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544章 舉賢不避親
這一日,呼延灼吃飽喝足之後,正在汝寧州統軍司坐衙,忽聽得門人報道:“有聖旨特來宣取將軍赴京,有委用的事。”

呼延灼與本州官員聽了,急忙出郭迎接到統軍司,開讀已罷,設筵管待使臣。

呼延灼在酒筵上熱情招待那樞密院的軍官,打聽得是京東西路的梁山泊草寇作亂,東平府、濟州、徐州、單州相繼失陷,如今兵犯南京應天府,朝廷要調兵遣將剿滅那梁山泊草寇,太尉高俅在朝堂上舉薦了呼延灼,要提拔他為兵馬指揮使,讓呼延灼領軍東征。

呼延灼聽了,心中竊喜,暗道家中平日裡給那殿帥府高太尉使的錢終於收到了回報。此番出征,可得伺機多取些好處!

對於這些將門子弟而言,去邊關一刀一槍地博取功名是不願意的,但是在國內領兵鎮壓暴民起義,在他們看來還是一件不錯的差事。畢竟與裝備精良、作戰勇猛的契丹人和西夏人的正規軍相比,國內那些揭竿而起的農民或聚嘯山林的盜賊戰鬥力可就差多了。

鎮壓這些盜賊亂民,不僅有大把的人頭戰功,還能乘機在地方上撈取好處,對於呼延灼可是難得的美差。因此,呼延灼心下暗喜,打定主意帶著兄弟一起,借此良機升官發財。

酒筵之後,呼延灼火急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帶引三四十從人,一同使命,離了汝寧州,星夜赴京。於路無話,早到京師城內殿司府前下馬,來見高太尉。

當日高俅正在殿帥府坐衙,門吏報道:“汝寧州宣到呼延灼,見在門外。”

高太尉大喜,叫喚進來參見,問慰已畢,與了賞賜。當夜呼延灼自是又從家中給高太尉府暗中送了不少謝禮。

次日早朝,太尉高俅領著自己舉薦的這員愛將呼延灼上朝,將他引見給了道君皇帝。

宋徽宗這個藝術家皇帝,對臣僚的相貌也是十分考究,若是將他放在後世,那就妥妥的是個外貌協會成員,看顏值的皇帝。這宋徽宗最喜歡長相好的臣子,是以他的近臣不是儀表非凡,就是長相有與眾不同的特點,總而言之,須得滿足宋徽宗的審美情趣。

在朝堂上,宋徽宗看了呼延灼儀表非俗,喜動天顏,就賜了踢雪烏騅馬一匹。那馬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日行千裡,因此名為“踢雪烏騅”。

呼延灼謝恩已罷,隨高太尉再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滅梁山泊一事。

高俅對呼延灼說道:“呼延將軍,本太尉今次保舉你東征梁山泊草寇時,已在官家那裡誇下海口,說將軍必定馬到攻成。呼延將軍,你可不要辜負皇恩,讓官家和本太尉失望啊!”

呼延灼答道:“恩相大德,小人沒齒難忘!小人誓將效死報德,盡心竭力掃滅草寇,不負恩相所托。”

高俅言語中讓呼延灼不忘皇恩,呼延灼卻句句不離感恩高俅,他的答覆讓高俅很是滿意,不愧是傑出的將門子弟。高俅點點頭,問呼延灼可有破敵之計。

呼延灼說道:“恩相,小人觀探梁山泊兵多將廣,馬劣槍長,不可輕敵小覷。小人乞保二將為先鋒,同提軍馬到彼,必獲大功。若是誤舉,乾當重罪。”

高太尉聽罷,如何不明白呼延灼這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提攜他的自家兄弟了。說不定昨夜收到的厚禮中,就有呼延灼保舉之人的贈禮。

賣人情可是高太尉的強項,他故作大喜地問道:“將軍所保誰人,可為前部先鋒?”

呼延灼稟道:“小人舉保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

人呼為‘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又有一人,乃是穎州團練使,姓彭名玘,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天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在東京汴梁所轄的京畿路南邊,緊鄰的就是京西北路的陳州、蔡州和穎州。呼延灼正是在蔡州汝寧郡擔任都統製,他保舉之人正巧是鄰居陳州和穎州的兩個團練使,並且都與他一樣都是東京人氏,那彭玘還同是累代將門出身。若說呼延灼和韓滔、彭玘二將不是長期一起廝混,好得穿一條褲子的兄弟,高太尉絕難相信。

這可是赤裸裸的舉賢不避親呀!高俅心道,呼延灼這廝果然義氣,有功勞會想到分給自家兄弟。這些好處功勞給誰,還不都是高俅一言而決?高俅收了呼延灼的厚禮,自然要賣呼延灼一個薄面,提攜他的兄弟。

於是,高太尉在聽了呼延灼之言後,大喜道:“若是韓、彭二將為先鋒,何愁狂寇不滅哉!”

當日,高太尉就殿帥府押了兩道牒文,著樞密院差人星夜往陳、穎二州,調取韓滔、彭玘,火速赴京。

數日後,二將已到京師,逕來殿帥府參見了太尉並呼延灼。

次日,高太尉帶領眾人,都往禦教場中操演武藝,看軍了當,卻來殿帥府,會同樞密院官,計議軍機重事。

高太尉問道:“你等三路,總有多少人馬?”

呼延灼答道:“三路軍馬計有五千,連步軍數及一萬。”

高太尉道:“你三人親自回州,揀選精銳馬軍三千,步軍五千,約會起程,收剿梁山泊。”

呼延灼稟道:“此三路馬步軍兵,都是訓練精熟之士,人強馬壯,不必殿帥憂慮。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誤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寬限。”

呼延灼這廝此時就是在趁機抓取好處了。平日裡朝廷並未少了他三州禁軍一文軍費,怎地現在就缺少衣甲了?莫不是那往日下發的軍費都被呼延灼三人貪墨了不成?

倘若現在有禦史台的耿直言官在場,只怕就要拍著桌案質問呼延灼,再上書彈劾這等刁滑無恥的地方將官了。可是堂堂的殿帥府高太尉豈會和那些窮書生一般見識?

高太尉道:“既是如此說時,你三人可就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務要軍馬整齊,好與對敵。出師之日,我自差官來點視。”

太尉高俅這就是慷國家之慨,讓呼延灼那無恥之徒任意拿取軍資。呼延灼三人得了好處,還能少了明察秋毫的高太尉那一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