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彼得二世沙皇》第15章 動蕩中亞
  PS:有書友問英國征服巴西的小說,我告訴你,那本小說是寫華夏崛起的。英國在東方被華夏打擊得沒辦法,印度和澳新都丟了。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很頑強地抓住時機,奪取巴西,加冕為女皇,我還記得當時女王陛下重塑大英帝國的內心獨白。而且看到後面,似乎主角都要把維多利亞女王給泡了。但是結果……404你懂的。再沒找到。可惜了。

  ……

  彼得大帝的思路嘛,他孫子,穿越者彼得二世整理回顧了一下,原來大帝是認為,希瓦是通向中國和印度的重要中轉站,同時又是經濟繁榮的富國,控制它有油水,也利於奪取印度。而哈薩克大草原上戰亂頻仍,經濟落後,土地荒蕪,想控制保護哈薩克各部,俄國力量不足,成本也太高。

  然而……只能說是不懂東方套路嗎?遠交近攻啊!你連哈薩克都控制不了,哪來的自信控制希瓦?希瓦為什麽要服從你的擺布?

  彼得大帝不管這些,他決定征服希瓦,一步跳到印度。並不打算由北向南依次完全征服中亞以後再做打算。

  同時,彼得大帝還制定了向中亞擴張的兩條路線——從裡海擴張,和從額爾齊斯河擴張。

  想法很好,但是環裡海的土地被安娜一世隨手丟棄了,所以沒有下文,而額爾齊斯河擴張方向……直通新疆。可以,這很強勢,但除了我們的穿越者彼得二世以外,就連大帝本人也沒有考慮過為這個最終要和準噶爾甚至清帝國開戰吧?

  若真能下這個決心也好,可惜這只是彼得大帝因為地理上的不了解做出的誤判,最後什麽關鍵行動也沒有……

  好吧,總之,彼得大帝最後還是出兵希瓦了。這個汗國從1700年開始就頻頻向俄羅斯帝國示好獻媚,沙尼阿茲汗請求帶領全體希瓦人民加入俄國國籍。由於在這方面俄國曾經在科拉半島和西伯利亞收到過土著民族的類似效忠,所以彼時在歐洲進行大戰的彼得大帝十分歐洲思維地把這一請求當成了真正的合並申請書。

  當年六月底,彼得大帝就給希瓦汗回了信表示準許。三年後又向新汗發詔致意。然而希瓦希望的是借助俄國抵製布哈拉,而俄國忙於同瑞典和土耳其的戰爭,無一兵一卒相助,也依然同希瓦之敵布哈拉保持貿易關系。希瓦汗國沒有達到它的期望,進而對俄國十分失望。

  希瓦這個名義上的屬國對俄國的態度日趨疏遠,彼得正在失去在中亞成為“天可汗”的機會。這時,土庫曼人又過來攪動風雲,建議俄國沙皇出兵攫取阿姆河一帶地區。來到俄國的土庫曼人,和卓涅費斯,和俄國薩馬諾夫公爵過從甚密。

  這位土庫曼人吹噓,阿姆河出產金沙,而希瓦汗國害怕俄國人,所以堵塞了阿姆河通往裡海的河道。西伯利亞省長加加林公爵也奏報在葉爾羌城附近的一條河——葉爾羌河裡有金沙。

  可惜彼得大帝沒法拿到一副準確的中亞地圖,所以他竟然信以為真——把葉爾羌河當做阿姆河,認為阿姆河能流入裡海!

  阿姆河的確曾經流入裡海,但那是故址了。彼得大帝後來知道了,但他認為自己能鑿開河道重新把河引向裡海,加強和中亞的聯系,建立俄國的統治。

  然後,這些膨脹的野心開始不可收拾,加加林公爵請求奪取葉爾羌城,還要把要塞建到巴爾喀什湖附近的額爾齊斯河畔。

  連希瓦使者阿舒爾伯克也建議彼得大帝向阿姆河故址派遣部隊,構築要塞,

他們是想得到俄國支援而抵抗布哈拉。  於是彼得大帝派遣兩個步兵團和二千二百名龍騎兵總共四千五百人的隊伍沿額爾齊斯河而下,推進到巴爾喀什湖附近,他們在1715年10月1日開始建立要塞。俄國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已經闖入了準噶爾汗國的境內……

