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跟車阿姨驚訝,來趕車的乘客都驚訝。
誰能想到兩輛進城的中巴車都被村裡包了。
“孔支書,你們想乾撒?”
“這麽做,不地道啊,你把車包了,我們還得坐長安轉兩趟車才能進城。”
“可笑,都不知道村委會包車去幹什麽?從哪裡來的錢?”
乘客們眾說紛紜。
孔支書沒有理會,生意講求的就是你情我願。
不管是中巴車司機的老板還是對孔支書而言,都是公平的,誰也不欠誰的。
至於那些發牢騷的乘客,孔支書沒功夫去和他們理論。
跟車阿姨低著頭點錢,整八千,一分不差。
“孔支書,錢不差,你給個話,什麽時候走?”
孔支書道:“馬上走,你來搭把手。”
他將張豪寫好的標語展開,非常醒目,路過的人看了,紛紛豎起大拇指。
“孔支書,你們村搞得好。”
那些說閑話的乘客自然是不敢多言了。
標語貼在了車牌偏上一點點,不能影響司機開車,也不能遮住車牌,違反治安管理條例。
兩個司機上了車,周熬也開著貨車過來了。
看著那些還在等長安車的乘客,孔支書想著反正是放空車下去,乾脆帶他們一段。
雖然剛剛他們的言語有些粗鄙,但孔支書不是以怨報怨的人。
孔支書站在車門口喊了一聲:“要不你們先坐上來,天氣冷,到二級路換車。”
乘客相互看了看,凍的瑟瑟發抖,還是上了車。
為了掩蓋剛剛的出言不遜,他們開始使勁的誇孔支書以及萬靈村村委會的做法。
孔支書只是對他們笑笑,偶爾應了他們兩聲。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了二級路,乘客們下去換車。
下車時,給孔支書付車費。
孔支書笑道:“順路的不要錢,我倒打擾你們了,還請你們見諒。”
乘客收起了錢,少許乘客產生了愧疚感。
貼著“歡迎萬靈村村民回家”的中巴車在二級路上猶如一條靚麗的風景線。
……
火車站。
凌晨下車的農民工相互擠靠在火車站的角落躲避寒冷。
凡是能避一避寒風的角落都擠滿了人。
他們穿著樸實,棉衣套了一件又一件,看起來十分臃腫。
恨不得把全身都包裹起來,女人用圍巾和帕子將頭裹了起來,只露出鼻子和眼睛。
被凍傷開裂的臉頰不規則的分布著凝結的乾巴。
分不清是沒洗臉還是傷口在愈合。
他們蜷縮著身子,一前一後活動著雙腿,不敢停下來,兩條保暖褲也抵禦不了凜冽的寒風。
年紀稍大一點的,風濕病嚴重一點的,她們用棉被和毯子裹了一層又一層,神色任有痛苦感。
火車站禁止燒火,這便成了他們禦寒的唯一方法。
傍邊的三層小樓外拜放著“旅館”的燈牌。
走進去的人少之又少。
這群農民工他們甚至想都沒想過要往裡面走。
他們舍不得,更覺得值不得,心裡總是勸說自己,再將就將就,要亮了,亮了就坐車回家了。
全國各地的火車站都是農民工遠行的移動賓館。
嘮嘮家常,鬥鬥地主,說說笑笑……五湖四海皆朋友,這一刻,他們都是一個村的。
手機上的時鍾總算轉到了八點鍾,
他們站了起來收拾收拾,有人更是用冷水洗了一把臉。 得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不然回家見父母,父母會心疼的。
火車站第一班進城的公交車是八點鍾,中途不停直接進城,意味著與進城路線相反的很多農民工得繞一段路,然後再到縣城的售票廳買票擠車回家。
早上八點也有一般列車到站,除了農民工,還有不少其他乘客,學生,商人,老師……社會各界人士。
每個人都在忙碌,忙碌的時候他們會說服自己不是學生,不是老師,降低自己的身份,先擠到公交車裡找個座位坐下,或者一個能夠抓住把柄的好位置。
顯然在擠公交車的戰鬥中,農民工是最吃虧的。
他們害怕無意中弄髒了別人,害怕自己大包的行李站了太多的空位,讓別人行動不便,有人隻想坐到門跟前。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農民工看著上車的人差不多了,才扛著自己的麻袋往門口走。
麻袋裡面有棉被,有棉衣,棉衣是給父母兒女買的,還有剛接到的工資來不及去存,藏在了最中間。
今天這般公交車的跟車員有些不友好。
看著農民工卡在門口的行李,露出了不悅的神色,她走到面前,裝著非常有禮貌的說:“不好意思,坐不下了,你趕下一班車吧。”
農民工滿頭大汗,沒有人願意上前幫他一把, 他也沒去求人幫他一把,他對跟車員笑道:“擠一個嘛,車道還有那麽寬。”
農民工的實話卻迎來了跟車員更加的不滿,加上他身上的一股汗味,跟車員果斷的放棄掉她余下的一點人性,吼道:“過道是拿來站人的,不是拿來給你放東西的。”
農民工沒有生氣,但心裡很失落,車上的其他人都看著他,僅僅只是看著,有的人甚至假裝不去看他將頭轉移到了窗前。
“叔,這車我們不坐了。”農民工身後的侄子拉了一把他說道。
“傻孩子,不坐車我們怎麽回去?”農民工樸實的笑道。
有乘客坐不住了,吼了一句:“到底走不走哦?老人家叫你坐下一班就坐下一班嘛,杵在哪裡幹什麽?我們還有事。”
農民工隻好將自己快要送進車門的行李包又扛了出來。
“咚~”跟車員果斷關上了門,但是公交車並沒有開走,看到有人來的時候又打開。
公交車的車門在農民工面前一開一閉,好是一扇走不進去的門,將這個社會的人群給分開了。
幾十個農民工站在壩子,等著下一班公交車,而這一班公交車卻還沒有走。
所有人的心裡都失落,但又強行的勸說自己沒關系,生來就這個命。
心裡想著自己努力掙錢讓孩子多讀一點書是對的。
他們站了一會兒,有人蹲了下來,有人坐到了自己的行李包上,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真正坐上回家的車?
此時,貼著標語歡迎農民工回家的中包車在不遠處進入了他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