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779章 宋軍巡邊
既然回到了登州,西門慶自然是要入城拜訪一下王師中、馬政、呼延慶這三個故交好友。

入得城來,西門慶還是察覺到登州城的守城官兵比平時嚴整了一些,不似往日裡那般放松。

拜訪了王師中、馬政、呼延慶三人後,西門慶明白了登州城這略顯凝重的氣氛由何而來。

因為朝廷的旨意已經下達,要對遼國動兵征討了。

登州、萊州等臨渤海的邊州,雖然陸地沒有與遼國接壤,但海上卻可以往來。

眼見得朝廷要與遼國交戰,登州、萊州等臨渤海的邊州都提高了警惕,防備遼軍有奸細前來作亂,或是直接派遣水師來突擊偷襲。

雖說遼國契丹人是以騎兵見長,但遼軍中也有會造船的漢軍和渤海軍,臨海各州此刻還真的不敢疏忽大意。

王師中三人知道,西門慶大官人有一支能夠剿滅海盜的私家水軍,他們見到西門慶後,都不約而同地請西門慶協防登州,在大戰開啟後保一方百姓平安。

這三人都知道,自己手中的禁軍和廂軍的戰鬥力有多麽低下。

往日裡,登州軍馬連強盜和海盜都奈何不了,如何能夠與他們心目中如狼似虎的遼軍交戰。

如今情急之下,還是得抓住西門慶大官人這根救命稻草。

面對三人的請求,西門慶滿口應承下來。

登州、萊州、青州等地,西門慶可是當作自己的地盤來經營的。即使王師中他們不提此事,西門慶也會出兵保護自己的地盤。

如今登州官員向自己求助,西門慶當然要賣給他們一個順水人情。

西門慶不僅是要協防登州,還會去協防萊州、青州等地。他相信,膽小怕事的趙明誠與慕容彥達等人會與王師中一樣,需要他這個地方豪強的軍力。

隻所以會如此,主要還是這些地方官軍太爛了,實在是不堪一用。

西門慶借著協防這些邊州,正可又正大光明地擴大自己的私人武裝。

其實西門慶心頭明白,遼軍已經被金軍打得半殘,自保尚且捉襟見肘,哪裡還有余力發展水師來攻擊登、萊等州?

王師中等人不過是活在過去契丹強大的陰影下,自己嚇唬自己。

西門慶也不點破此事,而是在他三人面前大賣人情。

王師中和馬政如釋重負的神情讓西門慶心中暗自發笑。

須知王師中和馬政二人可是聯金伐遼政策的支持者,曾經為大宋朝廷聯絡金國積極出力。

如今大宋當真要與遼國開戰時,他們又變得提心吊膽了。

仔細一想,他二人的表現與宋徽宗那鳥人何其相似。都是又想要好處,又瞻前顧後,怕這怕那的。

西門慶借機向王師中三人打聽了一下朝廷準備出兵的情況。

原來朝廷有些後悔與金國結盟,又害怕遼國依然強大,當初就沒有與金國來的使臣約定共同出兵伐遼的日期。

怎知金國沒有收到宋國的回音,獨自起兵伐遼後,勢如破竹地就攻取了遼國的中京道,兵鋒直指古北口和松亭關。

緊接著,金軍又千裡躍進遼國西京道,趕走遼國天祚帝,輕取西京大同府。

西京大同府失陷後,遼國南京道失去了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消息,不知他是否死於亂軍之中。

留在南京析津府的宰相李處溫、四軍大王蕭乾、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等重臣以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為由,一致擁戴南京留守,遼國都元帥,封秦晉國王的耶律淳為帝,號天錫皇帝,年號建福。

耶律淳當上皇帝後,將生死不明的天祚帝耶律延禧降封為湘陰王。與此同時,

他派遣使者向金國奏表,請求將遼國納為金國的附屬國。雖然耶律淳言辭懇切,但金國的皇帝完顏阿骨打考慮到與宋國締結了海上之盟,自己親口答應過要將燕京地區讓與宋國,就沒有同意耶律淳的請求,而是下詔要求耶律淳投降。

此時的大宋朝廷裡,道君皇帝和他的重臣們卻不知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是何心思。

金軍在一月發動進攻,二月攻取了中京大定府,三月就攻取了西京大同府。

短短兩個多月,金軍就佔據了遼國大半國土,只剩下一個南京道還在遼軍的掌握之中。

金軍一連串的勝利震驚了大宋道君皇帝君臣,他們都未料到曾經那麽強大的遼國在兩三個月之間就被金國徹底打垮。

早知道北方的遼國是一個紙糊的大蟲,大宋豈會不出兵?

道君皇帝趙佶和他的重臣們此刻不怕遼國了,他們擔憂的是金軍乘勢攻入遼國南京道, 佔領燕京地區。

於是,道君皇帝趙佶匆匆忙忙地下旨,讓太尉童貫領兵北上伐遼。

大宋君臣打定的主意是乘著遼國衰弱之時,搶先攻取遼國南京道,將燕京地區據為己有。

於是,迫不及待的道君皇帝趙佶沒有派遣使者前往金國約定共同進攻遼國燕京地區的日期,就命太尉童貫以河北河東宣撫使的身份勒兵十萬巡邊。

在道君皇帝趙佶和他身邊的大臣們看來,遼國已是風雨飄搖,覆滅在即。只須大宋王師一到,燕地的漢人官兵百姓必定會大開城門,夾道歡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收復燕京。

因此,東京汴梁城裡的道君皇帝君臣將此次宋軍北上稱為巡邊,意圖不戰而屈人之兵,逼迫燕京地區向大宋投降。

童太尉麾下不可無將,道君皇帝趙佶任命西京宿將,保靜軍節度使,威名赫赫的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為伐遼軍都統製。

與此同時,太尉童貫的心腹愛將,武泰軍承宣使王稟和華州觀察使楊可世被任命為種師道的副將,與種師道一同統兵跟隨童貫伐遼。

河北路、河東路、京東路的各州府都收到了朝廷的命令,要各地整軍備戰,等候太尉童貫調遣。

與朝中大臣們自信滿滿不同,地處邊州的官員們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卻是憂心忡忡。

西門慶從王師中等人口中聽到朝廷任命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為伐遼軍都統製後,就知道二龍山的“花和尚”魯智深和“青面獸”楊志他們或許已經下山投奔種師道去了。

唉~希望他們福大命大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