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妻為大都督》第406章 上中下3策
而女真人滅遼國,隻用了短短十年,又在兩年之後攻破了北宋國都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可謂是漢族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

崔文卿未雨綢繆,故此才出言請求陳宏提防這些北方異族。

陳宏默然思忖半響,鎮重其事的言道:“小崔愛卿之言朕從未聽過,還容朕下去之後仔細思之,在圖謀對策,然對於目前大齊來講,北疆最主要的對手還是在於遼國、夏國,不知小崔愛卿可有什麽獨到見解?”

其實以崔文卿的身份,陳宏是斷然不可能詢問這麽重要的軍事之事的。

但一來因崔文卿許多主意實在不錯,二來也是因為剛才他對女真人的這般認識太過深刻,陳宏這才忍不住起了詢問之心。

崔文卿略微斟酌了半響,開口娓娓而論:“官家,其實以臣看來,遼國、西夏之矛盾,完全不可能得到調和,三國也不可能能夠長期和平共處,從歷史來看,至兩漢到如今,中原民族在對抗北方異族的戰事中,幾乎都是采取守勢,這不僅僅單單只因為北地草原民風彪悍,弓馬嫻熟,最為主要的,在於北方草原民族生存環境惡劣,財貨資源匱乏,必須只有南下劫掠富饒的中原民族,才能求取溫飽,故此,微臣以為,農耕文明是斷然不可能與草原文明和諧共處的,故此草原民族的戰士們在很小的時候,腦海中便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搶南國的財富,搶南國的糧食,搶南國的女人,在他們的思想認識中,搶掠南國就如同我朝百姓秋天收獲莊稼一般。”

陳宏神色凝重,微微頷首道:“還請小崔卿家繼續說下去。”

崔文卿這時候已經完全恢復了正常,即便是面對這位大齊最高的統治者,也一點沒有怯場的感覺了,思路愈發流利通暢:“再從實際來看,遼國崛起於唐朝末年,乘天下大亂之際奪取燕雲十六州,從此大齊北部疆域幾近不在,只要乘著冬天黃河冰凍,胡馬就能輕而易舉的越過黃河,侵擾我中原腹地,因為此,我朝才不得不在洛陽城周圍設立大量折衝府,抵禦遼人入侵,昔年太宗皇帝高瞻遠矚,明白只有奪回燕雲十六州,才能確保中原腹地安穩,故此才盡起大軍與遼國決戰,惜乎梁河一敗願望落空,燕雲十六州也被遼人攥得更緊了,而兩朝只要誰掌握了燕雲十六字,誰就更能掌握主動權,相信官家你也明白這個道理,故此我們與遼國的矛盾,最重要的就是在燕雲十六州上面。”

“再說西夏,西夏李氏昔年本為大唐定難軍節度使,亦是乘著唐朝末年乘亂而起,獨霸夏州,及至大齊立國之後,李元昊誓不歸順,以孤軍反抗大齊多年,隨後借大齊梁河戰敗無暇西北戰局之時,崛起於興慶府建立夏國,而夏國所處之地,亦是大唐故土,乃我中原大地一部分,故而對於夏國,相信朝廷也是欲除之而後快。”

“那小崔卿家以為覺得我朝該如何抵禦遼國,西夏?”

“官家,遼國西夏之盛,關鍵在於兵甲之盛,就如遼國來講,幾乎每個成年男子都是一名合格的騎兵,這些胡騎驃馬快刀,來如風,去如電,實在是難以對付,兩漢以及唐朝對付胡騎的方法,也難以離開以騎對騎的思路,但就目前大齊而言,隴西養馬之地盡在吐蕃人之手,河套養馬之地又被西夏長期佔據,故此極難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所以對抗擅馬的西夏遼國更是難上加難。”

聽到這裡,陳宏輕歎道:“是啊,從兵甲上來看,我朝的確不如北國。”

崔文卿笑了笑,言道:“其實官家也不必為此憂慮,

我朝兵甲的確不盡人意,但若說經濟,卻可以吊打遼人夏人幾條街了。”“何為吊打幾條街?”陳宏大是不解。

崔文卿總改不了說到酣處不知不覺會冒出現代詞匯的習慣,尷尬的笑了笑,言道:“此意可以理解為超過對方很多的意思。”

陳宏明白了過來,揮手一笑示意道:“繼續說下去。”

“是,官家!”崔文卿清了清嗓子,繼續言道,“我朝最大的優勢,便在於財貨之盛,說句不誇張的話,前段時間我在河東路發行軍債,本以為借不到多少銀子,但沒料到光是一個河東路, 借給振武軍大都督府以及河東路經略府的銀子,便高達一千萬兩銀子,一千萬兩是什麽概念?我聽府州城內的西夏商人們說,西夏一年的賦稅,也只有不到三百萬兩,這還是因為西夏盛產青鹽,向我朝以及遼國大量出售青鹽之後的賦稅。至於遼國,相信稅收也不到一千萬兩吧,可以說,我朝光稅收收入,就是西夏遼國相加的十倍。”

“但是,讓我吃驚的是大齊朝廷卻沒有多少錢,一個江南道賑災就已經令朝廷財政入不敷出,大齊的錢去了哪裡?很欣慰的說,全在老百姓手上攥著,但也很遺憾的說,朝廷卻是很窮,窮到連賑災救災,連支持大戰的錢都沒有。”

聽罷這樣一席話,陳宏臉上微微有些發燙。

崔文卿之言可謂是說中了大齊朝廷最大的窘狀,那就是缺錢,若非不久之前崔文卿異想天開想出了一個福利彩票,加之又遷移江南道的百姓前去府州,說不定作為朝廷重要賦稅來源的江南道,已經全部垮掉了。

而為了錢財,身為計相的韓琦,很多時候都與朝中大臣在殿堂上爭得是面紅耳赤,竟如潑皮無賴般,說出那些什麽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渾話。

可以說,大齊朝廷已經窮了很久了。

心念及此,陳宏不由對這位目光敏銳,才華橫溢的年輕太學生起了幾分希冀之心,正容詢問道:“那對於提升財政收入,不知小崔愛卿可有什麽良策?”

崔文卿也不含糊,直截了當的伸出三根手指頭道:“啟稟官家,方法有三,可為上中下三策。”

 明天后天加更。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