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 ()”
PS:章節防盜,明早更正…………………………………………
一經公布,便在司馬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司馬倫尚未成年,在這之前還未入仕,其身份地位僅僅是司馬府的九公子而已,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司馬倫就是司馬師的接班人,司馬師百年之後,便會由司馬倫來繼位,但從白身一躍而成為征東大將軍、揚州都督,還是讓所有的人都有些瞠目驚舌,這比飛箭還快的竄升速度,簡直就是前無古人。
上一任的揚州都督征東大將軍是諸葛誕,不過自從諸葛誕叛亂之後,他的一切官職爵位都被剝奪了,眾人也認為,誰擔任新任的揚州督征東將軍,必然將會成為討伐諸葛誕的人選。
畢竟征討淮南乃是一件大事,非得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大將擔任不可,一般的將領恐怕都沒有那個能力。
但出乎所有的人意料的是,司馬師竟然會委任司馬倫來擔任出征的重任,就算是司馬師任人唯親,這也太兒戲了吧,如此重要的征討之事究竟然讓一個從未經歷過戰事從未上過戰場的十幾歲的孩子來擔當,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所以任命一出,軍中是議論紛紛,許多人甚至是上書諫議,請司馬師收回成命,征討淮南的叛亂,乃國之重事,萬萬不可草率行事,一旦受挫,朝廷的根基都會為之動搖的。
但司馬師卻是不為所動,堅持己見,除了由司馬倫來擔任揚州都督之外,還將兼任平叛大都督一職,各路平叛大軍,將會由他來轄製。荊州都督王昶,將會擔任平叛副都督一職,尚書仆射傅嘏,擔任監軍,調撥大軍十萬,克日出發,征討淮南。
王昶是久鎮荊州的大將,有著南線作戰的豐富經驗,也是目前呼聲最高的討伐諸葛誕的人選,而傅嘏才幹練達,頗有智謀,司馬師給司馬倫配備這樣勇將加謀臣的組合,就是要他們在最大程度上來輔佐司馬倫的。
所以這個名單一出,眾人立刻是不再吭聲了,因為即使沒有司馬倫,這個陣容組合也足以擔當平定淮南的重任了,看來所謂的由司馬倫領軍出征之事,也不過是讓司馬倫來鍍鍍金罷了,真正的指揮之權,還是在王傅二人手中。
其實這事也不難理解,就譬如說是讓天子禦駕親征,難不成還要讓天子親自上陣指揮戰鬥嗎?最多也就是利用一下天子的名義,激勵一下士氣,對敵人形成威懾,真正指揮作戰的,往往是領軍的大將,天子也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
現在看來,讓司馬倫出征,也不過是和天子禦駕親征相仿,畢竟司馬倫可是要接替大位的人,沒一點拿得出手的戰績功勳,如何能服眾天下?從這一點上來看,司馬師是用心良苦啊!
司馬師聽聞了這些言語之後,只是微微地一笑,並沒有做任何的解釋,淮南之戰的進程究竟如何,現在還是一個未知之數,但是司馬師相信司馬倫的能力,必定會給天下人一個大大的驚喜,更何況,他的身邊還有王昶和傅嘏這麽一對雙保險呢,此戰司馬倫必定將會揚名於天下。
這也是司馬師所殷切期待的,司馬家的大業必須要後繼有人才行,否則在這天下紛攘的局面之下,司馬家族必然會灰飛煙滅,不複存在。
司馬倫則是緊張又興奮,說實話,他還真沒有做好準備,按正常的情況,他應當是在年滿二十歲之後才會進入朝堂,雖然肯定是青步平雲扶搖直上的,但是總也需要一個過程,一步步地從底層升到高層來,但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如今的天下大勢,已經讓他沒有任何時間來按步就班了,所以司馬倫仕途之中的第一站,便是征東大將軍揚州都督這樣的高起點。起點越高,責任便越大,背負的東西也便越多,許多人窮其一生都達不到的位置,司馬倫卻是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但同樣的的,他瘦弱的雙肩,也要遠比常人肩負的更多。
司馬倫明白,此次平定淮南的叛亂,將會是他證明自己的時刻,這一仗打贏了,他的前途自然可期,但這一仗要是打輸了,他將會成為司馬家的一顆棄子,榮華富貴雖然也不會少半分, 但從此之後,卻再沒有機會染指權力半分了。
所以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建樹,此戰便是至關重要的,隻許贏不許輸。
司馬倫頓時也感受到了肩上的壓力無比之大,這和之前他給司馬師出謀劃策不同,出謀劃策不過是動動嘴皮子,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給說出來,至於最後的結果,也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
但是領軍作戰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到了前線,十萬將士都得聽從他的號令,行軍布陣,運籌謀劃,事事都得親力親為,而戰局變化之詭異,又完全是出乎意料的,領軍主將必須要學會臨機善變,審時度勢,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熟讀兵書,諳熟戰陣,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指揮打仗,兵法上說得再詳細,但實戰之時,依然還有許多變數的存在,對於戰場小白的司馬倫來說,如何將書卷之中的知識演化為戰場上的經驗,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司馬師給司馬倫調撥的十萬大軍,一半來自於朝廷的中軍,一半則來自於荊州王昶的麾下,按計劃,司馬倫將率五萬中軍南下,與東進的王昶部匯合,然後合力進攻淮南。
起兵之時,並州那邊也傳來了消息,一切都和司馬倫預計相仿,曹亮緊急地調動驍騎營和屯騎營前往並州,確實是並州那邊有緊急軍情,劉淵吃了敗仗不假,但是鮮卑人的插手,讓並州的戰局再次進入到了撲朔迷離的狀態之中。
這個消息對於司馬軍來說卻是最為利好的,這樣一來,曹亮必然是無暇南顧,司馬倫出兵淮南,也將沒有了任何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