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797章 圍魏救趙
耶律大石看過宋軍轉交過來的信後,對蕭乾笑道:“哈哈哈~童貫老兒這是服軟了?不過,從信中看,王介儒恐怕還蒙在鼓裡,不知我軍已擊潰宋軍。蕭大王,依你之見,我軍該當如何回應宋軍傳遞的求和之意?”

蕭乾也已看過了王介儒的信,他冷笑一聲道:“那童貫老賊是在施展緩兵之計。

不過,我已命人在中京起事,金軍無暇南顧,我軍足可與童貫老賊在此僵持一些時日。

傳令下去,我軍繼續圍困雄州城,再派別軍襲擾莫州、霸州、真定府等地,擺出誓不罷休之架勢,逼迫童貫老賊屈膝求和!”

耶律大石聞言,點了點頭,對蕭乾之議表示附和。

南人歷來狡詐奸滑,不將宋軍逼入絕境,童貫老賊不會乖乖就范。

童貫命人送出去的書信並未讓遼軍撤軍,與此相反,遼軍開始劫掠襲擾雄州周邊各州。

一時間,莫州、霸州、清州、真定府等地都是風聲鶴唳,不得安寧。

各地的告急信如片片雪花般傳到了雄州城的宣撫司衙門。

對於各地求援報信之人,遼軍並未阻攔劫殺,而是任他們進出雄州城。

太尉童貫接到各地的警訊,也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童貫一連派人給遼軍主帥送去幾封求和信,並附贈了許多禮物,但始終沒有收到蕭乾與耶律大石的答覆。

遼使王介儒似乎也瞧出了端倪,他也變得隻管吃好喝好,並不急於與宋國談判。

就在雄州城中的宣撫司衙門諸人和西軍眾將都一籌莫展時,城外的遼軍卻終於有了動靜。

原來,蕭乾與耶律大石突然接到急報,一支來歷不明的軍隊奇襲了永清、固安、安次三縣,兵鋒西指涿州,北指南京析津府,對南京道的腹地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留守涿州的常勝軍將領張令徽、劉舜仁領軍與敵軍激戰於固安縣,被殺得大敗,僅以身免。

劉舜仁被敵將刺成重傷,險些喪命。

如今涿州危急,燕京城也面臨威脅。

蕭乾與耶律大石聽得後方傳來的急報,不由得大吃一驚。

難道那雄州城中的太尉童貫老奸巨猾,竟然還派遣了一支奇軍?

不過,從這幾日宋軍屢戰屢敗來看,那童太尉與宋軍主將種師道對軍隊的指揮都平平無奇,不似會有這等奇謀妙計。

那支沒有打著宋軍旗號的神秘軍隊從何而來?竟然如此大膽,在我遼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

得知後方被偷襲,都城受到威脅,蕭乾與耶律大石再也無心與童貫在雄州城鬥法了。

耶律大石借著童貫又送來求和信的機會,給童貫回了一封信,表示大遼國天錫皇帝耶律淳宅心仁厚,不忍見兄弟之國宋國境內生靈塗炭,特頒旨命遼軍退軍。希望宋國能夠謹記此番的教訓,牢記祖宗的誓言,莫要再來招惹遼國,自取其辱。既然宋軍有誠意求和,那麽自己與蕭大王就領軍北返了,請宋軍不必遠送……

當太尉童貫收到耶律大石的回信時,蕭乾與耶律大石已經帶著遼軍拔營起寨,凱旋而歸。

太尉童貫與西軍諸將都長出了一口氣,卻也不敢派兵尾隨遼軍。

待到遼軍走遠了,宋軍方才小心地派出一些探馬,直跟到巨馬河邊,徹底確認了遼軍退軍的實情。

在宣撫司衙門裡眾人大呼僥幸時,他們還不知道,這幸運乃是西門慶與滄州知府杜充給他們帶來的。

數日前,滄州北邊邊境,與遼國交界的小南河寨裡,西門慶與滄州知府杜充二人正在軍寨大廳內下著圍棋。

焦挺與小南河寨知寨本是在大廳裡陪著西門慶與杜充二人下棋,

奈何他二人皆是不通棋藝的粗人武夫,在廳內耐著性子強坐了一陣後,終是太過無趣,就一起勾肩搭背地溜出大廳,巡視軍寨去了。杜充一邊落子,一邊對西門慶問道:“西門賢弟,為何此次出兵北上攻伐遼國,你不讓我的軍隊打出河北滄州的旗號?”

西門慶在棋盤上落了一子,口中答道:“杜兄,小弟讓杜兄如此做,有幾層意思。

一者,杜兄出兵乃是先斬後奏,未及奏報宣撫使童太尉。

此事若成,即使我軍沒有旗號,杜兄也可大方地去童太尉那裡邀功。

若是未能建功,反而闖出禍事,杜兄就可推說是小弟的義軍所為,與滄州官軍無乾。甚至可以推說是海上流竄而來的強盜,將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二者,杜兄雖欲揚威於遼國,可是小弟擔心朝廷大軍此番會一敗塗地。西軍戰敗後,遼軍若確定是滄州地方官軍入侵遼國,或許會引兵東向,殺入滄州報復杜兄。

再者,小弟此番出兵,不為軍功,自然是要在遼國境內撈取足夠的好處。

可是朝廷曾經下旨,要以德服人,收攬燕地人心,不得劫掠遼國的財富。朝廷那是異想天開,自縛手腳。

若是杜兄打出了滄州軍的旗號,小弟可是無法大賺一筆了。

因此,此番我軍不能打出滄州軍的旗號。 越是神秘,對我軍在遼國的行動越是有利!”

杜充聽了,口中說道:“西門賢弟說得有理。若是西軍當真大敗,那本府可是救了童太尉和他的十萬西軍。想來童太尉也不會對本府吝嗇……西門賢弟,西軍當真會慘敗給遼軍?”

西門慶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那小南河寨的知寨已經快步走入大廳,對杜充說道:“知府相公,大事不好,我大宋十萬伐遼軍在雄州戰敗,雄州城已經被遼軍包圍了!遼軍四處追殺敗兵,甚至侵入了我滄州西邊的霸州與清州!”

“趙知寨,你傳我將令,讓邊境各軍寨小心提防,防備遼軍遊騎進入我滄州境內。”

杜充不動聲色地將那小南河寨知寨打發了出去,隨後對著西門慶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雖然西軍戰敗令人同情悲傷,但這卻也正是杜充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杜充對西門慶的未卜先知再一次佩服得五體投地。

童太尉那裡需要解圍,如今就看北方的那支遠征軍能夠鬧出多大的動靜,能否圍魏救趙了。

遼國析津府安次縣,朱仝、蔣忠、段景住、嶽飛、王貴等將不費吹灰之力就殺散了這裡的數百遼軍,佔據了安次縣。

蔣忠、段景住等人領兵搬取縣衙庫房,收集遼軍馬匹去了,朱仝卻是命令手下人將城門上的“安次縣”石匾撬取下來,打包帶走。

城中的縣衙牌匾也未能逃脫朱仝的毒手。

哎!知府杜相公怎地隻對這些牌匾有興趣?

朱仝看著馬隊中永清縣、固安縣兩城取來的那些牌匾,不由得搖頭苦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