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海魂》德意志第2帝國主力製造經緯(中)
《公海――自由!(中)――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製造經緯(1910-1914)》  【超無畏艦時代】

  二十世紀初,歐洲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老牌的英帝國和新興的德意志帝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海軍軍備競賽。英國人在無畏艦的發展上先行一步,對後世戰列艦發展影響很大的無畏艦開山鼻祖“無畏”號和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無敵”號都是英國人率先建成服役,英國人在競爭中奪得了數量優勢。然而德國總能後來居上,保持質量優勢,並利用利用有限的經費製造盡可能多的主力艦艇。在開工建造4艘赫爾戈蘭級無畏艦後,德國人決定整理下思路,設計一款更加強大的戰列艦。

  而海軍技術革命風潮所至,各個主要強國在初期的彷徨之後,紛紛找準了自己的發展方向,投入到這場空前規模的你追我趕之中。1909年,英國人開風氣之先,率先建造了威力超越本國即有305毫米炮的新式火炮。這種火炮口徑達到了343毫米(13.5英寸),而裝備這種口徑火炮的新式戰列艦,即後來的獵戶座級戰列艦,也將於同年開始投入建造。這款新式戰列艦放棄了以往英國無畏艦主炮布局,轉而學習它的對手德國采用中線布局,但是卻更進一步的在艦首也采用了背負式布局。因為這些戰艦的性能明顯超過了英國自己的無畏艦,因為也被稱為超無畏艦,當代海軍研究界也大多也以這種戰艦為世界超無畏艦的開端。

  【首尾背負式布局、動力與造價:凱撒級戰列艦】

  英國人這種標準排水量2.2萬噸的戰列艦早在設計剛剛開始的1909年3月就引起了各國的重視,隻不過各國的關注點顯得有些不同。美俄法意等國更多的注意到它上面裝備的343毫米火炮,而德國人則更加關心這種戰列艦的防禦能力。德國人認為,在雙方技術水準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同等噸位的戰艦要加強一方面就必須削弱其他方面。德國已經開工建造的赫爾戈蘭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與航速和英國新建的343毫米炮主力艦相當,但是德國戰列艦僅僅裝備8門305毫米L50火炮,其中隻有艦尾的2座2聯主炮借著長首樓船型的下降部分采用了背負式布局,而英國人卻沿著中線布置了10門343毫米L45炮,並且在艦首也采用了背負布局。由此,德國人推斷,英國新式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和炮塔正面的裝甲厚度可能至多隻有12寸,而且面積也將十分有限,赫爾戈蘭級裝備的305毫米L50炮可以恰好在10公裡距離上擊穿之,而英國人的343毫米炮卻不可能在此距離上擊穿德艦同樣部位的350毫米裝甲。但是英國人在舷側能同時發揮出10門主炮,赫爾戈蘭級卻隻有8門,考慮到德艦的數量劣勢,這會導致在舷側投射火力上德國落後英國更遠。於是德國人決定在赫爾戈蘭級的基礎上盡快改進出一款可以同時在舷側發揮10門主炮的新式戰列艦。

  在當時,德國人已經有了現成的可以在舷側發揮10門主炮的主力艦設計,即毛奇級。但是設計人員都明白,毛奇級的這種設計實際上頗為失敗,於是新的設計很快出爐。這款新的設計將戰艦的長度拉長了8米,仿效英國人在艦首也采用背負式炮塔,而包括主裝甲帶和主炮塔的防禦指標參照赫爾格蘭級不變,與之相應的,該艦的標準排水量放大到了2.57萬噸,這便是凱撒級戰列艦。

