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861章 擋不住的宋徽宗
金國新皇帝完顏吳乞買登基後,並沒有完顏阿骨打那樣統禦四方的威望。為了穩定各方實力派,獲得他們的支持,完顏吳乞買不得不讓他們分享更多的權力。

十月,完顏吳乞買首先下詔,以空名宣頭百道給軍中最大的實力派,西南、西北兩路都統完顏宗翰,對他說道:“今寄爾以方面,如當遷授必待奏請,恐致稽滯,其以便宜從事。”

所謂空名宣頭百道,就是一百份空白任命書,相當於給了完顏宗翰自己任命西京官員的權力。

雖然詔書中說得含蓄,甚麽因為路遠,如果完顏宗翰要提拔任命官員都要請示身在都城的皇帝完顏吳乞買,恐怕會耽誤國家大事,因此準予完顏宗翰便宜從事。實際上,就是將西北、西南兩路的軍政大權全部讓渡給了完顏宗翰。

完顏宗翰獨掌一方,擁有金軍最強大的軍團,儼然已經成了金國最大的一個軍閥,因此完顏吳乞買也必須小心的安撫他。

因為完顏阿骨打一直將自己這個兄弟完顏吳乞買留在都城中管理政事,很少讓他領兵出征,導致了完顏吳乞買在金軍中的心腹將領極少。

此時金軍內能夠給予完顏吳乞買最堅定支持的,只有時任奚六路都統,在中京大定府平定奚人叛亂的完顏昌。

完顏昌是金國建立後被追崇為金穆宗的前任女真都部長完顏盈哥之子,他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叔伯兄弟。

此外,完顏昌長大後又與金康宗之女完婚。

金康宗名為完顏烏雅束,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親哥哥,也是完顏阿骨打的前任女真都部長。他死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才即位。

也就是說,完顏昌的夫人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親侄女,兩家可謂是親上加親。

當然,僅憑於此還不夠,畢竟完顏家族的宗室貴族們彼此都是親戚,完顏吳乞買又憑甚麽相信完顏昌會對自己更為效忠呢?

原來,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三歲左右,就被寄養在金穆宗完顏盈哥的家裡,相當於是完顏盈哥的養子,他與完顏昌打小就相處甚歡,如親生兄弟一般親密。

完顏昌自然是樂於見到完顏吳乞買登基當皇帝,只是他身份雖尊崇,但在軍中的實力尚弱。在取代完顏渾黜擔任奚六路都統前,他在軍中不過是謀克之職。

莫說與完顏宗翰相比,完顏昌在軍中的資歷和威望還不如完顏希尹、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等大將。

因此,完顏昌雖是對完顏吳乞買忠心耿耿,但此時能夠給予他的支持還遠遠不夠。

完顏吳乞買不得不分給軍中的實力派們更多的權力,他又將空名宣頭及銀牌送給了上京路軍帥完顏實古乃、泰州軍帥完顏婆盧火等各地軍中宿將。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皇帝將各地官員任命權分給地方實力派的舉動是不可思議的,那幾乎就意味著藩鎮割據,皇權名存實亡。

不過對此此時的大金國而言,倒不是那麽突兀與奇怪。

金國建國時日不長,還保留了許多部落聯盟統治的特點。

金國皇帝本就是部落聯盟長,沒有絕對的皇權,全憑個人威望和實力聚合各部。

相對的,各部也保留有許多自治的權力。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這一系列舉動,相當於是女真部落聯盟的又一次權力平衡。

安撫了地方實力派,完顏吳乞買還必須面對兄長完顏阿骨打留下的幾個年長的兒子。

兄長完顏阿骨打有傳位之情,完顏宗乾和完顏宗峻等幾個侄兒又有擁戴之功,完顏吳乞買也必須給予阿骨打家族以相應的回報。

於是在登基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讓完顏阿骨打的庶長子完顏宗乾留在都城與表兄完顏撒改、四弟完顏斜也共同輔政,成為宰執大臣。

同時,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又讓完顏阿骨打的嫡長子完顏宗峻繼續擔任合劄猛安,掌管皇宮禁衛軍。

如此安排,阿骨打家族的兩個後起之秀在一定程度上可算是掌控了金國都城的軍政大權。

恰在此時,完顏闍母在進攻平州時,與張覺軍戰於平州以東的兔耳山,結果寡不敵眾,吃了一個大敗仗。

完顏吳乞買得知完顏闍母兵敗後,就命完顏宗望趕往營州廣寧府,問完顏闍母之罪,同時接管他的軍隊,以其兵繼續討伐平州的叛徒張覺。

完顏宗望在西京討伐遼國天祚帝和攻取燕京居庸關的戰鬥中都展現出了千裡奔襲、以寡勝眾的軍事天賦,是金軍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完顏吳乞買決定扶持完顏宗望,增加他在金軍中的實力與威望,以便製衡一家獨大的完顏宗翰。

完顏宗望對於皇帝的任命卻婉言拒絕,說完顏闍母是自己的叔父,自己怎能取代他的統帥地位。

完顏吳乞買見狀,也不好勉強,隻得變通了一下,任命完顏宗望為完顏闍母軍的監軍,負責領兵討伐張覺。

如此安排,既顧及了完顏闍母的感受,成全了完顏宗望對長輩的敬意,也在實際上將兵權轉移到了完顏宗望的手中。

完顏宗望到達完顏闍母的軍中後,立即重整旗鼓, 領兵攻打平、營二州張覺控制的瀕海諸郡縣。

此時,在兔耳山大敗完顏闍母軍的張覺派兄弟張齊向宋朝報捷。在蕭乾敗亡,天祚帝耶律延禧再次被金軍擊敗後,騎牆觀望的張覺已經決定徹底投靠宋朝。

東京汴梁城裡的宋徽宗收到張覺的捷報後大喜,認為張覺軍能夠戰勝金軍,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支武裝。

因此,宋朝決定正式接納張覺軍,將平州改為了泰寧軍,改灤州屬縣馬城為安城州、石城為臨關,將其納入了大宋的版圖。

同時,宋徽宗任命張覺為泰寧軍節度使,世襲平州。其屬下趙仁彥、張鈞、張敦固等人皆擢徽猷閣待製。並命燕山府安撫使王安中拿出銀子數萬兩、絹數萬匹犒賞平州張覺的軍隊。

宋朝的群臣中,其實也不乏反對接收張覺之人。

太尉童貫在前線指揮作戰,與金、遼兩軍接觸較多,心中明白金軍的厲害,不願開罪金國。因此,他是不讚成接收平州,得罪金國的。

可是,身在東京汴梁城裡的宋徽宗和宰相王黼等袞袞諸公都是坐而論道之輩,哪裡看得明白這其中的凶險。

在王黼、梁師成、高俅等人的煽動下,宋徽宗正為童貫未能戰勝遼軍收復燕地,多花了朝廷許多歲幣而不悅,哪裡還聽得進童貫的進言!

童貫見勢頭不對,隻好裝聾作啞,不再理會此事。

擔任燕山府路轉運使的趙良嗣卻力諫勿納張覺,觸怒了宋徽宗,被奪職連削五階,貶到了郴州。

殺雞儆猴之後,朝中誰還敢阻攔皇帝開疆拓土,建立不世功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