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天啟》第22章 登基
  萬歷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朱常洛在吃了兩枚仙丹後正式成仙了。

  早上群臣進乾清宮哭過先皇后,提出要將朱由校請到文華殿,大家一起叩頭拜見未來的皇帝。李選侍不放心,要他們就在乾清宮拜見就行了。兵科左給事中楊漣叫來已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王安,要他將太子請出來。

  王安進去對李選侍說:“乾清宮有二位先帝靈柩,不宜拜見太子,所以外臣想在文華殿裡給太子叩頭,叩完頭就送回乾清宮。”李選侍就要李進忠帶小李小鄧一起陪太子去,吩咐要小心照顧好太子。

  朱由校出來以後,大學士方從哲、劉一燝、韓爌,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兵科左給事中楊漣,署禮科事刑科給事中暴謙,浙江道禦史左光鬥一擁而上,把朱由校嚇了一跳。李進忠急忙護住太子,楊漣衝上去,一把推開他,一個耳光扇了過去,罵道:“你個閹人滾到一邊去。”李進忠不敢回嘴,更不敢還手,隻好捂著通紅的臉跟著一起走,楊漣又道:“你們不要跟著來,再過來打斷你們的腿。”李進忠等人隻好眼睜睜地看著太子被帶走,轉身回去稟告李選侍。

  其實,朱由校不是被帶走,而是被架走,腳不沾地地到了文華殿。大家請太子上坐,一起叩頭如儀。楊漣請太子早繼皇帝位,以安天下心。朱由校說道:“先皇仙去,孤心中悲痛,隻想悼念先皇,不欲繼皇帝位。”

  皇帝繼位,都是需要正式的三請三辭才行的,所以這樣的請求太子不允許本來就是意料中事,然後大臣們又稟告了一些喪事的安排,這些事完了後大臣們行禮準備退去,這時楊漣發話了:“太子不能回乾清宮,應該重新找一個地方安置太子。”首輔方從哲道:“先皇登基以來,太子都是隨居於乾清宮,為何不能回?”

  楊漣道:“乾清宮內尚有李選侍在,太子年幼,易受其蠱惑,如其欲行垂簾之事,那我們能怎麽辦?應該將李先侍從太子身邊調天,這樣才能讓人放心。”

  方從哲心想,以李選侍身份地位,想行垂簾之事,那是絕無可能,但又不好反駁,於是問道:“不回乾清宮那讓太子住在哪裡呢?”

  王安欠身說道:“慈慶宮為原太子宮,可為太子暫居之所。”

  楊漣道:“那就慈慶宮吧。”兩人片言隻語就決定了這件事,根本沒有征求首輔的意見,方從哲臉色不變,一言不發。

  整個過程中,也沒有一個人問過朱由校想住在哪裡,商量的時候,看都沒有看他。眾人擁著他到了慈慶宮,行禮告別而去,王安叫來幾個太監,吩咐他們仔細伺候著太子,也離開了。

  象個木偶一樣被群臣無視,朱由校心裡的惱怒可想而知。等王安走了以後,他直接走出慈慶宮,回到乾清宮,幾個太監勸太子不要離開,朱由校理都不理,又不敢攔著太子,只能跟在他身後,直到他進了乾清宮,才無奈地回去。

  一進宮來,李選侍和客氏迎了上來。李選侍道:“他們可曾為難哥兒了。”

  朱由校說道:“他們當然不會為難我,媞媞呢,我餓了,一起吃飯吧。”至於他們不想自己回乾清宮的事,還是別說了,免得李選侍煩惱,客氏擔心。

  吃飯以後,照例是守靈。朱由校坐在靈堂裡開始思考,按照常理,太子年幼,本來就要有人照顧才行,而現在大臣們卻要讓他獨居在慈慶宮,遠離自己熟悉的人,這事有點反常呀?