  相比於赫爾戈蘭級和之前的德國戰列艦,

這款德意志海上重裝步兵最大的改進在於它的動力。眾所周知,德國是一個煤炭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魯爾工業區的地下埋藏著的優質煤炭,一直是此前公海艦隊的唯一食糧。但是燃煤鍋爐卻有著先天的劣勢。煤的能量密度相比石油製成品燃料終究有限,燃煤時代的海軍艦艇不得不騰出巨大的空間用來儲備煤炭,這就限制了軍艦各項性能的提高。而無論給鍋爐使用如何優質的燃煤,討厭的煤煙總是會不請自來,附著在鍋爐的水管上,進而降低鍋爐的熱效率,這一點在鍋爐滿負荷運轉時更為明顯;煤炭燃燒後煤渣會沉積在鍋爐燃燒室之內,盡管所有的鍋爐都設計有排渣口,但是這個出口在滿負荷運轉時同樣容易被煤渣堵塞。所以使用燃煤鍋爐的軍艦不得不經常清理鍋爐內附著在水管和沉積在鍋爐底部的煤渣。  對於燃煤鍋爐固有的問題,德國海軍和技術部門都十分清楚,但是偏偏德國是一個貧油國,所需要的石油都需要依賴進口,一旦戰爭爆發,德國將很難獲得穩定的石油來源。因此,雖然技術部門在1908年5月就提出過研製專門使用重油的鍋爐的研究計劃,但最終沒有的到海軍的青睞。

  不過,作為一種頗有前途的新興燃料,重油最終還是作為德國海軍燃料之一,這始自凱撒級。相比之前的赫爾戈蘭級戰列艦,凱撒級的主防護區域的長度和寬度未變,除去保護傳動軸的16米長度之外,剩下的長度僅有100米。但是在這100米的長度中卻要比赫爾戈蘭級多塞進1座座圈直徑9米的雙連炮塔,還需要容納更強力的主機以保證戰艦能達到21節,其對功率密度的要求已經超出了單純的燃煤鍋爐所能達到的極限,對新動力的要求可謂迫在眉睫。不得已,海軍隻能同意設計方的建議,為新艦采用3座專燒重油鍋爐,這3座鍋爐將和12座燃煤鍋爐一道為艦上的蒸汽輪機提供驅動蒸汽。為了保證主力艦隊隨時有充足的燃油供應以執行不少於30次的大型艦隊活動,公海艦隊從1909年開始專門為主力艦隊建立獨立的燃油儲備。

  液體燃料的引入,使得德國人能夠付出更小的噸位代價獲得更強大的動力,同樣對控制造價有非凡的意義。但是艦體的放大和性能的提升終究會直接導致價格的上漲。相比於首艦造價僅為3150萬馬克的拿騷級和3700萬馬克的赫爾戈蘭級,本級艦的首艦的造價提高到了4560萬馬克,其相差的造價甚至可以購買一艘5000噸級輕巡洋艦。由此可見,戰列艦的造價提升是多麽迅速,海軍競賽是怎樣燒錢的買賣,隻有富於經濟活力的國家才有資格參與其中!

  凱撒級首艦於1909年9月11日在威廉港皇家造船廠開工,開工當天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典禮,克制不住的笑意浮現在參加典禮的每一個人的臉上,因為他們英國對手裝備343毫米主炮的“超”無畏艦由於某種原因尚未動工(後者要到同年11月29日才會開工)。上午9點11分,隨著第一段龍骨的鋪設,慶典達到了高潮,高呼“天佑吾皇”和“德意志萬歲”的人們不能預見,整整92年後的同一時刻,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的心情和感受,此時此刻,他們正在為公海艦隊即將獲得的強大戰艦而歡欣鼓舞。

  按照德國戰列艦的製造習慣,本級艦本來打算建造4艘,按照1909年開工1艘,1910年開工3艘的速度進行建造,但是1909年11月的一份海軍建議案催生了第五艘凱撒級戰列艦,並在無意間改變了原本毛奇級3號艦塞德利茨號的命運。當時海軍提出需要一艘具備強大指揮能力的戰列艦作為日漸強大的公海艦隊的總旗艦,指明希望這艘指揮艦是凱撒級,並上報了估算的造價4540萬馬克。議會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勉強的通過了1909年度的追加預算,這就是後來的公海艦隊總旗艦菲特烈大帝號。這艘造艦經費下撥最晚的戰列艦於次年1月26日在漢堡的伏爾堅船廠開工,誤打誤撞反而成為凱撒級的“二號艦”。由於該艦在建造中臨時計劃增加許多旗艦設施,所以伏爾堅船廠指出原有預算距離該艦的實際造價有著110萬馬克缺口,然而海軍1910年2月向議會提出追加預算案卻被駁回。

