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最後的三國2:興魏》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出鎮永安
薑維志慮忠純,事事皆以諸葛亮為楷模,盡管他是魏國的降將,但卻並不妨礙幾十年來對蜀漢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為了諸葛亮的遺志,為了蜀漢的興複大業,薑維幾乎是嘔心瀝血,將自己所有的青春年華畢生心血都無悔地投入到了北伐大業之中。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無比的骨感,薑維的前面,是強大到無可匹敵的敵人,而他的身後,卻是一群扯後腿的同僚,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薑維幾十年的軍旅生涯,所有的毅力和信念都被狡猾強大的敵人和互相傾軋的對手給磨光了。

 此次出鎮永安,是薑維的一次妥協,也是薑維在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和契機。

 諸葛亮和薑維加在一起,出師北伐都有十幾次之多了,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無一例外的失敗了,不論是何原因,終究是失敗了。

 最後這一次北伐結束之後,薑維也在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那便是北伐究竟能不能成功,還有沒有希望?

 關隴方向一直是蜀軍的主攻方向,幾十年來,無數次的北伐,都是衝著這個方向而去,這當然也跟薑維本身就是隴西天水人有關,能夠榮歸故裡衣錦還鄉,終歸是薑維的一個最大夙願。

 畢竟當年投蜀,薑維是背負著一個叛國者的罪名的,這也導致了他的母親,最終是鬱鬱而終,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薑維既然選擇了效忠蜀漢,為興複大業而付出一生,那就無法在母親膝前盡孝了,在母親去世之前,薑維都無法再見到母親一面。

 這不能不說是薑維的一個終身遺憾,直到司馬伷降蜀,獻出了隴西四郡之後,薑維才終於有機會回到冀城,在母親的墳前上一柱香,拜祭一番,了卻心中多年的夙願。

 如果薑維能將關隴之地拿下來,成為蜀漢的疆域,那他也不必再背負一個叛國者之名了,他的母親乃至於他的祖輩父輩,也不必埋骨於荒野無人問津,必可以高碑闔陵,以耀宗祖。

 當然這也僅僅是薑維的一點點私心而已,其實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興複漢室的上面,薑維深受諸葛亮的提攜之恩和敦敦教誨,他骨子裡已經將興複漢室視為了他的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後矣。

 但一次次的北伐,薑維已經從一個滿懷壯志與激情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垂暮老者,但秦嶺還是那道秦嶺,冷酷而無情地將他擋在它的南麓,幾十年也未得寸進。

 尤其是最近的兩次出征,由於司馬伷的歸降,讓薑維得以有機會真正地踏足關隴大地上,那些隴西的郡城,也有機會再一次地插上蜀漢的旗幟。

 這大概也是薑維距離成功最為接近的一次,但隨著魏軍的強勢反擊,薑維最終還是失敗了,不僅喪失了剛剛到手的隴西諸郡,而且還損失折將,就連蜀軍最為強悍的無當飛軍也折損在了北伐前線上。

 這次回成都面見劉禪,其實薑維也是想了很多的,除棹黃皓固然是他的一個最大心願,但回京之後,薑維也在不斷地反思自己,關隴的路已經成為了絕路,難道他還真得要一條道走到黑嗎?

 回到成都之後,薑維得到了一條極為重要的信息,司馬伷逃亡到了西陵,而杜預則兵臨荊州,顯然曹亮已經有向吳國進攻的打算了。

 果然,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曹亮親征淮南的消息,或許在別人看來,這不過是再一次魏國和吳國的淮南爭奪戰了,一場限於淮南地區發生的戰役,似乎也不值得蜀國方面為之操心。

 但薑維卻覺得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如果魏軍只是為了抵禦吳軍對淮南的入侵,曹亮只需要派一員上將,比如羊祜或者石苞、文欽等人即可,根本就犯不著他禦駕親征。

 但曹亮卻親自指揮了淮南之戰,薑維斷定,曹亮必對吳國另有所圖,絕不僅僅只是打贏淮南之戰這麽簡單。

 既然薑維已經敏銳地嗅到了江東那邊不尋常的味道,那他就不能無動於衷,所以薑維決定前往永安,靜觀其變。

 永安是益州的東大門,也是和吳國距離最近的地方,如果真有什麽風吹草動的話,薑維便可以直出永安,奔襲荊州。

 大家好 我們公眾 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 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 年末最後一次福利 請大家抓住機會 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荊州是蜀人心中一個永遠的痛,薑維雖然是後來才降蜀的,並沒有參與荊州之事,但他卻知道,諸葛亮出茅廬之時,就曾有過一個重大的戰略構想——隆中對。

 在隆中對之中,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戰略目標: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當時的劉備,兵微將少,寄居於新野小城,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看到他還有未來,但諸葛亮慧眼識英雄,出山輔佐劉備,一步步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逐漸地實現了他最初的宏大戰略構想。

 但就在劉備得了益州的同時,荊州這邊的關羽卻掉了鏈子,驕傲自大不僅讓關羽敗走麥城,掉了腦袋,而且整個荊州失守,也讓當初諸葛亮的兩路伐魏的戰略構想化為了泡影。

 對於吳國的背信棄義,劉備當然要憤而反擊,但夷陵之戰的結果,卻讓漸式衰微的蜀漢更加地雪上加霜,如果不是諸葛亮審時度勢,與東吳重修舊好,蜀漢面對魏吳兩路強敵,恐怕早就亡國了。

 其實薑維對諸葛亮的欽佩,不僅僅是他的軍事指揮和治國理政的才華,更為重要的,是他的戰略眼光,許多人認為諸葛亮結好東吳,是忘了深仇大恨,愧對先帝的在天之靈,與吳人交好,不過是與虎謀皮。

 持這種觀點的人,只能說是心胸太狹隘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若非諸葛亮的大智慧,蜀國還能存在這麽久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