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937章 孤獨的援軍
出現如此嚴重的失誤,朝廷的官僚們卻只會相互推諉。

對於五百余座石砲留在郊外不收入城,兵部官員的說法是:“這些石砲屬於朝廷,應該樞密院安排人收入城。”

樞密院的官員則反駁說:“城外石砲不歸樞密院管,實屬軍器監提舉官內侍管轄。”

京城所的內侍宦官豈會背這個鍋,又將責任推給了駕部。

駕部再將責任推給了庫部。

就這般,京師裡各部都與城外石砲有一些乾系,但又都有借口推脫自己的責任。總而言之,朝中只有誇誇其談之輩,卻沒有人做實事,最終將這些石砲作為見面禮送給了金軍。

金軍兩路大軍會師後,高築營壘,在東京汴梁城下炫耀兵威。

為了打擊瓦解守軍士氣,在完顏宗翰的安排下,金軍驅擄役使東京汴梁城周邊各縣的漢人在城下運石伐木,大造各種攻城器械,以此震懾城中軍民。

此時,包圍東京汴梁城的金軍大約有十五萬人,再加上強征的十余萬民夫,數十萬人在城外乾得熱火朝天,給城中軍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京城已經被徹底孤立了。

此時東京汴梁城中雖然還有七萬守軍,但都不是宋軍的精銳。

這些軍隊中,有京師的禁軍,也有姚古、劉韐、范瓊等將在太原戰敗後逃回來的軍隊,不僅互不統屬,而且畏懼金軍,士氣不高。

見到金軍正在大造各種攻城器械,守城將士都為之色變。

為了激勵守軍的士氣,皇帝趙桓與大臣們親臨外城,慰問守城將士。

大臣們向守軍宣傳,說朝廷已經下詔命各地官軍入京勤王,不消幾日,百萬大軍就會陸續到達城下。如同第一次金軍圍城一樣,京師最終還是會平安無事。

然而,真的會有百萬大軍趕來勤王麽?

東道總管胡直孺從南京應天府和京東路召集了三萬人馬後,匆匆忙忙地領兵西進,欲入京勤王。

怎知,金軍東路軍完顏昌部正擋在胡直孺西進的道路上。

完顏昌提前偵得胡直孺軍的進軍路線,在半道上設下了埋伏。

胡直孺中了完顏昌軍的埋伏,三萬兵馬被殺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胡直孺從京城帶出來的部將,衙門防禦使保義,“醜郡馬”宣讚保護著胡直孺向東逃竄,完顏昌軍認準宋軍主將緊追不舍。

眼見得圍上來的金軍騎兵越來越多,宣讚射完手中箭,揮舞大刀突出重圍,向南京應天府逃去。

東道總管胡直孺被金軍射殺坐騎,跌下馬來,被完顏昌軍生擒活捉。

金軍抓住胡直孺後,將他押至東京汴梁城下,洋洋自得地對著城上守軍笑道:“哈哈哈~你們這些南人睜大眼睛看一看,這就是你們企盼的援軍主將胡直孺!

請轉告你們的小皇帝趙桓,早早開門投降,不要做無謂的抵抗了。

你等也不要再召集援兵了。援兵來則必敗,就如這胡直孺一般!哈哈哈~”

城牆上,見到胡直孺被俘的京師軍民一個個面如土色。

援軍被金軍擊敗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京城,滿城軍民都惶惶不可終日。

就在這時,南道總管張叔夜進京的消息成了朝廷激勵軍心的救命稻草。

在金軍二次南下時,朝廷調張叔夜急赴鄧州任知州,兼任南道都總管之職。

此時,金軍已經逼近東京汴梁城。張叔夜到任後,立即接到了皇帝趙桓召他勤王的手劄。

張叔夜領旨後,親自率兩個兒子張伯奮、張仲熊及部下三萬人從鄧州星夜兼程入京勤王。

張叔夜軍抵達東京汴梁城西南的尉氏縣境內時,

便與包圍京師的金軍遊騎遭遇。張叔夜率軍且戰且進,一路與前來攔截的金軍交戰。在傷亡兩萬余人後,張叔夜帶領一萬軍馬於十一月底輾轉到達了東京汴梁城。

在全城軍民陷入恐慌之時,張叔夜軍的到來仿佛就是黑夜中點燃了一盞明燈,給東京汴梁城帶來了少許的希望。

皇帝趙桓大喜,在南薰門親自接見了浴血奮戰前來勤王的南道總管張叔夜。

在這戰事危急之際,皇帝趙桓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接連賜予張叔夜延康殿學士、資政殿學士之銜,又授予他簽署樞密院之職,委以指揮東京汴梁城軍事全局之重任。

面對十幾萬金軍精銳,張叔夜明白宋軍難以戰勝對手,就向皇帝趙桓提議說:“現在敵人的鋒芒正銳,還是請聖駕暫時前往襄陽避兵。”

張叔夜的提議,與當初宋徽宗南逃鎮江、種師道建議退守陝西京兆府一樣,都是避敵鋒芒的明智選擇。

然而,如今形勢之嚴峻已使張叔夜無法實施撤退計劃。

金軍已然大兵壓境,東京汴梁城的七八萬人馬無法保證能夠在金軍的眼皮底下護送皇帝逃到襄陽。

況且,那些在東京汴梁城有許多產業的大臣也堅決反對皇帝放棄東京汴梁城。

張叔夜無可奈何,隻得率兵守城,準備與圍城的金軍決一死戰。

皇帝趙桓也派遣使者出京傳遞檄文,告示全國各道,宣揚褒獎張叔夜的戰功和忠心,下令各州郡長官率兵勤王。

同時,皇帝趙桓罷免了主和的唐恪和耿南仲,而改命主戰的何?、孫傅為相。

然而,在胡直孺戰敗後,除了張叔夜孤軍來援外,再沒有將領帶兵前來京城勤王。

在金軍第一次南下時,大宋君臣尚能上下一心,各地將帥紛紛領兵前來勤王。

而這一次,前來勤王的唯有胡直孺、張叔夜二人而已。

隻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實在是東京汴梁城中的趙桓君臣咎由自取。

為了解太原城之圍,趙桓和李綱等主戰派大臣盲目組織宋軍北上,並且不顧前線將帥的意見,強逼宋軍冒險輕進,結果將一支支忠於朝廷的宋軍主力送入金軍的虎口。

三次太原解圍戰的失利,宋朝損失了百萬可戰之軍。特別是西軍精銳的種家軍、姚家軍、折家軍和劉家軍都大部戰死在太原城外,實是讓西軍傷筋動骨,戰力大損。

如今陝西五路都要靠招募地方鄉兵來防備西夏的進攻了,哪裡還有多的正軍千裡勤王?

所以,完顏婁室佔領洛陽,切斷東京汴梁城與陝西五路的聯系時,西軍的援軍還龜縮在潼關後,沒有出關東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