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1028章 迫降韋州
面對韋州城外如潮水般湧來的楚軍,城內守軍還是有幾分堅守的勇氣和鬥志。

西夏人不太擅長築城,韋州城甚至比平夏城還要小。

可是正因為城池防禦面小,城內又增加了許多守軍,反使得韋州城變成了一座軍事堡壘,防守更為嚴密了。

西夏軍早就在城中囤積了半年以上的軍糧,做好了兩國和談不成後,固守此地的打算。

當楚軍兵臨城下時,西夏軍緊閉城門,守將帶著弓箭手登上城牆,準備與楚軍大戰一場。

兵法有雲,夫戰,十倍攻之,五倍圍之。西夏軍將領見城外的楚軍也不過十余萬人,認為雙方差距不過五倍,楚軍實難攻克韋州城。

接下來,就是楚軍長期圍城,兩軍比拚意志力的傳統戰法吧!

當西夏軍守城將領還在幻想著堅守韋州城,讓楚軍軍糧不濟時,卻見楚軍的軍陣中推出幾個大車,大車上似乎還有銅鐵鑄造的大圓筒?

那是何物?難道是造型奇特的攻城錐?

沒有見識的西夏軍將士議論紛紛,有大膽的武士甚至在城牆上脫了褲子,對著楚軍的幾個大鐵筒隔空!

楚軍的軍陣中,“神火將軍”魏定國咬牙切齒地看著城牆上尿得正歡的幾個西夏軍武士,對身邊的一隊神火兵下令道:“給老爺瞄準那幾個賊撮鳥,炸得他們鳥飛卵散!”

“開炮!”

隨著軍中一聲令下,正對城門樓的幾門攻城重炮發出了驚天的嘶吼。

巨大的石彈從攻城炮的炮筒中飛出,電射而至,將城門洞裡的大門擊穿,瞬間撕扯成了一堆木屑。

這些石彈與城門木屑去勢未盡,直撞入城門之內,將蝟集在城門後的上百西夏軍撞得血肉橫飛。

幾乎在攻城炮逞威的同時,魏定國軍中的曲射野戰炮也發動了齊射。

城牆上那幾個還未及提上褲頭的西夏軍勇士遭到了特別優待,足足有五發炮彈在他們身邊炸開。

這幾個尿得歡的勇士被炸上了半空中,當真是求仁得仁,鳥飛卵散了。

城門樓上的西夏軍守將也得到了重點關照。一輪炮擊後,城頭上硝煙彌漫,城門樓都被夷為平地,那守將也屍骨無存了。

西門慶軍並沒有趁著城門洞開殺入城去,而是又進行了兩輪炮擊。

炮聲轟鳴中,城頭上的西夏軍守軍死得七七八八,所剩無幾。

三輪炮擊後,西門慶軍的進攻卻突然停止了。

近十萬大軍就這麽默默地陳兵於韋州城下,鴉雀無聲。

中軍大旗下,西門慶騎在踏雪烏騅馬上,十分滿意地看著自己的軍隊。

經過多年的訓練,又經歷幾場大戰後,西門慶的這支主力軍隊終於有了天下強軍的風范。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孫子兵法中的“風林火山”,可以用來形容自己這支軍隊了吧!

此刻不正是“不動如山,難知如陰”麽?

果不其然,若是城外的楚軍喊打喊殺,乘機攻城,城內的西夏軍還能夠理解。可是城外楚軍紋絲不動,卻讓城中的西夏軍莫名其妙了。

西門慶軍的第一次炮擊,大概炸死了正面城牆上負責防守的西夏軍一兩千人,城中卻還有一萬多軍馬。

在城中將領的督促下,西夏軍將士又戰戰兢兢地爬上了城牆。甚至還有西夏軍勇士趁著這個詭異的空隙搶修封堵城門!

見到城牆上站滿人後,西門慶一聲令下,“神火將”魏定國又指揮部下進行了第二輪炮擊。

火炮的轟鳴聲震耳欲聾,西夏軍將士的慘叫聲也淒厲無比。

然而,同樣是三輪炮擊後,魏定國軍又停止了攻擊,由“神火兵”發展而成的火炮兵們悠閑地清理著炮膛。

西門慶軍的騎兵和步兵沒有接到命令,依然原地不動,沒有發動突擊衝鋒。

可是,西夏軍守軍的意志已經被徹底打垮了。

未過多久,韋州城知州就親自騎馬出城乞降,哀求西門慶繞過全城軍民的性命。

在見到楚軍主帥西門慶時,被嚇壞了的韋州知州還一臉哀怨地討教,為何楚軍不早些派人招降。

西門慶故作煩惱地說,大軍遠征,軍糧運輸不易,自己的軍隊沒有余糧養戰俘,所以自己的本意是將城中守軍統統炸死,圖一個乾淨省事。

那韋州城知州被西門慶的恫嚇嚇破了膽,急忙向西門慶交代,說城中余糧足夠五萬大軍半年之耗。

那知州哀告說,如今城中只有一萬多西夏軍,耗不了多少糧食。望將軍慈悲為懷,莫要因為糧食而屠城。

為了表示自己投降的誠意,那知州還毛遂自薦,願意在投降後在這韋州配合楚軍征收軍糧, 供給西門慶的大軍北征之用。

西門慶的一番恫嚇達到了目的,就同意西夏軍投降。

於是,那韋州知州帶著剩下的守軍出城投降,將韋州城獻給了楚軍。

看著西夏國守備森嚴的韋州城就這麽輕松地被攻下,騎兵大將史文恭不由得哀歎一聲,對蘇定說,我等的個人勇武,都快沒有用武之地了!

蘇定也點頭歎道:“我等在曾頭市這些年,真是孤陋寡聞,蹉跎年華。

能夠發明如此恐怖的武器,東平郡王真是神鬼莫測之人啊!

幸得哥哥與東平郡王早年結下厚誼,你我兄弟二人今日才能跟著郡王他做一番大事!”

史文恭聞言,也點頭稱是。

因為韋州城城池不大,西門慶只派遣洪振軍入駐城中,卻將大軍繼續駐扎在城外。

城中堆積如山的軍糧也陸續搬運到諸軍的大營中。

有了這些軍糧,再加之西門慶軍從平夏城帶來的軍糧,足以保證西門慶軍三個月的消耗了。

如果韋州知州所言不虛,能夠從轄區內征集許多藏起來的糧食,那麽西門慶軍半年的軍糧都夠了。

這可是大大緩解了西門慶軍的後勤壓力,可以少動用許多民夫長途搬運。

遠在東京汴梁城的秦檜得知這個消息,心裡也會樂開花吧!

為了防備楚軍的進攻,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在割踏寨準備了武器和馬匹,在韋州城又囤了許多糧食,不想卻統統便宜了西門慶的大軍。

西門慶決定,在滅亡西夏國後,給李乾順一個“夏境轉運使”的榮譽官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