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鬧天寶》第167章 戰爭腳步
和平是美好的,長安城寧靜安詳。

 李二寶為了保護和平美好的生活,玩命地練兵。安祿山也沒閑著,大軍也在不停地操練著。

 范陽。

 在范陽城北郊的荒野中,上萬名騎兵排列成十幾個方隊,等候著三鎮兵馬使史思明的檢閱。將士們一臉嚴肅,除了戰馬偶爾打個響鼻,上萬人的部隊沒有一絲聲響。

 在一群將軍的陪同下,史思明策馬走過了排列整齊的騎兵部隊。在他經過的時候,將士們高高地挺起了胸膛。他們沉默著,目光中卻吐露著彪悍的神情。

 史思明走完了所有的部隊,回到了隊列前面的中間,他舉起馬槊,大聲喝道:“安家軍。”

 隨著他的口令,沉默壓抑中的巨大的能量猛地爆發了出來。將士們一起大喝:“必勝!必勝!!必勝!!!”萬眾之聲震天動地,響徹雲霄。數裡之外的山林裡,幾匹野狼震驚地倒退幾步,隨即轉身逃走了。

 對於大軍表現出來的威勢,史思明滿意地點點頭。

 負責新兵訓練的大將楊朝宗縱馬過來報告:“稟報兵馬使,范陽鎮騎兵新兵訓練完畢,請您檢閱訓練成果。”

 史思明說道:“開始吧。”

 “是。”楊朝宗回答後縱馬來到一隊騎兵面前,揮舞了一下令旗。一名旅帥帶著500名騎兵,朝著遠處的山坡發起了衝鋒。騎兵們排成了10列縱隊,策馬緩慢地前進,這時,他們手中的兵器都是低垂著的。隨著距離目標越來越近,騎兵們的馬速開始加快,最後開始了衝鋒,將士們高舉手中的兵器,呐喊著向前衝刺。部隊的進攻很有氣勢,史思明微微點頭。

 不久,騎兵們回來了,在史思明的面前排成了三列橫隊,等待他訓話。史思明沒有說什麽,揮揮手,幾名親兵押著幾名韋室人的戰俘,來到了新兵們的面前。

 楊朝宗對著新兵營的旅帥說道:“開始吧。”

 那個旅帥隨機在新兵中點出了幾名士兵,讓他們站在了戰俘的身後,他大聲喝道:“舉刀。”

 新兵們猶豫著,舉起了橫刀。旅帥喝道:“殺!”結果,士兵們沒有人敢下手,旅帥大怒,再次喝道:“殺!”結果,只有一名新兵閉著眼睛砍了下去,這一刀沒有砍準,砍在了戰俘的肩膀上,那個戰俘嚎叫著倒在了血泊裡,翻滾掙扎著。幾名士兵仍然舉著橫刀,不敢砍下,隨後慢慢地放下了橫刀。一名士兵嚇破了膽,扔掉了手中的橫刀,哭了起來。

 排列在一旁的上萬名老兵發出了一陣哄笑聲。

 史思明的眉頭皺了起來。

 楊朝宗看到史思明的表情,急眼了,他縱馬過去,對著那個旅帥就是一鞭子。旅帥也急眼了,他舉起鞭子,對著那名士兵,劈頭蓋臉地猛抽起來,抽得那個士兵鬼哭狼嚎。旅帥喝道:“拿起刀,站過去!”

 這個士兵哆嗦著,就是不敢再去拿刀。旅帥望了一眼楊朝宗,楊朝宗陰沉著臉點點頭。旅帥對著新兵們喊道:“此人陣前抗命,犯了死罪。就地正法!”幾名親兵過來,按住那名嚇傻了的士兵,一個人揪住他的頭髮,拉直了他的脖子,一名親兵一刀就砍下了他的腦袋。

 旅帥親自上前舉起了那顆血淋淋的人頭,對新兵們說道:“都看到了吧,這就是抗命的下場。”新兵們一個個面如土色。

 旅帥再次喝道:“舉刀!”站在戰俘背後的士兵們不敢怠慢,紛紛舉起了橫刀。旅帥喝道:“殺!”這次,士兵們沒有猶豫,全部都砍了下去。砍完後,幾名士兵直接就嘔吐了起來。

 接著,第二批戰俘被帶了上來,這次的執行就很利落多了。到了第三批戰俘,難度加大,這次不是讓士兵們在背後執行,而是讓他們面對面地執行。結果,已經開始適應了的新兵們也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史思明明白,這些新兵經過了今天的一幕,已經開始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戰士了。他裂開大嘴笑了笑,沒有說話,策馬離開了。盡管他笑得很難看,楊朝宗卻很高興,知道他是滿意了。

 李二寶很久沒有見到安燕兒的哥哥安慶林了,也沒有見到楊牧勞的師弟方天明了。這兩個家夥也沒有閑著。

 潼關。

 連續幾天來,幾名商戶打扮的人,在潼關的各處走動。此刻他們坐在風陵渡口邊上的一個茶攤上喝茶,目光卻不停地打量著渡口的情況。安慶林說道:“方師傅,都記下來了嗎?”

 方天明作為楊牧勞的師弟,自然也是牛人之一,他自信地笑笑,算是回答了安慶林的問話。安慶林說道:“好,咱們回去吧。”他們隨即離開了風陵渡。

 回到客棧,方天明拿出一張圖紙,在上面標出了今天偵查的內容,他說道:“殿下,潼關的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名不虛傳。我軍要從洛陽方向進軍長安,只要唐軍死守潼關,我軍就無計可施,情況堪憂啊。”

 安慶林問道:“你的意見呢?”

 方天明說道:“我師兄早就準備了兩條進軍長安的線路,一條是經過魏州、洛陽、潼關到長安,一條是經過真定、井陘關、太原、延安、銅川到長安。後一條線路我師兄已經親自去考察了。這兩條路線各有利弊,前一條所經過地區相對富庶,物資補充方便,但是唐軍調動便利,可以得到河南道、江淮到、揚州道方面的援軍。潼關是個難點,一旦無法佔領潼關,我軍必然腹背受敵,最好的結果就是退回河北。

 後一條路,軍事上壓力小一點,但是從太原到銅川之間,物資補充較為困難。”

 安慶林問道;“您認為那條路更好一些呢?”

 方天明說道:“我師兄的意見是, 第一選擇是走真定、太原一線。這裡最大的好處是,咱們面對的唐軍是河西、隴右和關內道的部隊。突厥人可以出兵牽製唐軍河西、隴右道的軍隊,咱們面對的只有關內道的唐軍以及京師內府的羽林軍等部隊。壓力就小多了。”

 安慶林說道:“你的意見和我不謀而合。這樣,你親自回范陽,將情況向我父王匯報一下。”

 方天明說道:“是,殿下,我這就動身回范陽。”

 就在安祿山秣馬厲兵的時候,李隆基七十大壽的慶典活動進入了高潮。

 這天李二寶正在練兵,李澄卉來找他。她說道:“二寶,全唐馬球賽就要開賽了,我阿爹組織的馬球隊,也要加緊練習了。我阿爹讓你和高仙芝一起去參加東宮的馬球隊訓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