  當時的議會有感於歐陸局勢日益緊張,因此在經費方面更加像陸軍傾斜(原本為海軍申請的這110萬馬克最終撥給了陸軍,用於采購馬克沁機槍,這批機槍在馬恩河會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是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無奈的海軍隻得從既有的撥款中像擠海綿一樣的擠出這筆款項,即便在高層中影響力頗大的提爾皮茨面對此種情況也唯有苦笑而已。這110萬馬克來自塞德利茨號的建造款,這也導致了對塞德利茨號的設計的修改(這在前文也有提及),最終這艘本來計劃1910年2月27日動工建造的戰列巡洋艦的開工日期不得不推遲3個月。

  作為公海艦隊中唯一一款的建造了5艘的戰列艦,凱撒級的設計可謂成功,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凱撒級開工的時候,它是世界各國在建的戰列艦中最強大的。德國人在最新式的戰列艦建造數量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超越了英國,質量上也更佳,但是英國人卻決定保持他們在戰列巡洋艦上的優勢,一級更強大戰列巡洋艦的首艦於1909年9月26日在海峽對面的英倫三島上投入了建造,它將裝備英國最強大的343毫米主炮,並擁有27節以上的最高航速,而按照英國戰列巡洋艦的建造習慣,這一級戰列巡洋艦將建造3艘!面對這種情況,德國人束手無措,因為每年德國海軍獲得的經費僅能保證開工建造4艘主力艦,其中隻能有1艘是戰列巡洋艦,指望追加預算這種事兒顯然是不能長久的。有限的經費必須被最高效的利用,德國人必須在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之間做出權衡。

  【沒有戰列巡洋艦的1911年和具有戰略意義的戰列艦:國王級】

  “戰列艦還是戰列巡洋艦?這是個問題!”――舍爾海軍上將

  是的,對於1911年3月的公海艦隊來說,這是個艱難的問題。此時公海艦隊建成和在建的正規戰列巡洋艦隻有4艘,而英國有9艘;建成和在建的戰列艦方面,公海艦隊有13艘,而英國有18艘,其中僅1911年1-2月間英國就開工了4艘戰列艦!

  對於公海艦隊而言,數量的劣勢已成定局,現在的問題僅僅是到底要優先縮小戰列艦的差距還是戰列巡洋艦的數量差距。而在這個時刻,幾乎所有的海軍高層領導人都堅定地站到了戰列艦的一邊。而對於這個選擇的原因,提爾皮茨在1930年3月6日同舍爾的一次會面中,留下的談話記錄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舍爾(以下簡稱舍):元帥,在上次戰爭中(指一戰中),公海艦隊第一偵察分隊(即戰列巡洋艦隊)的戰績之輝煌,完全蓋過了公海艦隊主力(即戰列艦隊),如果我們擁有更多的戰列巡洋艦,戰爭的進程必將被改寫。

  提爾皮茨(以下簡稱提):是的,我們的戰列巡洋艦要比英國同期的產品更加優秀,盡管我們的數量更少。

  舍:如果當初能夠把1911年的主力艦造艦經費用於建造4艘塞德利茨號那樣的戰列巡洋艦的話,在開戰時我們就能獲得10艘戰列巡洋艦,這樣。。。。。。。

  提:(打斷舍)我的朋友,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事實上同樣的話希佩爾和西萊姆都曾經跟我說過。不錯,我們的塞德利茨號很優秀,它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一條戰列巡洋艦,而是偽裝成戰列巡洋艦的戰列艦。但是,海軍是國家的強力機構之一,這意味著公海艦隊是德國的艦隊,而德國不是公海艦隊的國家。艦隊的發展必須服務於國家戰略。德國當時面臨的問題是:我們要繃緊神經,繼續大規模擴充軍事力量,避免挑釁,並耐心的等待。直到我們的海軍力量建立起來,迫使英國人讓我們和平的呼吸。

  舍:您的意思是,公海艦隊生來就不是以戰爭為目的?

