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之梁》第60章 暴雨之前
  黑衣人退卻的蹊蹺,鮑太平料定,對手絕不會善罷甘休。

  將二樓雅間的窗戶推開縫隙查看,夜色的大街上,店前店後,已經被密密匝匝的甲士包圍,阻斷了一切行人往來。

  從服飾判斷,這是殿帥府的禁軍。

  平素汴梁城的治安,由開封府管轄,禁軍大宋最精銳的軍隊,乃是國之利器,負責宿衛皇城和對外征戰,顯然不是來彈壓黑衣殺手的。

  黑衣人並為因為禁軍的到來遠遁,只是在不遠處徘徊,絲毫沒有避諱的意思。

  殿帥府的虞侯陸謙,禁軍孫教頭,跟牛二混在一處,黑衣人和鮑大郎混做一處。

  鮑太平在街面上,看見這幾個熟悉的身影,就知道,事情這次真的嚴重了,遠沒有街頭鬥毆那麽簡單,所有的仇家在此糾結在一處,要下殺手弄死他。

  禁軍和黑衣人是一夥的,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禁軍負責封鎖交通,提供掩護,黑衣人殺人於無形。

  未肯下手是因為店內有一夥遼國外交官員,黑衣人和禁軍都得罪不起,可遼國的外交官只是食客,早晚要吃飽喝足離開,遼國官員離開時,便是兩夥下手的時候。

  等開封府的負責治安的人馬到來,碳火銅鍋正店內,只剩下一堆死屍,連鳴鼓伸冤的人都不會留下,善後的事情,任憑殿帥府顛倒是非黑白,鮑大郎又重回餐飲霸盤的位置上。

  而這一切的主謀,將所有對立面的人物糾結在一起的,就是苦心積慮的鮑大郎,和鮑太平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哥哥。

  鮑太平心中滿滿的都是恨,恨自己早沒有掌握殺人的技能,殺掉那些仇家而成為今日的後患,惹得對手升級要殺他與無形,此刻有沒有應對的辦法,兩個打手林衝、魯智深都遠在天邊,周邦彥肯不肯幫忙難說,突破重圍送信的人都沒有。

  更恨自己時運不齊,如今著名武師周桐在身邊,沒有來得及學得刀槍劍雨中活命的本事,能夠在這樣的形勢下殺出一條血路,就算是不能活命,殺上幾條人命,也算自己不賠本。

  可這些抱怨,對事情的解決於事無補,鮑太平果斷的放棄抱怨,心中卻拿定主意,就算今日鮑太平被殺死,也算是大宋內部的矛盾,家庭內部的矛盾,萬萬不能不能讓外國人看了笑話,日後輕視大宋,無端興起邊患,讓百姓陷入水火。

  鮑太平強做笑臉,對那桌客人長揖陪道:“幾位貴客遠道而來,非是本店不肯招待,實在是因為家裡有事,不便招待,今日的單免了,貴客請自去,以免徒受到牽連。”

  幾名髠發武士,一臉傲氣,眼神中似乎在說:我們在鄉下吃西瓜都不給錢,到你們大城市下館子,也沒準備給錢。

  那胡人官員倒是儒雅些,右手握胸微欠身行禮,用熟練的漢地語言道:“久聞碳火銅鍋正店汴梁一絕”,又得意的指著幾名髠發武士又道:“我大遼過最精銳的鐵林軍,又豈會懼怕大宋的江湖俠客?外交官員出了問題,我大遼國的皇帝,自會用馬刀和你們的皇帝講道理,小東主好酒好肉盡管拿來,本官不懼怕那江湖俠客。”

  大遼國最精銳的是鐵林軍,負責宿衛皇室的安全,外交官員更多的是臉面和恐嚇對手,外交使團有鐵林軍護衛不足為奇。

  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感情,都是利益關系,誰的群頭更硬,誰就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大宋與遼國兩軍邊境實力對比,大宋處於劣勢,遼國的外交官便說話顯得格外硬氣,

動不動就要向大宋用馬刀講道理,絲毫不懼怕擅開邊釁。  鮑太平最擅長狐假虎威,驅虎吞狼,憑借他慣用的伎倆,完全可以挑撥起來禁軍和鐵林軍的衝突,利別說是陸虞侯孫教頭擅自調動禁軍,就是殿帥府的高殿前親自來,也吃罪不起外交官員,鮑太平絕對有望活命。

  這樣一來,就跟引清軍入關的吳三桂一樣,利用外族對抗自己人,無論是非,鮑太平無力修改歷史,早晚會被手書丹青的史官,釘在民族的恥辱柱上。

  家裡的事務,不需要外人的摻合,無論委屈對錯。

  鮑太平笑道:“大宋速來好客,官人若不懼怕,本店沒有不招呼的道理!”回頭卻豪爽的衝夥計一揮手,爽快道:“好酒好肉招呼著,這桌客人的單,全免了。”

  鮑太平不傻,不想將個人恩怨上升到兩國矛盾,卻也知道,有這桌客人在,黑衣人和禁軍都不敢胡來,這桌客人多坐一刻,便多安全一刻。

  遼國官員目視一下身邊的鐵林軍, 覺得手癢,略微沉思道:“下官無功不受祿,莫不如讓我這鐵林軍……”

  “哈哈!”鮑太平見胡人官員接話,試圖彰顯自己的戰力,大笑兩聲,一抹額頭道:“大宋禁軍,脾氣火爆,諸位客官可要坐穩,莫要被一會的刀光劍影驚嚇到。”

  胡人官員也是倔強之人,被這笑聲笑的莫名其妙,不知道十四五歲的孩子還藏著什麽貓膩,道:“下官也是戰場上衝殺出來的,我到要看看,禁軍什麽火爆的脾氣,這裡還有怎樣的刀光劍影。”

  哎呀,不但不害怕,而且還想留下看熱鬧,果然是不知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胡人,那你就坐著看吧,最好看到開封府的人來。

  鮑太平退到後台,對王教頭和周教頭道:“兩位教頭與這事情無關,非是太平不好客,實在是此番遭遇大難,不想連累兩位教頭。”

  林衝嶽父王教頭歎息道:“都是我那孽畜女婿惹下的禍患,連累了小官人,今日老夫與你共患難。”

  烈士暮年,王教頭渾身是鐵也打不出幾根釘子,擋不了幾刀。

  鮑太平道:“老教頭不必自責,這事與林教頭無關,自己的恩仇需要自己了解!”

  周桐一直不肯言語,此時發言道:“路見不平尚且拔刀相助,小官人有恩與我的高徒,我鐵臂膀周桐不會坐視不管,烈士暮年,打打殺殺老夫恐怕不行,穿過禁軍的銅牆鐵壁,給小官人送出求援的書信並不難。”

  遼國的外交官不可能在這坐一輩子,若是有人能破圍求援,再好不過,可鮑太平應該向誰求救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