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他改變了大明》六十四.衰落的北方
  對於河北人民有條件種稻,卻不種稻的的現實,朱皇帝一開始也是頗為驚訝。據他所知,水稻的產量可比小麥之類的東西高多了。

  與徐光啟聊過,翻看了一些舊檔案之後,他才明白,這個事原因還真有點複雜。

  在畿輔之地開發水利,乃至種稻的呼聲,從很早之前就有了,不少有識之士都希望減少京師對東南漕糧依賴。畢竟從江南運一石糧食到北方,路上就要消耗不少,能在北直隸種田,對國家無疑有大大的好處。

  不過窮得很的大明朝廷,當然不肯花錢把田開出來賣給士紳做一錘子買賣,一開始準備搞的都是軍屯或者官田模式。北方士紳們當然清楚軍屯官田從長期看,必定都是搞不好的,這些新開的田地最終必然被權貴佔據。到了那時朝廷發現屯田收入也沒有了,漕糧又減少了,最後必然要加他們的稅,所以都強烈反對這個事,每一次都把朝廷準備在北直隸開發水利的事給攪黃。

  不止如此,由於京師龐大的脫產人口存在,對燃料的需求極大,京師多年的消耗早就把北直隸許多山頭都砍禿了,這會北直森林覆蓋率還不如開發力度極高的近現代,柴薪在當下並不便宜,一片荒地不怎麽打理就能有不錯的收益,所以北直不少荒地都被宦官和勳戚們圈佔。要動他們的地,他們當然強烈反對。

  徐光啟就對這個事尤為忌憚,隻說了在北直搞屯田為西北人所忌,當時甚至不肯多談。

  除開來自官僚權貴的阻力之外,北方在北宋以來的長期戰亂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人口大量南遷,進入明代後又有了修建長城等大型國防工程的影響,使得北方人民背負上了沉重的勞役,再加上黃河洪水泛濫,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造成宋代以來經濟重心南移之後,北方地區既失去了勞動人口的數量優勢,在人口質量方面也嚴重下降,到了當下這會已經是表現得極為明顯。

  當下的很多士大夫都認為,北方人文化水平落後,思想觀念陳舊,精神萎靡,性情懶惰。

  “齊、晉、燕、秦之地,有水去處皆可作水田,但北人懶耳。”

  “北之治田也逸,南之治田也勞。彼其以惰心而乘之以逸習,卒而驅之,宜有未從者。然彼之鹵莽而耕,亦鹵莽而獲,所入固微也。以南之勞,治北之田,則一畝之入,倍於數畝,而旱潦可以無憂。”

  那會他隨便翻了翻一些資料,就發現,大明士大夫幾乎是眾口一詞,憤恨不已地在指責北方人懶惰苟且,拙笨愚昧,頑冥不化。在翻閱資料的時候,他還發現這類聲音在另一時空的清代都沒有完全消失。

  倒是能深入基層了解情況的徐光啟看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他直接就對皇帝講明了原因:“北方人治田,只是有田者安於故習,租佃力作之人,何嘗不勞苦啊!北人勞苦不下南人,淡泊過之而已。”

  原來不是佃農懶,而是地主安於故習。地主不改變,佃戶當然也沒資本去改變。

  據朱皇帝最近一段時間從基層方面了解的情況看,南方的士紳裡,想盡一切辦法大修水利的比例很高,朝廷不修他們自己出資也要修。而北方士紳,大部分都對興修水利漠不關心,朝廷不修他們大多也不管,大部分人完全是得過且過。

  如果是臨近黃河洪澇災害頻繁區域還好說,畢竟那些地區水旱無常,投資風險太大,可以理解。可就是沒有洪澇災害的地方,那些士紳地主也對修水利沒有興趣,

對田地出產漠不關心。  對於這種現狀,朱皇帝認為原因也很簡單。

  由於長期戰亂,精華人口南遷,還被遼金蒙元持續統治北地數百年,不免讓北方地區人民的各項素質都大幅度下降。

  落後民族漢化的同時,漢族的異化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朱皇帝看來,中國的發展確實是存在自身經濟結構上的問題,近代沒能跟上西方是大概率事件,落後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蠻族,但這不代表蠻族入侵對國家有好處,為落後民族洗地的那幫人不是蠢就是壞。

