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他改變了大明》二十一.備戰廣寧(三)
  從外城回來後,熊廷弼又轉了一圈。

  這時,有幕僚報告,派去探聽消息的武將已經從東邊趕了回來。

  帶著來到議事的大廳,召集了廣寧一眾文官和武將,斥退了無關人員之後,熊廷弼問道:“東虜那邊有何動靜?”

  那遊擊將軍馬上回道:“回經略,據探子回報,東虜自秋收後,便在終日轉運糧草,操練兵卒,大肆伐木打造器械。”

  此時也不用多說,人家派出哨探部隊加大了刺探廣寧的頻率,還在轉運糧草,準備攻城器械,所有人都清楚,韃子要來打廣寧。

  熊廷弼聞言不由看向了在座的各位,一臉嚴肅地說道:“如今河上已經結冰,東虜將攻打廣寧,各處文武將吏務必不可有一絲松懈,若是有哪個不用心,不好生做事,休怪本官要祭出尚方寶劍。”

  “下官謹遵經略令。”

  文官們回答,只能說整體上精神勁頭還算合格。

  “末將領命!”

  武將們的回答比較整齊,聲音也足夠洪亮。

  熊廷弼聽後不由放心了不少,將為兵膽,武將們士氣不錯,當下還能算是軍心可用。

  熊廷弼在遼東有著足夠的聲望,又調度有方,將防禦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對軍規軍紀抓得比較嚴,雖說多少會讓散漫慣了的武夫們覺得不爽,但也讓大夥都覺得,這位經略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守住不難。

  再加上,從京師運來的火炮威力巨大,每日廣寧城都是炮聲隆隆的,起到了極大的安定人心的作用。

  就連城中的大戶們,在河裡結冰之後,希望舉家西逃的都不多。

  熊廷弼早前已經斬殺了幾個有備馬準備逃跑傾向的低級武將,現在在座的這些武將沒有了僥幸心理,也還算有死戰之心,又見準備足夠充分,都覺得守住不難,自然都有立功升官的想法,所以士氣還算不錯。

  熊廷弼環視了一周之後,看向高邦佐,問道:“高參政,右屯衛之糧草,除卻要留於城內的,還有多少未有轉運?”

  “回經略,尚有八萬石,最遲十一月中旬前,便可轉運完成。”

  熊廷弼聞言點了點頭,“很好,待糧草轉運完畢。本經略便會為你請功。”

  對這位高邦佐,熊廷弼還是挺滿意的,這一位別的不說,做事的態度就比遼東其他的文官要好很多。

  詢問完各處情形之後,熊廷弼很快就與眾人討論了下,後金可能的進兵路線,以及本方的應對措施,以求查漏補缺。

  巡視完了廣寧城,熊廷弼很快開始又去走訪了城外東面三裡左右的兩個營壘。這兩處營壘都布置在廣寧東面的兩個相對高度不到一百米的土丘上,與廣寧城成品字分布,形成了犄角之勢。

  這兩處營寨分別是由副總兵羅一貫和黑雲鶴領兵五千把守,這兩處營壘的布防,在皇帝的強烈要求下,采用了簡易棱堡的格局,內部同樣安置了不少的火炮。

  這兩處營寨,只要不失守,就可能隨時出擊,與廣寧城內的明軍形成夾擊之勢,威脅後金攻城部隊。同時,這兩處營壘,也是離廣寧最近的兩處製高點,周圍的山頭都離廣寧有點遠,很難看清城內的情況,佔據了這裡,就能使後金無法在高處觀察城內的情況。

  由於後金方基本沒有什麽火炮,那些繳獲自明軍的弗朗機火炮射程都只有幾百米,這兩處營壘也不用像真正的棱堡那樣,建設厚實的防炮彈緩坡,所以建造時間也被大大縮短。

  有一萬多遼陽潰兵,還有附近的數萬青壯參加建設,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是如期完工。

