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之梁》第51章 生意開張
  汴梁城赫赫有名的鮑家正店,以祖傳的清炒烹飪秘方,廣受京城上層人士喜愛,每天都是高朋滿座,生意著實火爆。最是那東主鮑大郎,靠祖上打下的基業,養著三五個徒兒,不思進取,自己卻做起甩手的掌櫃,生活過的及其安逸。

  日上三竿,鮑家正店的東主鮑大郎,優哉遊哉的走近店面,想像往常一樣,享受店面的喧囂,聽櫃上收銀子的悅耳聲音,更要監督哪個夥計偷懶,找準機會扣下些工錢,算是增加額外的收入。

  要知道,自從被三郎一番雙節棍招呼,鮑大郎將養了一段時間,已經有半個月沒有享受這樣的樂趣,這是他傷後復出的第一天。

  讓鮑大郎感覺到意外的是,今天不是個別的夥計在偷懶,除了部分缺失的,大家集體在偷懶。

  鮑大郎大怒:“什麽時間了?官人門不需要招呼嗎?還想不想領工錢了?”

  盛怒之下的鮑大郎,抄起桌上的炒杓,披頭便打,打得知客博士,夥夫、家丁抱頭鼠竄。

  逃跑不及的管家,腦袋上挨了兩杓子,揉著痛處幽怨道:“老爺息怒啊!非是我等偷懶,今天沒有客人啊!”

  鮑家正店向來生意火爆,生意一落千丈,必然是出在上灶的師父身上。

  鮑大郎看著手中拎著徒兒的炒杓,大怒道:“定是我那徒兒屠五偷懶,做得菜品不和官人們的口味。”扯開喉嚨大喊:“屠五,屠五你個雜碎,給我滾出來。”

  管家眼中含著委屈的淚水道:“老爺,不要喊了,屠五已經不幹了!”

  鮑大郎一臉懵逼道:“屠五死哪去了?”

  管家努努嘴,指著街對面的店面道:“對面新開了一家炭火銅鍋正店,給屠五開出兩倍的薪俸,屠五到那裡上工去了。”

  “莫非?”鮑大郎預感不妙:“莫非我們的客人也……”

  “是的老爺!今日炭火銅鍋正店開張第一天,我們的客人,都跑到對面去了!”

  馬行街上開開關關很多店面,從來不見鮑家正店生意下滑,鮑大郎心中一涼,預感好日子走到盡頭,道:“可知道那什麽炭火銅鍋正店?東主是何人?居然敢欺負到我鮑大官人的頭上。”

  “炭火銅鍋正店的東主,老爺也是認識的!”官家努努嘴,指著門外道:“諾,那不就是炭火銅鍋正店的東主嗎?”

  鮑大郎不看則已,順著官家的眼神去,只見正對著店門,諾大的一個醒目牌匾,牌匾上赫然寫著“炭火銅鍋正店”六個蒼勁大字,匾額的落款處,還寫著“周美成題”幾個小字。

  皇家最高音樂機構大晟府提舉,周邦彥,字美成,乃是堂堂三品大員。

  鮑大郎這一望,便知這家店面來頭不小,心中嫉火中燒。

  再看喧囂的門庭前,人山人海,多是昔日自家店面的常客,人山人海中,一個十四五歲的翩翩少年,一臉的春風得意,滿面堆笑的與來客逢迎,正是炭火銅鍋正店的主人,少年身後,站著鮑大郎跳槽的徒兒屠五。

  怎看那少年,有幾分像自家三郎,再仔細看,不是鮑三郎還有誰?

  鮑大郎面部扭曲,扭曲,扭曲的幅度越來越大,終於,聽的“嘎”的一聲,鮑大郎口吐白沫翻了白眼,渾身抽搐不止。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鮑大郎生意突遭強大對手,急火攻心抽了過去,鮑三郎卻因為生意開業第一日,滿面桃花。

  鮑太平想要開一家火鍋店,苦於資金不足,一頓火鍋給魯智深吃嗨了,魯智深二話不說,將桃花山上卷來的金銀財寶,曾經讓張三、李四無初次惦記的真金白銀,一個不留全拿給鮑太平做了本錢。

  饒是如此,鮑太平又用盡渾身解數,東坑西騙,將自家能賣的東西基本都賣光了,勉強在寸土寸金的馬行街上,開了這麽一家火鍋店。

  鮑太平沒有做生意的經驗,也知道人熟是寶,不能讓客人欺生,特意用高價給鮑家正店的掌杓屠五挖了來。

  在往來穿梭的達官貴人中,屠五多與熟悉,為鮑太平一一引薦道:

  “這位是綢緞莊的錢東主!”