  於是,1716年2月,準噶爾一萬軍隊進攻要塞,被俄軍擊退,然後俄國人卻被更多的準噶爾軍包圍,就像雅克薩戰爭一樣,缺水缺糧,壞血病和炭疽病流行,死了三千八百人。最後七百人在1716年4月28日突圍,退到額爾齊斯河中下遊的西伯利亞境內,到底想著不能白來,就在西伯利亞的額爾齊斯河畔新建鄂木斯克要塞……

  更糟糕的是,一支七百人的商人運輸隊被截獲了,大批物資落於敵手……

  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更悲壯的是對希瓦的遠征,六千多人的部隊在希瓦汗王希爾加齊汗的欺騙下——他的二萬四千軍隊沒能打敗步兵只有三百名的俄國人主力(主力部隊合3000余人,騎兵炮兵倒不少)——分散成小隊,然後被屠戮殆盡。埃科諾莫夫、薩馬諾夫公爵和切爾卡斯基公爵當著希瓦汗王的面被砍死。

  這就是向俄國“臣服”的希瓦!

  ……

  彼得記得俄國在中亞的這些教訓,倘若那一萬多人的兩支遠征軍去和哈薩克汗國合作,恐怕今天已經能把俄國的疆域推進到鹹海和阿姆河了。

  如今,1718年哈薩克汗佳夫卡去世後的哈薩克汗國,走向瓦解,名義上哈薩克諸部還算一個整體,實際上分為西邊的小帳、中帳、大帳汗國。

  小帳汗國的使節請求歸並俄國,讓莫斯科的俄國大臣們欣喜不已,俄國又可以在中亞開疆拓土了,盡管他們或許沒有放在心上。

  彼得卻知道,由於從額爾齊斯河擴張和從裡海出發的擴張道路都走不通,俄國向中亞的擴張唯有通過控制哈薩克各部,更何況對準噶爾汗國的進攻,也必須走西北兩面,取道哈薩克之中帳、大帳。

  於是,彼得親自會見了小帳的使節。

  小帳請求歸附俄國,外因是由於準噶爾的大肆壓迫。佳夫卡在世時,哈薩克各部已身陷戰亂。1718年佳夫卡死,準噶爾汗國就於1723年開始向哈薩克大帳征收貢稅。哈薩克大帳汗國直接與準噶爾接壤,於是很快就幾乎完全淪陷。噶爾丹策零又降服中帳的一部分,進而壓迫中帳的大部分酋長臣服於他。若不服從,便發兵進攻。

  於是哈薩克族流離失所,大帳殘部退到霍佔, 中帳遊牧到撒馬爾罕,小帳一直退到希瓦和布哈拉。

  原本不是汗位的理想人選的阿布爾·海爾,這個時候巧舌如簧,騙取哈薩克各部的信任,統治了小帳汗國,名義上還號召了三個帳,然後領著他們向北推進。小帳推進到雅伊克河(烏拉爾河),奪取了蒙古土爾扈特部的東部牧場,沿著歐亞洲界對峙。中帳推進到奧裡河與鹹河,趕走眾多巴什基爾人——這兩個民族與俄國是臣屬關系。由此,哈薩克各部遷到了接近俄國邊境的地方。

  這個時候,哈薩克內部對阿布爾·海爾的種種荒淫殘暴行為感到不滿和憤恨,以致於民眾都怨恨他。同時凱普汗也與他對立。為解內患,阿布爾·海爾於是鼓動一些人,提議讓小帳加入俄羅斯帝國:這樣可免受戰亂之苦,實則為了鞏固他自己的權力!這就是小帳請求並入俄國的內因……

  ——比起還算靠譜的外因,這內部原因實在是讓人覺得要出事情!

  歷史上俄國人很長一段時間被蒙在鼓裡。彼得卻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在克裡姆林宮各位大臣面前,面帶微笑地詢問小帳使節:“你們的阿布爾·海爾汗,請求並入俄國,是以他本人的名義呢,還是以小帳汗國的名義呢?還是以整個哈薩克的名義?”

  使者愣了一下,回想著汗王交托的說辭,他深吸口氣,挺直腰板,挺起胸膛,字正腔圓地大聲回復:“陛下,是以整個哈薩克的名義!”

  大臣們臉上露出了微笑。

  彼得臉上的微笑更燦爛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