  工程督造工作,是由徐光啟的學生孫元化負責。這位孫元化本來就有不錯的數學基礎,他的幾何學在皇帝的指點下,這段時間進步了不少。督造這種工程,倒是沒有多大的壓力。

  對這個孫元化,朱皇帝也不會因為徐光啟的面子大用,這人搞搞學術做做技術性的工作還行,做事就實在太差勁。另一時空孫元化做登萊巡撫在練火器軍隊,結果把錢糧漂沒得太狠,孔有德他們的軍餉都是長期拖欠不發,可以說登萊之亂的主要責任人就是他,他落下謀反的罪名本身雖說很冤,但死得真是一點不冤。

  建設完第一段的實驗性質的土牆之後,熊廷弼也很快發現了這種形狀奇怪的防禦設施配合火器使用的好處。

  火器的輸出能力更加持久,防守方有了源源不斷的火力輸出,進攻這種星形堡壘的敵人,大部分都要時刻面臨來自兩個方向上的交叉火力的攻擊。

  按照皇帝的說明,他試驗過,讓弓手在普通城牆上射擊和稻草目標,和火槍手在簡易棱堡布局的地方射擊,同樣的時間,明顯的是棱堡段的稻草人被命中的次數更多,火槍手的火力輸出也更持久。

  這兩處營寨,分別有了一千條火槍和廣寧軍中的數百件精品火器,布置了不少火炮之後,都具備了強大的防禦力。

  這兩處營壘,從防禦力上講,比之另一時空的雅克薩還要強一點,雅克薩那個木頭圍起來的破城寨,其實是個方形的,根本不是棱堡。而羅一貫和黑雲鶴把守的這兩處營寨,則是朱皇帝親自根據地形特點設計的標準沃邦棱堡布局,只是沒有防炮緩坡設計而已。單論本身的防禦力而言,這兩處營壘比之雅克薩城是要高不少的。

  熊廷弼點名的這兩個守將,都是具備一定戰鬥力的,敢於與後金作戰的武將,又是與自己帶來的兵馬在一起,沒有指揮上的問題,不出什麽意外的話,這兩處營寨後金根本打不下來。

  和薛國用王化貞等人分散布防的主張不一樣,熊廷弼上任後,他認為:“今日但能固住廣寧,便是固住山海。然固守廣寧,定用犄角劄營之法方可無患。 ”

  因此他主張把主力放在廣寧城固守,而在城三五裡內外相度形勝之處犄角劄營,深壘高柵以防備敵人。河上隻宜布置遊繳兵,起個警戒作用。由河至廣寧,隻宜多建烽火。西平、高平、盤山一帶,隻放了些輕騎兵為傳烽哨探之用。

  這是熊廷弼比王化貞等軍盲高明的地方,他不是不知道防禦縱深的重要性,只是選擇戰略總要考慮實際情況,如果那些小堡壘個個都能死戰,當然是極好的,廣寧城也能擁有足夠的防禦縱深。問題是,現在大部分的明軍,也就縮在城高壕深人數眾多的大城裡頭,才有信心去後金戰鬥,大明也找不出那麽多會頑強抵抗的武將,分散布防,很多地方根本守不住不說,還會被人圍點打援。

  而在廣寧城外布置營壘,把城內有些溢出的防守兵力合理安置,城外的士兵們能看到廣寧,覺得會有城內的大軍支援,他們的戰鬥意志也不會太差,可以加強防禦的韌性。

  另一時空王化貞把幾萬人放在河邊,其實根本阻擋不了後金過河,遼東那幾條河那麽狹窄,用小船就可以渡河,就那點人看守,人家從哪裡不能渡河。

  再則那些小據點棄了其實也無妨,後金也不可能佔據那些被放棄的堡壘。就遼東的存糧水平,後金根本沒可能打長期圍困攻城,也做不到在離廣寧軍主力這麽近的地方長期駐守大軍。隻駐兵幾百人的話,廣寧軍滅掉這點人根本沒壓力,熊廷弼手上的大軍,幾千家丁還是湊得出來的,廣寧軍畢竟不是損失幾百人就會喪膽的關寧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