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妻為大都督》第462章 黃昏漫談
崔文卿與蘇軾離開之後,王安石獨自一人坐在石桌前愣怔許久,及至夕陽西下,方才走出涼亭,獨自一人踽踽漫步在後花園中。殘陽如血,照得四周景物一片血紅,流淌著光怪陸離之色,在蕭瑟的秋風中顯出幾分淒然蒼涼。

然盡管如此,王安石此時此刻的心境卻是異常澎湃。

準確說來,是他今天在與於崔文卿交談之後,心情滿是激動難耐之情。

昔日他所了解崔文卿,也多是道聽途說而已,最直接的一次,他曾親自派遣蘇軾前往府州了解崔文卿,即便蘇軾對崔文卿非常之肯定,但王安石依舊心存一絲疑惑。

今日,乃王安石直接與崔文卿進行交談了解。

可以說,崔文卿的才華超乎他的想像,更令他非常的滿意,特別是崔文卿一些特別獨到的見解,更給了王安石許多的啟發,也為他指明未來變法的思路。

若能讓崔文卿成為變法一員,那對目前的變法困局來說,當真算得上是如虎添翼了。

便在王安石悠然思忖當兒,一通結實有力的腳步聲遠遠而至,他抬目望去,便看到一個光頭和尚正邁著大步從小徑盡頭走了過來。

見狀,王安石悠然一笑,遙遙拱手道“八賢王閑居寺廟禮佛,別來無恙乎”

那光頭和尚一陣爽朗大笑,邊走邊抱拳拱手道“安石相公忙碌案牘,亦是別來無恙乎”

說完之後,兩人同聲而笑。

笑罷,八賢王陳道璟意味深長的言道“今日安石相公拔冗前來白馬寺,居然只為了紆尊降貴面見一小輩,實在大出老夫意料之外啊”

王安石心知此事瞞不過這位向來精明的王爺,微笑捋須道“周文王求教太公望於渭水,劉玄德三顧諸葛亮於茅廬,只要是人才,能夠為國之所用,老夫即便是紆尊降貴又有何妨”

“哈哈,你呀你,總是快人快語,那小娃娃如何可有入得你的法眼”陳道璟微笑詢問。

王安石沉吟半響,肅然言道“此人為政才華,只怕不下在管仲蕭何之下”

聽到如此評價,陳道璟微笑頓時僵硬在了臉上,驚訝言道“什麽管仲蕭何你對他的評價居然如此之高”

王安石肯定點頭道“對,更為難得的是,此人在眼界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的目光,面對難題總能夠另辟蹊徑的解決問題,這一點實乃非常可貴,若他能夠投身變法,實乃吾等一大助力。”

沉默許久,陳道璟輕輕歎息道“看來你的心意還是沒有改變啊,變法究竟有用麽”

陳道璟這句話可謂是道出了朝中不少大臣心內的疑惑,那就是變法之後具體成效如何的問題。

王安石臉上卻沒有堅定自信之色,反倒一臉沉重的開口道“八賢王啊,夏商周三代不同製,春秋五霸不同法。世生變,變生強,強則進。治國之道,賢勇者創法立製,庸碌者因循守舊。創新者生,守舊者亡,如今我們大齊,已是到了非變不可的關鍵時刻,若不進行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老夫預言不出百年,咱們國家必定會步入大唐的後塵。”

陳道璟乃大齊朝廷數一數二的權貴人士,自然明白王安石這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切中時弊。

大齊立國以來,受製於北疆強鄰,在軍事武功上一直是輸多勝少,特別是當年梁河一敗,幾乎是敗光了大齊軍中精銳力量,別說是收復燕雲十六州重現大唐故土了,就連維持北方疆域也是非常不容易。

再說文治方面,國內土地兼並嚴重,光京城周邊的良田萬頃,幾乎都已經落入了達官貴族之手,失地農人徹底淪為了達官貴族的佃農,

他們除了要繳納國家賦稅之外,更要繳納賦稅給擁有土地的貴胄們,日子可謂是苦不堪言,勉強溫飽。農人乃是國家之本,土地乃農人之本,土地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談國富民強便是空話。

陳道璟知道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然只可惜,總有人把變法與皇權爭鬥牽連起來。

比如朝中許多人都在私下裡說,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乃保皇黨,而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乃是太后黨,變法最關鍵的,便是官家陳宏在與謝太后爭奪權力。

如此一來,更是激起了不少大臣的顧慮觀望,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太后和官家兩人都是得罪不起,兩邊也不敢輕易開罪。

故而,王安石的變法才會步入僵局。

心念及此,陳道璟悠悠一歎,言道“老夫素知安石相公你為朝局可謂是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然而以老夫之見,目前形勢還是宜靜不宜動,才是萬全之策。”

王安石細細琢磨著陳道璟這番話,半響之後輕歎言道“王爺之言固然不錯,然只可惜老夫卻是沒那麽多的時間了”

“哦,為何”陳道璟驚訝一問。

王安石負手而立,望著行將沉入西山之下的夕陽,輕輕言道“變法乃國之大計,非二十年功夫不能見其成效,老夫行年五十有六,上天留給我的時間亦是不多,若不能在有生之年變法完成,老夫有何面目去見對我有著知遇之恩的太宗皇帝”

陳道璟默然一陣,苦笑言道“老友啊,你這是與天鬥法呢,難矣哉”

聞言,王安石卻是毫不在意的一笑,緊接著笑容盡斂肅然言道“與天鬥又是何即便擺在老夫面前的是刀山火海,今番也只有闖他一闖了,大鵬展翅恨天低,即便南海折翅,夫複何言”

陳道璟微露苦笑之色,卻也明白此事不容他再勸,暗歎一聲同樣矚目於落日,不再說話了。

翌日一早,崔文卿與蘇軾一道,乘車返回洛陽城。

回想起與王安石面對面的一見,崔文卿依舊有些恍然之感,竟不敢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見他回去的路途上思忖不止,依舊沒有了剛來時候的雲淡風輕,蘇軾不禁笑道“文卿兄,恩相也是覺得你可堪造就,故而才與你一見,你所回答的問題也是非常之好,讓恩相甚為滿意,就不要在此憂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