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梁》第84章 銀子落空
大宋的中元節盂蘭盆會,官定三日的休沐,城市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喧囂和熱鬧,勾欄瓦舍,青樓楚館,燈火徹夜通明,整個汴梁城都沉浸在假日的喜慶氛圍中。

 汴梁城最熱鬧的地點,當屬馬行街州橋下的大相國寺附近。

 大相國寺臨近汴河,屬於汴梁城水陸繁華交匯之地,本是戰國魏國信陵君無忌的故居,後來建成寺院,幾經更名改為大相國寺,在北宋一朝,成為國家最大的寺院。

 大相國寺田產豐厚,佔地廣闊,附近都是其抵店,每月相國寺都要舉辦萬國展品會,商賈雲集所在,又恰逢盂蘭盆會,展品會與汴河上的繁華相映襯,人頭攢動比肩接踵,商品更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汴河是汴梁城五條穿城而過的河流中最大的一條,汴梁城便因汴河而得名,汴河是汴梁城鏈接外地的最大交通要渠,關鍵的稅收汴梁城軍民所需物品,基本都會從汴河水路暈進來。

 假日裡,更多了許多遊船畫舫,帆影重重,與陸上省會相輝映。

 華燈初上,汴河上飄滿了祈福的河燈,裝點著汴梁城的夜色,汴河兩岸,百姓翹首顧盼,爭相一睹皇家觀禮台上道君皇帝的天顏。

 “咚”

 “咚”

 “咚”

 幾聲裂人心肺的號炮之後,數艘巨型的彩舟順流而下,如林的旗幟揮動間,夾雜著激昂的進行曲的旋律,開始了禁軍的會操表演。

 無非是噴火,相撲,油錘灌頂,胸口碎大石等等,和街頭雜耍無異,彰顯不出來禁軍的君威,反倒是禁軍同生歌唱的《精忠報國》,有幾分恢弘的氣魄。

 道君皇帝君臣和觀禮的百姓,卻覺得別開生面,陶醉在太平盛世,禁軍天下無敵的美夢中。

 這次表演跟鮑太平無關,鮑太平只是教授禁軍音樂,並未親自參與表演,功勞自然被高俅一人領了,鮑太平隻得了個二百五十兩銀子的許諾。

 三日休沐,鮑太平都是在習武中度過,並沒太多閑暇,去感受中元節的節日氛圍,只是約了周桐等幾人,去單雄信廟和武聖廟走了一遭。

 隋唐時代的好漢便單雄信墓便在汴梁城內。

 武聖廟是宋朝獨有,供奉著華夏歷史上有名的七十二名武聖先賢。

 假期結束的一大早,鮑太平便帶著一車的盆景,走進周邦彥的提舉府衙。

 鮑太平徑直去慣用的太師椅上坐了,抱拳禮節性見過上官,指著一地的盆景對周邦彥道:“大晟你看,這些盆景是小子特意為大晟挑選的,不知大晟可喜歡?”

 並非鮑太平良心大發現,學會跟上官送禮,而是前幾日打壞了周邦彥心愛的花園,鮑太平可有二百五十兩銀子在周邦彥處,鮑太平為收回銀子,需要提前暖場,以免周邦彥將銀子直接扣下。

 周邦彥半邊臉已經消腫,顏色卻未曾褪去,他面沉如水,只是瞟了一眼盆景,並未見一絲喜悅,敷衍道:“嗯,還不錯!”

 鮑太平道:“前幾日無心打壞大晟的花園,此番全做賠償了。”

 “哎!”周邦彥一聲歎息道:“可惜啊!老夫享受不上了!”

 按照常情,周邦彥見鮑太平肯放學送他東西,應該開心,而且周邦彥向來喜愛盆景花藝,如今見到盆景居然又如此淡定,鮑太平感覺周邦彥反應異常,貌似地震的前兆。

 地震前動物都有反常現象嗎。

 而且聽他說話那語氣,什麽“享受不上”?難道病入膏肓,要死了?

 鮑太平忍不住的上前,想摸一把周邦彥的額頭,看看還有的救沒得救。

 “老夫沒病!”周邦彥嫌棄的推開鮑太平的手,指著桌上明黃的聖旨道:“你自己看吧!”

 莫非?莫非周邦彥升官了?

 鮑太平第一次拿到聖旨,便是升官的聖旨,見了周邦彥的聖旨,下意識的以為周邦彥升官了。

 鮑太平拿過聖旨,略微掃了一眼,驚訝道:“大晟乃唐唐大晟府提舉,並無明顯罪過,憑什麽道君皇帝一句話,一夜間便免了大晟的官,還要限期發回原籍啊?”

 周邦彥黯然道:“昨日盂蘭盆會後,聖上移駕李家教坊,聽師師姑娘唱老夫的《少年遊》,正是那日你我在床下聽聞聖上和師師姑娘談話所做,如今皇帝知道我在屋內,釀起酸醋,故而免了老夫的官。”

 那一日,鮑太平初來汴梁,被牛二、鮑大郎等一應仇家追了半夜,幸好舊相識李師師搭救,容他躲進家中,不曾想,周邦彥孟浪到訪,將鮑太平逼入床下,後道君皇帝又來,將周邦彥又逼入床下,鮑太平還與周邦彥在床下,下了三盤“小貓釣魚”棋,關系相當和諧。

 道君皇帝走後,周邦彥詞興大發,咬筆卻一時難落筆,是鮑太平看他憋的難受,協助他做成了那首“並刀如水”的《少年遊》,描寫的就是道君皇帝狎妓的場景。

 鮑太平再次拿起聖旨,看上邊沒有自己的名字,心中才放心下來。周邦彥還挺仗義,沒將他供出來。

 回想起跟周邦彥一同走過的日子,周邦彥如同縣城的取款機,索要一曲便是五十兩的銀子,而今周邦彥被免官回鄉,鮑太平難免兔死狐悲,心中替他難過。

 周邦彥已經從大晟變成白身,鮑太平便不好落井下石,索性送個順水人情,道:“我去太尉府教曲應得的二百五十兩銀子,全做饋贈給大晟還鄉的路費了,大晟不必客氣,晚生應該的。”

 “快別提那銀子了!”周邦彥氣憤道:“高俅這廝,潑皮做派,聽聞老夫被免官,許下的五百兩銀子,不肯算數了,真真氣死老夫也,老夫的那一拳,等於白挨了。”

 當初鮑太平就想親自去殿帥府拿銀子, 周邦彥怕鮑太平獨吞,非要自己派人去取,結果卻落空,想象真是可惜。

 鮑太平也為高俅的人品感覺到氣憤,周邦彥一把年紀挨了這一重拳,想想都覺得臉疼,自己等於白白給高俅義務勞動一回,想想讓人咬牙。

 “大晟莫生氣!”鮑太平安慰道:“晚生早晚要加倍從高俅那,收回我們的銀子!”

 “哎!”周邦彥一聲歎息道:“太平郎!你根基淺薄,官微卑微,鬥不過他,莫要自尋煩惱,你又不像老夫,不缺那錢。”

 鮑太平一直被周邦彥喊做小浪子,此番改口叫太平郎,可謂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鮑太平已經想出了主意,嘿嘿一下,道:“大晟可知道,這周邦彥有個兒子高衙內……

 “太平郎啊!”周邦彥語重心長道:“你的輕點作吧,老夫此番還鄉,不知道偌大的汴梁城,有誰還能罩你一下。”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