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877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
在捉住遼國天祚帝之後,金國就迅速調轉馬頭,將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宋朝。

金國多次遣使赴宋朝索要逃入宋境的遼國官民戶口,但宋朝總是以本朝幅員萬裡,人口眾多,南逃遼人藏匿,無法查找為由進行推脫。

完顏宗翰等人惱羞成怒,決定領兵南下,看一看宋朝是怎的一個幅員萬裡,人口眾多。

當年七月,金國派使臣以慶祝天祚帝被捉,遼國滅亡為理由,出使宋朝。

九月份,金國又以慶祝兩國交好為由,再派使臣出訪。

使臣到達東京汴梁城的當日,河東守官就向朝廷報告說邊境金軍在完顏宗翰的指揮下正在進行軍事調動,可能有南侵的危險。

河東情報一到,馬擴找到童貫,說完顏宗翰在這個時候準備軍隊,唯一的解釋就是準備攻打我們宋朝。

馬擴說,可以派十萬大軍到北部巡邊,展示我朝實力。這樣不只是可以鞏固邊防,還可以逼迫金軍放棄南侵念頭。

然而童貫不願主動挑起事端,給金國進一步的口實,就沒有采納馬擴的意見。

實際上,馬擴的意見也非甚麽良策。

因為,大宋在北方邊境的軍隊並不少。

燕山府的常勝軍有六萬之眾,加上燕地鄉兵號稱三十萬。

河東邊境新組建的義勝軍也有六萬之眾,加上河東路的兵馬,也是十多萬人馬。

而河北路的禁軍也有十幾萬。

所以,宋軍在燕雲邊境和河北、河東有數十萬大軍,在兵力上是遠勝過金軍的。

問題的關鍵是宋軍雖多,能戰的卻不多。當初二十萬西軍被幾萬遼軍打得落花流水,如今這幾十萬軍隊又能頂得上幾萬金軍?

多年領兵的童貫對此心知肚明,所以知道十萬大軍巡邊不過是兒戲之舉,除了浪費糧草,對身經百戰,席卷遼國的金軍不會有甚麽威懾力。

當然,馬擴一腔熱血甚是可嘉,童貫還是勉勵了馬擴一番。

在馬擴為朝廷的安危殫精竭慮之時,西門慶也在忙碌著。

河北官軍正在招兵買馬,為了不讓相州湯陰縣的嶽飛等人稀裡糊塗的加入官軍,西門慶特地趕到湯陰縣,將他們全部帶回了陽谷縣。

甚至為了嶽家莊、姚家莊眾人的安全,西門慶磨破了嘴皮,將嶽和與姚大翁也請到了東平府,在東阿縣送了兩個大田莊給他們。

在西門慶的一番努力下,嶽飛等人的親戚都搬遷到了東阿縣,與陽谷縣的西門慶比鄰而居。

湯陰縣的嶽家莊和姚家莊的田地,隻留下了幾個管事負責打理。

西門慶依稀記得相州是完顏宗望軍南下途經之地,那裡還爆發了一場大戰。

如今將嶽飛的家人都遷到身邊保護起來,西門慶對嶽飛等人也算是仁至義盡,關懷備至。

小嶽飛還不乖乖的給師叔賣命?

太尉童貫的宣撫司裡,關於金軍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傳來。

十月,金國第三批使臣以慶賀新年為由再次來到大宋東京汴梁城。

十月五日,中山府傳來情報,說金國元帥完顏宗翰及大將耶律余睹屯兵蔚州城外的柳甸,正在整訓軍馬,可能會有異動。

十八日,中山府再傳來消息,說金國有金兵一萬五千正在趕往金國的平州,另有渤海軍五千人,奚軍兩千人,鐵驪軍兩千人合計九千人正趕往金國大同府。

二十一日,中山府又來消息,說金軍及金國漢人軍隊正大量調往宋金邊境的重要關口。

此外蔚州、飛狐縣等地金軍正在大量收集軍馬糧草等物資。

邊境居民都在傳金國即將對宋朝開戰。

十一月三日,中山府探報說金國元帥完顏宗翰命大同府及轄區縣城所有鄉兵帶齊軍需到大同府報道。另報金軍正在山西一帶收集購買戰馬。

十七日,中山府再報探知平州金軍都統命下轄各縣挑選壯丁參軍。金軍在泉泊軍隊已調到奉聖州駐扎。

眼見金軍正在擴軍備戰,十一月十九日,太尉童貫命馬擴、辛興宗帶軍書緊急出使大同府,去見完顏宗翰。

此行明為繼續談判交割蔚州、應州事宜,實際是為了探聽金軍是否真有南侵的企圖。

臨行前,童貫囑咐馬擴說,到了金軍那裡,不要糾纏禮數細節,只和完顏宗翰談判交割蔚、應二州及飛狐、靈丘兩縣,其余地方都可以讓給金國。

此外,更重要的是你們必須仔細打探完顏宗翰是否真有南侵企圖。

馬擴等人肩負重任,日夜兼程的從太原府趕往金國大同府。

當馬擴到達代州與金國控制的應州交界的茹越寨時,聽說完顏宗翰已經命叛逃金國的義勝軍出兵五台山下的繁畤縣,探聽宋朝邊備虛實。

馬擴大驚失色,忙給童貫寫條陳匯報這一情況,請求童貫立即發兵防禦。

隨即馬擴急急趕往大同府,求見金軍主帥完顏宗翰。

完顏宗翰命宋使以覲見國主之禮來見自己,馬擴與辛興宗按童貫的分付,不在禮節上糾纏,依完顏宗翰之言而行,在中軍帳中拜見了完顏宗翰。

完顏宗翰問馬擴為何而來,馬擴表達了宋朝皇帝和太尉童貫希望兩國能按盟約早日交割完土地,永保邊界安寧的心意。

完顏宗翰卻指出宋朝違背誓約,收納張覺及燕京逃亡的官員百姓。金國向宋朝要人,但宋朝從來只是應付,未有實際行動表示誠意。

完顏宗翰說道:“我金國雖小,立國雖短,也知信守條約,而你宋朝總是自稱幅員萬裡,國富民眾,卻如此不講信用,現在我們不交山後土地,你說責任在誰?”

完顏宗翰抓獲天祚帝後,手下一乾原遼國投誠的大臣武將如劉彥宗、耶律余睹、蕭慶等均極力主張攻打宋朝。

完顏宗翰對宋朝內部的情況不明,一時間對是否立即開戰還是猶豫不決。

恰在那時,因為被宋軍視為番人,內部矛盾激化,宋朝河東路有三千義勝軍嘩變。

王稟、耿守忠等將帶兵鎮壓,嘩變的義勝軍不敵,便向北投奔了金軍,並向金軍詳細告知了宋朝邊備的虛實。

其後,易州常勝軍首領韓民義和易州守臣章綜鬧矛盾,也帶了五百常勝軍投奔完顏宗翰。

韓民義告知完顏宗翰,說常勝軍現在只有主帥郭藥師還一心想報答宋朝知遇之恩,給宋朝繼續賣命。

其余幾個首領如張令徽、劉舜仁等因為宋朝出爾反爾殺了投靠宋朝的張覺一事,已經對宋朝心灰意冷。

金軍如果南下,常勝軍必然不會為了宋朝血戰到底。

有了這兩支叛逃隊伍帶來的情報,金軍確認了宋軍外強中乾,燕山、河東都防禦空虛。

金軍內的主戰派如劉彥宗、耶律余睹等都力勸完顏宗翰抓住時機出兵伐宋,完顏宗翰也下定了進攻宋朝的決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