂不住跟六賊為伍的委屈,受不了昏聵無能自以為是的道君皇帝,走上另外一條不同的人生路。

  莫若?去杭州購置大面積的土地房產,專門等南宋定都臨安,做一名逍遙快活的富家翁?但是,一想起臨登船時,大金國勃極烈完顏斜也的怨毒目光,鮑太平的拳頭就捏的咯咯作響,還有汴梁城那許多認識的人和風景,讓鮑太平割舍不下。。

  改變靖康之恥,兩條途徑,要麽在朝堂上掌握話語權,要麽,掌握屬於自己的強大軍隊,前者,鮑太平儼然已經放棄,而有屬於自己的一支強大軍隊,談何容易啊?去哪弄這強大的軍隊呢?

  當外敵入侵的時候,就算打不過,也要憑借自己手中的軍隊,為大宋的百姓血戰到底,不枉汴河水生他養他一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