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765章 黃雀在後
遼國中京道西南部的北安州位於古北口以北,是擋住金軍進攻南京道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金軍陸續攻佔遼國中京道的許多州城後,敗逃的遼軍紛紛退避到了北安州,複聚於遼國四軍大王蕭乾的麾下。

北安州本是五代十國時期,遼國為了安置北遷的漢人而修建的一個城市。

此地介於中京大定府與南京析津府之間,有許多陶瓷匠人聚居於此,城外修建了許多官窯、民窯,乃是遼國有名的陶瓷出產地。

因為陶瓷生產和買賣,北安州雖小,卻是一個富庶的城市。

然而隨著數萬遼軍敗退於此,北安州的寧靜被打破了。

為了拱衛南京道,四軍大王蕭乾收攏整頓各地的敗兵,緊急加固了北安州的城防,欲在此地堅守待援。

在北安州的東門城牆上,懸掛著三顆面目猙獰的人頭。

那三人正是在金軍偷襲中京大定府時,並未抵抗就放棄了中京大定府,帶兵逃到北安州的三個契丹族將領。

蕭乾初到中京道時,對管內諸將采取的懷柔安撫政策。對於丟失高州、恩州的遼軍將領,都沒有治罪。

可是,在蕭乾親自領軍出征時,這三個留守中京大定府的契丹將領卻輕易丟棄了自己防守的城池,害得蕭乾腹背受敵,大敗虧輸。

此時蕭乾收羅了不少潰軍,為了整肅軍紀,就拿這三個臨陣脫逃的將領開了刀。

三顆血淋淋的人頭起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城裡城外的遼軍都軍紀嚴明了許多。

然而,蕭乾站在城牆上望向東方,眉頭依然緊鎖,心中也是波瀾起伏。

就在方才,南京析津府來人,給蕭乾帶來了一個大為不妙的消息。

將南京析津府作為臨時都城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得知中京大定府失守後,害怕金軍乘勢直下南京析津府,就帶著自己的後妃、兒女及近臣蕭奉先等人離開了南京析津府,向西跑到西京道去了。

這個皇帝自從在護步達岡兵敗,葬送了七十萬大軍後,似乎再無親自領兵與金軍對抗的勇氣。

前期放棄了上京臨潢府,如今丟失了中京大定府,皇帝不思勵精圖治,卻是再次逃跑,要將南京析津府也拱手讓人?

蕭乾心頭的憤懣漸漸積累,對天祚帝當真是大失所望。

幸得蕭乾及時封鎖了皇帝離開南京道的消息,未讓諸軍得知。否則,只怕遼軍辛辛苦苦積聚起來的一些士氣,也要喪失殆盡了。

前方探馬回報,東方發現了金軍的大隊騎兵出了澤州,正向北安州殺來。

為了遲滯金軍的進軍速度,蕭乾派出西部節度使訛裡刺和特虎父子,帶領一萬奚軍駐守在車河邊的牛山館,依托車河與牛山建立了第一道防線。

北安州城小牆低,不足為憑,蕭乾將大軍在城北與城南各扎一營,與北安州形成犄角之勢,準備隔著灤河與柳河迎擊東邊的金軍。

就在蕭乾忙著布置防線時,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了。

牛山館,蕭乾寄予厚望的西部節度使訛裡刺被耶律余睹說服,帶著兒子特虎與一萬奚軍投降了金軍!

耶律余睹長期管轄遼國中京道,訛裡刺也曾經是他麾下將領。耶律余睹攜金軍大勝之威在陣前對訛裡刺曉以厲害,許以高官厚祿,成功地策反了訛裡刺與特虎父子。

天祚帝耶律延禧殺死文妃蕭瑟瑟,逼走上京留守、東路都統耶律余睹的惡果終於顯露頭角。

耶律余睹在遼國貴族中交遊廣闊,與許多人都親近。他這一路西行,說降了許多遼軍守將,為金軍能夠長驅直入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

訛裡刺與特虎父子投降金軍後,被出征北安州的金軍主將完顏宗翰劃歸於在耶律余睹的麾下。

完顏宗翰讓耶律余睹帶著訛裡刺與特虎父子的軍隊為先鋒,引領金軍直撲北安州城。

完顏宗翰的目的,是讓耶律余睹、訛裡刺與特虎假裝敗退,在靠近遼軍後發動突然襲擊,讓遼軍敵我難分。

待到遼軍混亂之後,完顏宗翰再指揮金軍騎兵突擊蕭乾的中軍,將那奚王蕭乾生擒活捉。

皇帝完顏阿骨打為了盡快平息遼國中京道地區的戰亂,希望完顏宗翰等人能夠招降奚王蕭乾,再利用奚王蕭乾招降安撫中京道的奚族各部。

因此,完顏宗翰急襲北安州,就是為了活捉逼降奚王蕭乾。

在中京大定府西邊的三膚河畔,完顏銀術可險些完成活捉蕭乾的任務,可惜那蕭乾身邊有幾員勇將拚死將他救出重圍。

澤州之戰,蕭乾見機得快,再一次從完顏宗翰等人手中逃脫。

此番追殺蕭乾軍,完顏宗翰沒有帶上完顏銀術可, 而是帶上了比完顏銀術可名聲更大的金國猛將完顏婁室,以及智勇雙全的完顏希尹。

完顏銀術可則是因為澤州一帶尚未平定,留在了澤州松亭關一帶征討山上的奚族部落。

訛裡刺與特虎父子投降後,已經將北安州的情況告知了完顏宗翰,說奚王蕭乾此番為了號召中京道各地部族起事,不會輕易撤離北安州,退往南京道。

訛裡刺與特虎父子說,蕭乾再次聚集了數萬遼軍,背靠奚嶺,要與金軍決一死戰。

完顏宗翰與完顏婁室聽了之後,不驚反喜。

他們二人怕的就是蕭乾率軍遠遁,追之不及。

畢竟這中京道是奚族故地,蕭乾若是帶著數萬人馬在中京道四處遊走不定,煽動各州的部族百姓,金軍可是很難徹底平定中京道。

蕭乾要死守北安州,完顏宗翰軍就有機會將他生擒活捉了。

……

北安州,柳河館驛站,耶律述德帶著五百契丹騎兵駐守於此。

從牛山館前往北安州,要先到這柳河館,再向南到達北安州。

耶律述德領兵駐扎在此地,即是為了及時呼應前方的西部節度使訛裡刺軍,也是為北安州擔任警戒線,防備金軍故技重施,翻山越嶺繞過訛裡刺軍,偷襲北安州。

耶律述德卻不知曉,在他身後的摸鬥嶺密林中,還藏著二十幾個身影。

這些人居高臨下地俯瞰著柳河邊的柳河館,監視著耶律述德軍及柳河對岸的官道。

這群人的首領,是一個沒有雙耳的漢子。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濟州三都緝捕使臣何濤何觀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