  提:(沉默良久)何止是公海艦隊,皇帝當時設計的整個第二帝國的戰略都不是以戰爭為目的的。英國人賴以維護其霸權地位的東西是海權,而英國的海權建立在戰列艦上。如果我們能在戰列艦的質量和數量上達到或超過英國,就能迫使英國成為我們的盟友,或者迫使英國(沉默)

  舍:或者迫使英國同我們開戰,進而摧毀我們。

  提:是的,英國人選擇了後者。老實說,我和皇帝當時都沒有想到英德之間的戰爭會爆發。按照當年的形勢,如果我們能在1911年開工建造4艘戰列艦,我們建成和在建的戰列艦總數就能達到17艘,而英國方面的數字是18艘,考慮到我們在戰列艦防禦能力上的優勢,盡管我們的船可能完工時間晚上那麽幾個月,這個力量對比也足以讓英國倒向我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英國已經表現出了和解的態勢,但是我的愚鈍使得這個機會最終溜走了(這件事將在下文中提到)。

  舍:元帥不必自責,當局者迷,在當時的情況下,很難有人能做的比您更好。

  提:不。這件事令我感到深深的自責,如果我能有老宰相俾斯麥一半的遠見,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我始終不能原諒自己,看來這個遺憾要被我帶到另一個世界中去了。

  舍:(失聲痛哭)我的元帥!

  (在這次會面之後20天,提爾皮茨於家中病逝,臨終前一天的晚上,他讓家人將公海艦隊第一偵察分隊各艦的模型搬入其臥室;而舍爾也於同年逝世――筆者注)

  為了逼迫英國與之結盟的國家戰略,戰列巡洋艦必須為戰列艦讓路,這就是德國的選擇。造戰列艦,而且是更強大的戰列艦!在設計室裡,在凱撒級戰列艦的藍圖的基礎上,一款與之有著相似外形的新戰列艦的藍圖正在描繪:同樣的布局,同樣的裝甲,同樣的速度,更大的火炮;在克虜伯工廠裡,技術人員在抓緊一切時間製造和測試更強大的350毫米口徑的火炮;在議會大廈裡,海軍高層為了每艘高達5000萬馬克的建造費用和議員們唇槍舌劍的交鋒。公海艦隊在焦急的等待,德皇本人更在焦急的等待!德皇知道,這四艘空前強大的戰列艦不僅僅是威力超群的海戰兵器,更是對英談判的戰略籌碼!

  1911年9月6日,國王級戰列艦的全部設計敲定;1911年9月28日,第一門生產狀態的350毫米炮推出了克虜伯工廠大門;1911年10月3日,第一艘國王級戰列艦在威廉港皇家造船廠投入建造;同年11月,2艘同級艦開始建造;再在隨後的1912年1月,第四艘也進入施工。

  於是,英國人害怕了!4艘最強大的戰列艦使得英國人甚感底氣不足。德國人在用和英國同樣的速度建造戰列艦,而且德國戰艦更為強大,這個印象像幽靈般盤踞在每一個英國人的腦海中。經濟顯露疲態的大英帝國,在這樣連綿不斷的激烈造艦競賽感到力不從心了!英國人知道,如果不能遏製住軍備競賽的勢頭,大英帝國的經濟元氣將會被一點一點的消耗,是時候結束這種燒錢的遊戲了!

  於是,1912年2月,英國第一海務大臣霍爾丹訪問德國。表面上,他的使命是商討成立大學委員會事宜,實則帶去的卻是英德海軍協定,以及附帶的更為重要的“中立協定”!這個協定規定,英德兩國簽約之後,“若協定之任一方卷入不可歸咎於其侵略之戰爭中,另一方對深陷其中之盟邦至少保持友善中立”。而德國僅需付出的代價是限制遠洋海軍的發展,不參加反英同盟,在殖民地問題上互相承認利益。如果俾斯麥在世,看到這樣的條款,必然會以手加額,慶幸上天眷顧德意志。有了英國人的中立協定,即使法俄聯手,也不可能完成對德國的成功的戰略夾擊!隻要這個協定被簽署生效,就等於英國承認了德國歐洲大陸路上霸主的地位!

