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495章 東坡酒樓
?在村酒店與徐文等人吃過酒,西門慶向店家討來紙和筆墨,給西門忠、石勇、陶宗旺三人寫了一封書信,說明了新收徐文兄弟,讓他去登州負責訓練水軍之事。

將書信寫好交與徐文後,西門慶等人與徐文就在小村外分別,各奔東西。西門慶一行繼續前往江南,徐文則會先回萊州膠水縣的家中,召集兄弟,回高密縣來給戰死的兄弟們遷墳。辦完此事後,他會在萊州、密州先招攬一批水性嫻熟,彪悍好鬥的海邊人,一起帶到登州西門莊去,為西門慶全力打造私人水軍。

目送徐文離去後,西門慶一行繼續向西南方前進,穿過高密縣後,來到了濰水邊。渡過濰水,就能夠到達密州的府城所在諸城縣了。

這密州濰水兩岸曾經是著名的古戰場,西漢初年的軍神韓信曾經在此大敗楚將龍且,平定了齊國。

昔日秦漢之交,楚漢爭霸時,漢將韓信受命攻打齊國,一直從歷下打到了臨淄,也就是現在的齊州歷城和淄州。

齊王田廣驚恐萬分,他逃到高密後,派人向楚國求救。當韓信襲破臨淄時,楚王項羽聞訊遣大司馬龍且親率兵馬與齊王田廣合力抗漢,號稱二十萬眾。

有人前來向龍且獻計:漢軍遠征作戰,所向披靡,而齊,楚本土作戰兵易渙散,不如一面深溝高壘,以守為攻,一面招撫已淪陷城邑,使齊國軍民知曉齊王尚存,楚國來救。如此必定使漢軍得不到糧食,會不戰自敗。

楚將龍且輕視韓信,又急求戰功,不用此堅守之計,而是率兵與韓信軍隔濰水東西擺開陣勢。

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然後,韓信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東岸龍且之陣。

當龍且出兵迎擊時,韓信佯裝敗退,施展誘敵之計。龍且以為韓信怯弱,親自率軍渡過濰水進擊漢軍。

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蓄積的河水奔流而至,衝散了正在渡河的楚軍。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河去,只有有勇無謀的主將龍且帶著少量前軍被困在了河西岸。

韓信乘機揮軍猛攻,殺死楚軍主將龍且。東岸齊、楚聯軍見西岸軍被殲,頓時做了鳥獸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膠州灣東邊的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韓信順利地平定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

渡過韓信建功立業的濰水之後,西門慶一行人來到了密州府治諸城。只可惜秦檜夫婦已經離開密州去那東京汴梁了,西門慶無法再與他們在此相會。

進入諸城,尋旅店安頓下來之後,西門慶向本地人打聽一番,就帶著史進和燕青來到了諸城最有名的東坡酒樓,要品嘗一番當地美味。

原來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任密州太守兩年,在這密州留下了許多遺跡,這東坡酒樓據說就是他當年最喜歡來飲酒之地。在蘇東坡去世之後,酒樓主人為了紀念這個大文豪,將酒樓之名改為了東坡酒樓。

西門慶三人上得二樓來,正欲選一個暖閣,西門慶卻被酒樓粉壁上的兩首詞吸引住了。這兩首詞都落名蘇軾,據說是蘇東坡當年酒後乘興書寫於粉壁上的。

西門慶看的第一首詞就是在孟州張都監家飲宴時侍女張玉蘭曾經唱過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

西門慶默念著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問過店家後,這才知曉原來蘇東坡在後世最出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他在這密州擔任知州時寫的。

北宋神宗熙寧七年十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知州,至熙寧九年十月離開密州,赴任徐州知州,剛好在密州住了兩年。那時候的蘇軾三十八、九歲的年紀,正值壯年,據說在這密州就寫下了兩百多首詩詞歌賦。

牆上除了蘇東坡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另一首詞也是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

右擎蒼。

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

又何妨。

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好一個意氣風發的蘇東坡呀!西門慶一時間看得神搖意奪,想到終有一日,自己統率兵馬,千騎卷平岡,挽弓射天狼的場景來。東坡先生真妙人也!他雖是文臣,從未領兵打仗,卻寫出了一往無前的無敵的氣勢。

不用說,這《江城子.密州出獵》,顧名思義定是蘇軾在密州任上寫的。

西門慶再詢問店家,店家如數家珍地對西門慶娓娓道來,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任這密州知州時,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於鐵溝,創作了這首出獵詞。此後他與友人在這酒樓飲宴時,提筆將詩詞寫在了酒樓的粉壁上。

這家酒樓的主人因為喜愛蘇軾的這兩首詞,一直小心看護。大約四年後的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抓,坐牢百余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消息傳來,酒樓主人卻依然不舍得鏟去蘇軾的詩詞,而是在牆上掛上一些字畫,將蘇軾的真跡遮蓋住,以此暫避風頭。

此後蘇東坡在政治上幾度沉浮,但酒樓主人對他的這兩首詞卻始終呵護有加。當蘇東坡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於常州去世後,酒樓主人聞訊將這酒樓索性改名為東坡酒樓,以此緬懷他所敬仰的大詞人蘇東坡。蘇東坡的這兩幅真跡也因此重現於世人眼前。

或許是因為蘇東坡的名氣吧,酒樓改名之後,前來光顧之人絡繹不絕,讓這酒樓生意興隆,逐漸成為了密州城內最好的酒樓。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酒店主人對蘇東坡的一片情意同樣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