  鮑太平便衝著一身綢緞的客人抱拳逢迎道:“錢東主,幸會!裡邊請!”

  錢東主滿面堆笑,猥瑣道:“鮑東主後生可畏,連教坊李家的師師姑娘,教坊李家的姑娘都能請來演唱,可畏人脈廣博,錢某人不知火鍋為何物,今日特為聽姑娘曲兒而來,倘若吃的開心,日後常來,呵呵!”

  “保證讓貴客失望,請!”

  屠五又對一身珠光寶氣的來客介紹道:“這位是鮑老員外的故交,孫員外!”

  鮑太平逢迎道:“晚輩見過孫員外!”

  孫員外笑容可掬道:“老朽自記事兒以來,便隻吃鮑家正店的酒菜,本以為鮑老員外將全部手藝傳給大郎,卻未料到,還有如此手藝傳給三郎,虎父無犬子,火鍋必然不賴!”

  招牌還是老的亮啊。

  屠五又對著一位直裰東坡巾的長者道:“這位是文淵閣李學士。”

  李學士捋著花白胡須,手中拿著一本《太平歌詞》,笑眯眯道:“老夫有幸拜讀小教師的《太平歌詞》,乃是慕名而來,一睹此等詞曲主人的風采,小東主果然是少年才俊。”

  鮑太平為了湊夠開火鍋店的錢,特意將在崔家教坊教唱的歌曲,編輯成冊,又搜腸刮肚的寫了七八首未來得及傳唱出去的詞曲,編輯成一本書,在為書命名的時候,廢了很多腦筋,都覺得書名不好,後來索性取用自己的名字,便定名《太平歌詞》,反正這個時候也沒有相聲,無人跟他爭版權。

  活字印刷術在這個時候已經流傳,鮑太平將書稿拿到印刷行,印刷行東主見有利可圖,三百兩銀子買了版權, 第二日《太平歌詞》便在汴梁城買火了。

  鮑太平逢迎道:“李學士謬讚了,裡邊請。”

  鮑太平在門口逢迎,往來都是達官貴人,不見一個矮騾子,火鍋產品定價為高端產品,從往來行人可看出端倪。

  酒店之內,火鍋沸騰,人聲卻安靜,一樓的名堂上,崔家教坊、李家教坊的姑娘們,吹拉彈唱,都是出自鮑太平的詞曲,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鶯鶯燕燕,千嬌百媚。

  惹得高衙內,趙王子,劉衙內,抓心撓肝,五內俱焚,卻沒有一個敢起屁乍刺兒。

  舞台的左邊,端坐著一個龐大和尚,那胖大和尚,斜倚著禪杖,手中握著一把出鞘的戒刀,還不停的用拇指試著刀鋒,活脫脫廟裡的金剛模樣。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魯智深,明眼看像過客,暗地裡卻是炭火銅鍋正店的第二東主,鮑太平承諾與他五五分帳。

  舞台右邊,一個漢子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手中握著一根齊眉短棍,正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身後還跟著五七個禁軍中的徒弟。

  看林教頭像是這家正店看場子的,實際上就是一個過客,沒有資金注入,鮑太平給封了一個二十兩的大紅包,買林衝常帶徒兒們走動。

  文人雅客中間,周邦彥往來唱和,俯仰逢迎,看著是過客,實在是用利益交換來的。

  一首《半壺紗》換來他親筆題寫的牌匾,又一首《逆流成河》,換來他今日出場剪彩。

  鮑太平用盡全部家當和人脈,擺下開業如此大的排場,生日能否做火,就看他的造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