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妻為大都督》第136章 軒然大波
大佑七年正月初七。..

 時間剛至卯時,東方天際出現了一絲魚肚色的晨光,洛陽城樓上的晨鼓便轟然鳴動,聲震百裡,也將大齊京師洛陽城從沉睡中喚醒了過來。

 今日乃是大齊朝廷文武百官過完七天年假,複歸官衙之期,鼓聲方罷,洛陽皇宮南面則天門已是隆隆洞開,無數車馬晃動著車廂上的的風燈磷磷隆隆而入,很快就匯聚在了宮道西面的車馬場上,文武百官紛紛下馬下車,在內侍的引領之下,前去大殿參加朝參。

 今天是新年應卯第一天,而且尚在過年當中,前去朝參的文武百官本應該是和和睦睦,滿臉喜慶的,即便是矛盾重重,對立尖銳的變法派和保守派,也不會在這個日子上大起乾戈,從而激起矛盾。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來自河東的幾封彈劾奏折卻將朝廷難得的平靜攪得是無影無形。

 幾封彈劾奏折的內容很簡單:全都是彈劾振武軍大都督折昭與河東路經略使童州合謀,在河東路亂借債務坑害民眾,從而激起了民間百姓極大的憤慨。

 聽罷禦史稟告,首先感覺到懵逼的是尚書令王安石。

 好不容易穩定住心緒,他連忙急聲問道:“禦史可知,折昭與童州兩人在民間一共借得多少銀兩?”

 彈劾禦史字正腔圓的回答道:“據不完全統計,振武軍共向民間借債兩百四十萬兩,河東路經略府借債六十萬兩,加起來足足有三百萬兩之數。”

 話音落點,眾大臣通通驚訝怎舌,而端坐在龍椅上的天子陳宏,以及藏身帷幕中聽政的謝太后,也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大齊開國以來,最好的年景是大佑五年,也就是前年,朝廷府庫除去必要的開銷後,淨收入是五千五百萬兩,當然這並非全都是銀子,而是有著糧秣布帛玉器等等東西在裡面。

 然而沒想到,光河東路一地,就憑折昭和童州兩人,居然十天不到就向民間借得三百萬兩白銀,實在將所有大臣震驚得膛目結舌。

 王安石心頭的震撼一點也不必同僚們輕,額頭也是有了點點汗珠。

 童州與折昭準備在民間借債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以他原本的猜想,折昭童州兩人也最多是找幾個大商,借上幾萬兩銀子應急而已。

 但是王安石做夢沒想到折昭等人的動靜居然如此之大,借債對象囊括了河東道所有的百姓,只要是白銀黃金,就沒有他們不敢借的。

 而且一借就借了三百萬兩,究竟是誰給了他們這麽大的膽子,居然如此任意妄為!

 若是到時候還不上債,這個無底洞誰來填?這個鍋又該誰來背?

 而且河東路本就與西夏、遼國接壤,若是激起了民變,引來敵國的覬覦入侵,那又該當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王安石心頭拔涼拔涼的,也暗暗後悔前幾日沒有認真思考折昭兩人在奏書中所提的借債之事,才使得釀成了這樣的大禍。

 三司使乃是朝廷最高財政衙門,掌管鹽鐵﹑戶部﹑度支事宜,最高長官稱為計相,亦是宰相之一。

 當朝計相名為韓琦,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財政人才,十余年來將大齊財政打理的是井井有條有條,頗得謝太后以及當今官家的信任。

 今日聽到河東路借債之舉,韓琦自然是勃然大怒,也對這樣擾亂財政秩序的行為大是憤慨,當先就站在三司使的角度上,對折昭童州之舉加之指責,並覺得要立即停止這種行為,將折昭等人借來之錢上交國庫。

 此話一出,自然得到了許多老練持重的官員們的支持。

 然而情況也並非是一邊倒。

 聽到大臣們的指責,樞密使楊文廣卻是忍不住了。

 蓋因折昭乃是他的外孫女,而童州是為他的嫡系愛將,楊文廣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立即以振武軍、河東路財政吃緊為由,反駁韓琦之言,並表示說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只要能夠維持河東路安穩,借債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聞言,當朝樞密院副使,手持禁軍兵權、亦是為謝太后同胞之弟的謝君豪陡然一聲冷哼,出班發聲支持韓琦之言,並對楊文廣一陣冷嘲熱諷。

 樞密院正副使本就面和心不合,矛盾一起,楊文廣和謝君豪兩人自然就在大殿內爭吵了起來,直看得天子陳宏大皺眉頭。

 向來與謝君豪交清莫逆的齊王陳軒也在這個時候出言聲援謝君豪,直言借債方式欠妥,朝廷當立即進行製止。

 這位齊王殿下乃是太宗皇帝與謝太后的幼子,頗得兩人疼愛,當年若非太宗皇帝盛年駕崩,齊王年紀太小,說不定繼承大統的就非是當今官家而是齊王陳軒了。

 雖則如此,齊王在朝廷上還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更有傳聞謝太后曾在當今官家即位時,讓官家立下誓言,要他龍馭歸天之後將皇位傳給齊王,故此齊王一直權力甚大,更權兼洛陽府尹。

 此際他一表明態度,更是激起了一片聲討折昭、童州兩人的聲浪。

 就在朝參變得一片吵鬧的時候,還是秉筆宰相王安石止住了雙方的爭吵。

 他略作思忖一番,對著高坐在龍椅上的陳宏拱手言道:“啟稟官家,折童兩人向民間舉債之事,微臣是知曉的,只是沒想到他們會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從一方面來說,在民間大肆舉債借錢, 自然是破壞大齊法度以及財政秩序之舉,應該對他二人加之懲治,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振武軍為了抵禦遼國西夏,將原本三萬人的編制擴至五萬人,多出來的兩萬兵卒糧秣軍餉軍需,朝廷從來都是一文錢也沒有撥付,全靠振武軍自己想辦法,折大都督為了振武軍作想,以此向民間借貸之事,微臣覺得在情理上也是情有可原。”

 王安石此話有理有據,亦是顧忌到了雙方,不僅是天子陳宏,就連韓琦、楊文廣、謝君豪、陳軒四人,也是點頭稱是。

 王安石繼續言道:“以老臣之間,當立即叫停河東路大肆借債之舉,朝廷派遣得力要員前去河東路調查此事,待到情況一切清楚了然之後,朝廷再作定奪,方為上策。”

 不愧是秉筆宰相,一番話語說來,所有人都表示服膺,再無異議。

 就連向來善於與王安石抬杠的司馬光,這次也是緘口不言,默認同意。

 陳宏頷首認可,當即決定以戶部尚書富弼為朝廷欽差,趕赴河東路調查舉債之事,同時嚴令折昭和童州在特使到來之前,不得再行舉債,靜候調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