  按照平行時空管理局一號所說,

自己應該在這一年當上皇帝,看這情形,大概就是這幾天的事情。而自己一個才十六歲虛歲的小孩子,大臣們在面對他時雖然在叩頭,但根本看不出有什麽恭謹之心,那麽他們讓自己獨居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他們想孤立他,想讓自己做他們的傀儡。  根據跳得越歡得利越大的原則分析,方從哲顯然不是這麽想的,那這麽想的就應該是楊漣那一夥人。自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可不能上了他們的當,方從哲應該可以拉過來做盟友,徐光啟那更是不用說,不是盟友而應該是心腹,還有誰?朱由校悲催地發現,外廷自己根本沒有可用之人。

  外廷不行,那宮內呢?第一個可以信任的當然是李進忠了,還有王體乾呀,李朝欽呀都是不錯的,王安好象和楊漣走得比較近,還是小心一點為妙。

  第二天,群臣來到慈慶宮拜見太子,不想卻人去樓空,楊漣立即叫人把王安找來,王安聽慈慶宮太監說明了情況,立刻叫人將慈慶宮的太監按在地上狠打,邊打邊罵:“為什麽昨天晚上不去告訴我?”眾臣也不管王安懲罰太監的事,先去了文華殿,王安則又來到乾清宮,要請太子去文華殿。

  朱由校道:“有什麽事,就在乾清宮說吧。”他可不想象昨天一樣,讓人留住回不來。王安道:“今日群臣有大事啟奏,乾清宮有兩位先帝靈柩。諸事不便,所以請太子去文華殿,然後再回宮來。”

  朱由校回道:“不必了,就在這裡說吧,有什麽事不能在這裡說嗎?”

  李選侍卻起了疑心,問道:“怎麽了,昨天不是也在文華殿嗎?哥兒為什麽今天不去了?”

  朱由校昨天沒有對她說實話,所以今天也就不大好回答這個問題,心想,大不了晚上再回來唄。於是辭別了李選侍等人,跟著王安去了文華殿。

  群臣跪拜以後,禮科左給事中李若圭上奏說,冊封大禮舉行是有一定的次序的。孝端顯皇后(神宗皇后)、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尊諡還沒有行封,郭元妃(光宗元配)、王才人(朱由校生母)應該封為皇后的事連尊號都還沒有定好,冊封選侍李氏為貴妃的事暫宜停止,禮部尚書孫如遊也說按禮來說應該如此。朱由校知道最後只能是這個結果,隻好答應了。

  雖然他的皇帝老爸告訴了他為什麽要封李選侍為皇貴妃,但是按朱由校本意來說,他並不想頭上多一個皇太貴妃指手劃腳,只是一直以來李選侍對他都還不錯,加上媞媞的關系,使他覺得還是封她這皇貴妃的好。但現在連禮部尚書都這麽說,而且確實說的是正理,那就是他反對也是無效的,所以暫緩就暫緩吧。

  然後是各位公、侯、駙馬、伯、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人等、少傅兼太子少傅英國公張惟賢等奉箋勸進,這是第一次勸進,照例是不允的。

  楊漣又提出昨日太子回乾清宮之事,於禮不合,請今日宿於慈慶宮內,並提出,李選侍不適宜再住在乾清宮內,應該立刻搬出。

  朱由校瞪了王安一眼道:“孤年齡幼小,需選侍照顧,選侍毋須搬出乾清宮。”

  朱由校對李選侍還是有些感情的,當然也有媞媞的原因在內。如果李選侍住在乾清宮照顧他,其實是最好的安排,就象光宗安排封李選侍為皇貴妃一樣,所以他提出由李選侍暫居乾清宮,以便照顧自己,這下可就捅了馬蜂窩。

  首先兵科左給事中楊漣上奏,他認為李選侍把自己當成皇上母親(儼然以母道自居);名義上是保護皇上,實際上想自己專權(外托保護之名,陰懷專擅之實);所以大小臣子都不相信她,不想要她照顧皇上,這才要皇上住在慈慶宮,讓她搬出乾清宮後再回(大小臣工心切疑之,不敢以宗廟神靈所托重之身,輕付之不可倚信之手。故力請陛下暫居慈慶宮,然後奉駕還正乾清)。

  然後,他說李選侍令內官盜取宮中寶物想運出去,認為自己是皇貴妃,不把皇上放在眼裡(令李進忠、劉遜、魏進中等,擅開寶庫,盜取珍藏豈必欲盡先朝之有,而後出乎。抑指借皇貴妃名,色遂目無幼主乎)。

