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天啟》第82章進攻前的準備
一個科學家竟然能想出這樣的辦法,既讓朝鮮不敢亂動,又名正言順地佔了濟州島,只能讓朱由校感歎,聰明人不管在哪方面都能做到極致呀。

這個提議讓其它人都交口稱讚(當然,姚思仁是不會出聲的),大家又將此計補充了一番,然後就派人將此決議以內閣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袁可立,讓他先和朝鮮人交涉此事。

袁可立接信後,心中其實是不大同意的,但沒辦法,隻好照辦。而這時朝鮮使團還被他拒絕在廟島的水城門外,袁可立讓人傳他們進來。

朝鮮使團升自東階再拜,向袁可立呈申文,也就是遞交國書。袁可立問道:“你國舊王在否?”

使者答道:”在矣。“

”其有子否?“

答曰:“有一子。”

問曰:”在哪裡?“

答曰:”在同一處。“

問曰:“聞舊王三月十三日已死雲,是乎?”

答曰:”無此理。“

問曰:“十三日動兵雲是耶,抑舊君自退耶?”

答曰:“其失德,詳在申文中,老爺見之則可以詳悉矣。一國大小臣民,不謀而同,推戴新君。昭敬王妃令權署國事,天命人歸,從容正位,豈有動兵之事乎?”

問曰:“你國定乎?”

答曰:“反正之日,市不易肆,朝野晏然,有何不定之事乎?且總鎮毛駐扎敝邦,如有可疑之端,則豈有掩護小邦,欺瞞朝廷之理哉!”

袁可立這才面色稍雯,於是提出條件:“舊國王不可加害之,然恐有人欲立功而害者,則不利於你國。故天子有旨,將舊國王及其子放諸濟州島,由明軍看守可也。”

使者大喜,這就表示大明朝廷已經認可了這次王位更替事實,於是道:”謝天朝大恩,然有事要稟軍門,濟州已被海盜竊居,我軍羸弱,乞朝廷發兵奪之。以為監禁之所。“

對於朝鮮來說,一區區小島,特產也不豐富,如果能換來大明朝廷對新君的承認,怎麽看都是劃得來的。

袁可立將會使者情況寫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老人對朝中大臣的作法頗有微詞,覺得是大臣們誘導皇帝,訂下了這個不大符合道義的計策,卻不知道是皇帝改變了大臣們的思維方式。

朱由校接到奏折後,沒有立刻出兵,一直等到朝鮮王送來請求出兵的申文後,才命令滿桂帶領獨立旅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前往泉州。

獨立旅到了泉州後,換乘張千方的海船,並四艘福船來到濟州島。海盜一看到明軍的旗號,立刻揚帆而去,未交一兵,濟州島已經易手。

滿桂上島後,原朝鮮官員帶著手下前來拜見,大聲哭訴自己奮力抵抗卻無力回天的悲苦,並請上國大人入衙門休息,滿桂不想和他們囉嗦,派手下的軍需官去安撫他們,自己要勘查整個島的地形,做好長駐的準備。

而原來被海盜擄來的犯人們,則被近衛軍士兵告知,一切照舊,三年內不得離島,但現在這座島已經是大明的了,可以永遠居住下去。

軍需官會見朝鮮官員時,宣布了朝鮮王室的決定,此島由明軍管理,專門為了監禁前王光海君一家,如果願意回朝鮮的,可以自行離去,不願意回朝鮮的,可以依舊在這裡擔任官職,士兵則可以轉為民戶,並能接家人上島成為永駐居民。

大多數朝鮮官員和士兵都留了下來,濟州島變成了大明登萊巡撫下屬的一個直隸州,就叫濟州,馬士英暫時任知州,原有兩縣廢除,整個島暫時實行軍隊管制。

張千方的船不斷地將糧食,

彈藥等物資運到濟州,而滿桂則帶領士兵進行島嶼作戰的訓練,因為這裡島多,所以倒是一個合適的進攻日本前的練兵之所。而天氣漸漸熱了起來,正好可以讓不習水性的士兵們熟悉一下,雖然不至於能熟習水性,至少先適應下海上天氣的變化無常,對海水的情況有個基本的了解,萬一戰鬥中落水至少知道如何自救或者等待救援。

濟州島共有四個港口,在每個港口明軍都修建了炮台,架上了兵器局研製的守城炮。這種炮就是傳說中的三十斤炮,因為有炮台到海面的落差,所以最大攻擊距離可以達到兩裡,守住了這四個港口,整個島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安然無恙了。

而朱由校聽聞此地的柑橘質量很好以後,命令在這個島上只要是不適合於開墾為田地的地方,都要盡可能地種上柑橘。不過島上人數終究太少,所以還有大片的荒地等著人來開墾,更不用說山地了。

而等炮台修築好以後,濟州就只需要布置少量士兵即可對付入侵的敵人。這時,朝鮮也把光海君和他的兒子李祬送到了濟州。

光海君本來已經被朝鮮人用石灰燒瞎雙目,流放於江華島的喬桐,而世子李祬也被流放到江華島,歷史上的他曾經想挖地道逃出去,被李倧賜自盡而死。現在他的地道計劃還沒有實施,所以逃得一死。

馬士英命在原濟州牧衙門給他們倆人翻修了極為華麗的住所,並將他們尚存的妻妾從朝鮮接了過來,讓他們過起了奢華的生活,反正所有的供應都是由朝鮮提供的。

顏思齊的造反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松浦信貞每天都在催他早日發動,總被他以還沒有準備好為由而婉拒,信貞不停地在原來答應的賞賜基礎上加碼,想用這個來打動顏思齊,卻不知道顏思齊正在等獨立旅整訓完畢。

天啟三年八月,顏思齊和楊天生,陳衷紀(漳州海澄人)、鄭芝龍等二十八人於平戶拜盟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時”,眾推思齊為盟主。張千方則沒有參與到其中,明面上的原因是楊天生是他舅舅,不能亂了輩分。

結盟之前,顏思齊已經把自己接受大明朝廷封賞的事說明了,並言明如果不願意接受朝廷管轄的依然是好朋友,但結果眾人都願意加入到東海水軍中來,因為加入海軍後,朝廷又不直接管他們,象這樣自由度高而出事又有後台罩著的事,又有誰不願意乾呢?

各種求,謝謝支持!歷史上象鄭芝龍其實也是願意被招安的,有國家做後盾的事,鮮有不願意乾的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