   對於北方的這種現狀,朱皇帝當然十分憂心。大明北方士紳地主相對南方更加反動落後的現實,無疑是加重了小冰河期旱災造成的損失。

  在近段時間朱皇帝一直希望找出清代糧食總產量增長的原因,以解決當下的糧食問題,為此他翻閱了大量的專業論文,最終不止對清代糧食產量增長的原因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對如何解決北方問題有了初步的思路。

  相比大明,另一時空清代,由於采取了聯蒙治漢的國策,北方面臨的軍事壓力不大,並沒有什麽經常性的國防工程修建,北方也沒有那麽多的藩王要養,初期又有了雍正的一系列的改革,人民各種負擔都比大明小得多,生產積極性要比大明高不少。

  除此之外,另一時空清代無論南北,精耕細作的程度都是進一步加深,整體上複種指數大大提高,所養活的人口是靠主糧產量提升解決的。

  就拿北方來說,我大清養活增長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所依靠的是冬小麥播種面積的大幅擴大,複種指數提高,兩年三熟輪作制度完全確立。

  很多人都有的傳統觀點是,除開引進美洲作物,明清時期中國主糧播種結構變化不大。然而實際上,明清時期中國北方傳統主糧播種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山東稅糧征收分為夏、秋兩季,夏稅征麥,秋糧征粟。一直到了嘉靖朝,山東280余萬石稅糧中,夏稅麥85萬余石,秋糧收粟卻還是有近200萬石。當下冬小麥的種植比之嘉靖朝是有所擴大,但粟也就是小米的種植依舊在北方佔有非常大的比例。

  根據另一時空農業專家的估計,清代冬小麥成為了山東等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並同時帶動著夏播大豆複種的普及,極大地提高了複種指數,大幅度地提升了糧食產量。

  北方冬小麥種植比例的擴大,在大明是個緩慢的進程。不過在進入小冰河期之後,便有了快速的提升,因為適度的低溫,與冬小麥產量提升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另一時空滿清,經歷了雍正的多項改革後,在相對大明更寬松的制度下,人口快速增長,在人口的壓力下,北方也不得不提高複種指數,以求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產出,冬小麥隨之徹底成為北方主流作物。

  以當下大明的組織執行能力,要改變北方人的耕作習慣,暫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挽救衰落無比,甚至即將崩潰的大明北方地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顯然還是政權本身。

  解決了政權的問題之後,通過經濟和技術等各種手段,加大對冬小麥種植的扶持,以加速耕作制度變革,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北方的糧食問題。

  這種把精耕細作極限化了的耕作模式,也只是在提升產量,它不能代表先進。這種純粹的勞動密集型集約化農業發展道路,必然會伴隨著勞動力投入的邊際產出遞減,農業勞動力生產效率降低,會讓單位農業人口可養活的非農人口下降,最終降低城鎮化率和農業產品的商品化率,滿清制度上比大明對百姓是更好一點, 但暴增的人口和內卷化的農業卻是讓其事實上離近代化更遠。

  朱皇帝認為,中國古代發展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人口壓力下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斷追求產量。

  唐代之後,由於大的技術革新不多,這種產量的提升就沒有伴隨著生產效率的提升,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在邊際收益遞減的鐵律下,只會呈現下降的趨勢,正如提出農業內卷化這個概念的學者所說的,這只是種沒有發展的增長。

  中國農業遇到的這種也被稱為“過密化”的現實下,不止是讓農業發展緩慢。同樣拖累了工業發展,過多的勞動力供給拉低了勞動力價格,而原始的水力機械在人力面前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優勢,人力過於便宜工坊主就不會使用水力機械,這樣的現實下手工業並沒有發展水力機械的動力,部分產業甚至會逆向淘汰水力機械,會導致工業在起步階段就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使得工業發展艱難無比。

  越是第一產業就業人口比例高的地方,內卷化現象導致的問題就越嚴重。作為一個城鎮化率可能不足8%的農業國,大明的農業長期只有“沒有發展的增長”,這也是大明發展停滯,儒家成為一潭死水的根本原因。

  走上我大清的老路,把精耕細作的農業極限化,是有使得大明的農業變得更加落後的趨勢。不過在朱皇帝看來,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面前,發展是不值得一提的。當下挽救更多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事,保存的人口越多,挺過這一波的小冰河期後,大明就有資本去佔領更多的地盤,華夏文明的未來才會越輝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