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鬧天寶》第233章 井陘關
這天李二寶等人來到了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關。

 井陘關,要隘名。即井陘口,又稱土門關,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陘縣北井陘山上。又縣西有故關,乃井陘西出之口。是太行進入古為華北平原的重要關隘。“井陘”是太行山內一條最大的隘道,秦皇古道就穿越其間。

 井陘關漢朝即在此口置關,它與南面的壺關、天井關合稱“上黨三關”(因與上黨郡連界)。並陘關背負太行,遙對華北平原,扼晉冀交通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軍事上所必爭。自秦漢至明清,史書記載發生在井陘關的戰爭多達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漢將軍韓信指揮的“背水之戰“。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韓信率軍攻趙,在井陘關外破釜沉舟,背水而戰,士兵因無退路,舍命與趙軍拚殺,最終擊敗趙軍大獲全勝,在中**事史上留下了以少勝多、名垂千古的戰例。

 這裡是安祿山控制的河東道與關內道交界之處。

 李二寶等人來到了井陘關,管轄上黨三關的土門駐屯軍正六品屯騎都尉安祿山的養子安忠志、井陘關守將旅帥李欽在關門前迎候,隨即帶著土門參觀了井陘關。同時前來迎接的還有現任常山刺史、顏真卿的哥哥顏杲卿。

 顏杲卿今年35歲,長相粗豪,和顏真卿的清秀模樣對比,除了眼睛有些相似之外,幾乎沒有共同點,可是他們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顏杲卿是李二寶特地叫來的,目的是讓他參觀井陘關的軍事設施,一旦發生戰爭,好迅速控制井陘關,阻止叛軍西進,為唐軍東進建立橋頭堡。

 對於井陘關,李二寶看後有點失望,原本以為號稱天下九大名關的井陘關應該如何高大雄偉,不料竟然小的可憐。關樓高不到兩丈,只有一個一丈寬的門洞,還沒有大門,樓上只有一個兩根立柱的閣樓,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兩側修建的兵營,也只能夠容納200名士兵。

 不過,井陘關的地勢實在是太理想了,這裡兩側是陡峭的高山,井陘關就像是把大鎖,緊緊扼住了秦皇古道的咽喉。

 李白到底是詩人,他忙著作詩,安燕兒和柳飛絮跟著他一起吟詩抒情。李二寶的心思卻放在了未來可能的攻防作戰上面了,他送給了安忠志很多禮物,想請他帶著參觀了井陘關的全部設施,以及壺關和天井關。當然了,他主要的目的是要讓顏杲卿參觀,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不料安忠志這貨,收禮的時候挺痛快,可是談到參觀三關的軍事設施,他卻不同意。他說道:“李將軍,井陘關的樣子您也看到了,破破爛爛的沒什麽好看的,壺關和天井關還不如這裡呢。您看這樣行嗎,請您和顏使君到我土門兵營裡做客,卑職派士兵上山打些野味。此時是初秋十分,這裡的山雞和野兔還是很肥的,卑職的廚子也不錯,做出來的味道很地道的。”

 原本安祿山已經開始進行了造反的準備,安忠志被派到這裡,就是要加強對關內道唐軍的防范的,李二寶是京師的軍官,自然也是防范的對象。

 李二寶發現自己想簡單了,他聽到安忠志說起打獵,於是說道:“這樣啊,小弟我一直在長安,沒有機會出去打獵,有點手癢。不如咱們一起去吧。”

 “好啊。”安燕兒第一個讚成。史朝忠也跟著讚同。

 顏杲卿明白李二寶的用意,是讓他就地查看地形,於是點頭說道:“嗯,我也很久沒有打獵了,那就一起去吧。”

 唐朝有權勢的人,尤其是軍中將領,為了豢養死士,流行收養子,唐朝初年水軍統領張亮,最多曾經收養過500名養子。安忠志是養子,地位跟安燕兒這個親生女兒相差甚遠,和她是主仆關系。對於安燕兒他還是要盡力巴結的。顏杲卿是地方官員,但是安忠志的駐軍是在他的轄區范圍內,物資供應還要仰仗他的,也不能得罪。

 安忠志看到安燕兒、史朝忠和顏杲卿都對李二寶不加堤防,想想李二寶今後就是安大帥的女婿了,自己犯不著向防賊一樣防備著他,平白地得罪了這些大人物。他想明白了以後,對李二寶更加殷勤了,他說道:“既然各位上官都有此雅興,卑職這就去安排。”

 李二寶等人沿著太行大峽谷緩緩騎行。陣陣秋風吹來,太行深山,峰巒疊嶂,層林盡染。山中的柿樹葉、銀杏葉、楓樹葉等開始變黃變紅,詩情畫意般的紅葉將太行山渲染得豔麗多姿、光彩照人,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油畫。

 李白詩興大發,隨口吟詩一首,對顏杲卿說道:“顏使君,久聞你文武雙全,不坊也吟詩一首助興如何。”

 顏杲卿是大唐唯一的文武雙料進士,他不僅是進士出身,而且還是天寶六年的武狀元。他看到李白吟詩,也隨口吟道:“蓬萊宮出祭紙黃,秦晉蜀使車聯行。滹沱渡後望險阻,漸覺山谷生蒼涼。

 燕趙古稱多節義,齒冷隙末羞陳張。唐藩幽鎮互割據,晉陽東面鎖鑰詳。

 嗟爾謀生太局蹐, 慚我傳食隨翱翔。不逢爭戰不耕戍,但騁筆墨含風霜。

 峰回漸失韓信幟,出坎更吊興唐王。”

 安燕兒和柳飛絮親眼看到這些當今名士的風采,不禁大飽眼福。

 顏杲卿對於李二寶更加感興趣,他說道:“我家二弟顏真卿十分推崇李將軍,聽聞你六步成詩,能不能也讓我見識一下你的風采?”

 安燕兒最希望李二寶露一手了,她馬上說道:“是啊,二寶,該你了。”

 李二寶也張嘴就來,他吟道:“平生慷慨悲歌士,今日驅車燕趙間。無限蒼茫懷古意,題詩獨上井陘關。”這首詩是清末名士譚嗣同25歲那年由蘭州去京師途經井陘關所賦的詩。

 “好,有氣勢。”顏杲卿大聲讚道。柳飛絮等人對於李二寶也是由衷地佩服。

 到了井陘山上,李二寶等人在一片緩坡上分散打獵,李二寶和顏杲卿單獨走到了一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