  最後,他認為李選侍身份低下,既不是太子的嫡母,也不是太子的生母,應該立即搬出乾清宮,不需要選什麽日子(非嫡母非生母,而怙恃寵靈,妄自尊大,天下其孰能平之?謂宜敕令選侍:恪遵天語即是吉祥,不必藉口擇日。)我認為今天李選侍就要搬走,皇上就要移駕回乾清宮(至移宮事,臣言之在今日,陛下行之亦必在今日)。

  朱由校心中大怒,先皇本意就是要李選侍照顧自己,你們懷疑是什麽意思?至於李選侍盜取宮中寶物之事,自己就知道根本不是這麽回事,寶物本來就是先皇賞給她的。後面的話甚至有影射李選侍效法武則天的意思,用心實在是太惡毒了。

  浙江道禦史左光鬥也讚同楊漣的意思,竟然說:“高宗武周之事,不得於今朝見之。”直接指李選侍欲色誘太子,以行武周之事。

  朱由校氣得發昏,正要駁斥他,這時大學士方從哲、劉一燝、韓爌一起上奏,他們說的就委婉多了,他們認為皇上登基典禮後就要住到乾清宮裡,李選侍只是一個選侍,身份所限,沒有資格住在乾清宮照顧太子,所以要李選侍搬走,而且慈慶宮是太子的父親未登基時曾經住過的地方,並不適合她居住,所以不是搬到慈慶宮,而是要搬到仁壽殿去。

  總之,大家的意思是李選侍一定要搬走,用語惡毒也好,用語平緩也罷,大家的意思都是一樣,不能讓李選侍照顧他。朱由校明白了,上次他們說暫緩封李選侍為皇貴妃,原來是在這裡等著自己呢。自己終究還是圖樣圖森破,現在講道理是講不過他們的了,而且他揣測,大臣們其實真實想法也是不想有一個皇貴妃來掣肘,所以才會如此做。

  他知道想辯也是辯不過群臣的,無奈之下,他隻好答應讓李選侍在自己登基之前移出乾清宮,搬去仁壽殿,自己先住在慈慶宮,並保證不會回乾清宮,大臣們才滿意而退。

  眾臣退出後,朱由校問王安道:“這個楊漣是個什麽官,如此言語刻薄,咄咄逼人。”

  王安正色道:“內臣曾聽人言,楊漣雖是一小小給事中,但當朝之中,一心為國, 見識卓越者首推便是楊漣,當日內臣引先皇與太子去幹清宮探視病情,便是楊漣吩咐內臣的。太子殿下年紀尚小,整日與李進忠等人嬉戲玩耍,不識朝臣忠奸,這個內臣省得,殿下與內臣說說而已,然此語若出於外,寒忠臣之心,長奸佞之志,則有失先皇殷殷之期也。”

  一番話噎得朱由校說不出話來,這老狗可恨,自己和李進忠他們做的可都是正事,你不懂就不要瞎。欺負老子年紀小是吧,老子前後加起來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還不辯忠奸,老子看你這個老東西就是奸臣,我沒吃過豬肉總看過豬走路吧,你們的套路還是看得明白的,想架空我,沒門。

  “殿下,內臣得眾大臣吩咐,將去行移宮之事,不知還有何吩咐?”

  “移宮之事,非吾所願,不要逼迫過甚,只要在登基之前即可,另有李進忠之事,此事孤是知道的,並非盜物,亦毋須責之。”

  “謹遵殿下吩咐,內臣理會得。”王安匆匆地去了。

  於是這天晚上朱由校就住在了慈慶宮裡,九月初三,群臣第二次勸進,照例不允。

  九月初四,第三次勸進,照例允了。定於九月初六日登基。群臣將擬定的十幾個年號拿來讓他挑選,他看到其中有一個是天啟,想道,哥哥叫朱嘯天,自己叫朱嘯啟,這個年號很好,看到這個年號就會想起哥哥,就指著它說:“就這個吧!”

  九月初六,朱由校於文華殿即皇帝位,年號天啟,大赦天下。從今天起,他不再是太孫,也不是太子,而成為了真正的皇帝,他成了天啟皇帝朱由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