  可惜,德皇和他擴充海軍的堅定夥伴提爾皮茨未能洞見英國的底線。就在霍爾丹抵達柏林的前夜,德國新一輪的海軍擴軍計劃新鮮出爐(事實上,這個計劃因太過龐大而不可能被付諸實施,隻可能停留在紙面上,無疑是逼迫英國人就范的虛張聲勢之舉)。此舉徹底惹惱了英國。從此,原本僅僅局限於英國海軍的對德戰備成為了英國的國家行為,英國人開始一心一意的戰備,再不回頭,而和平,也在那一刻徹底的煙消雲散,國王級戰列艦的開工建造所贏得的戰略機遇,也在那一刻成為了鏡花水月。

  當1912年3月,英國宣布年內將開工全部4艘鐵公爵級戰列艦並建造裝備381毫米(15寸)巨炮的虎號戰列巡洋艦和2艘同樣裝備381毫米巨炮的新式戰列艦,一切證據都表明英國開始全力備戰,德國終於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時候,為時已晚。

  【對英備戰的產物:德弗林格級戰列巡洋艦】

  英國人要一年之內開工7艘主力艦!在1912年3月的時候,這條消息刺激著德國海軍和德皇陛下的神經。因為它所傳達的意思是:英國人要準備開戰了!

  德國人明白,自己不能無所作為。可是緊張的陸軍擴充卻使得德國人囊腫羞澀。德國海軍知道,在1912年自己尚能獲得足以建造4艘新式主力艦的經費,但是在未來的1913年,自己獲得的經費可能隻能用於建造3艘,甚至隻有2艘主力艦。既然現在的任務是備戰,那就要把每一分錢都用來切實的提高德國艦隊的整體戰鬥力。德國人注意到,新開工的英國7艘主力艦中隻有一艘是戰列巡洋艦,剩下的6艘都是戰列艦。這樣一筆帳是很明顯的:獲得新造戰巡之後的英國戰巡部隊將擁有10艘戰巡,獲得新造戰列艦之後的英國主力艦隊則擁有24艘戰列艦,考慮到目前英國為他國在建的3艘戰列艦戰時可能為英國征用,英國戰列艦總數極有可能是27艘;而德國已經在1912年開工建造了一艘戰列艦,這意味著1912年隻能再開工3艘主力艦。如果這筆錢用於製造戰列艦,那麽德國也隻能總共獲得20艘戰列艦,依然於英國人有著多達7艘的差距,於事無補;而如果能把這個資金投入到建造3艘強大的戰列巡洋艦當中,德國就能獲得7艘正規戰巡,如果算上準戰巡布呂歇爾號,德國人的戰巡部隊總數就能達到8艘,考慮到德國戰巡的戰鬥力普遍相對英國所佔據的優勢,在未來的戰鬥中德國戰巡隊能夠以較小的代價擊敗英國戰巡部隊。而一旦戰巡部隊失敗,英國的大艦隊戰列艦部隊就會成為聾子和瞎子,空有龐大的規模,卻根本無法做出有效地反應。於是,1912年成為了德國戰巡開工建造最多的一年,而這一年建造的戰巡,就是在日後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德弗林格級。

  作為一款長達231米,標準排水量3.1萬噸有余的巨艦,德弗林格級有著和國王級同等級的艦體和炮塔防護以及同樣的350毫米主炮,隻是火炮數量降低到8門。在動力上,考慮到在未來的戰爭中會遭遇封鎖而導致石油進口困難,所以德弗林格級恢復了燃煤鍋爐,正常出力情況下,可以達到26.5節的最高航速。高速,重甲,重炮,所有這些使得德弗林格成為了一戰前期德國海軍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巡洋艦(或許叫快速戰列艦更為貼切)。

  實際上早在1911年底,德弗林格級的總體設計就已經完成,當時計劃為德弗林格級完全配備燃油鍋爐,這樣該艦可以達到28.6節的高航速。出於上述原因,這個設計於1912年3月6日被命令修改為燃煤鍋爐。這樣的修改按照正常速度需要1個月時間,但是在設計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僅用了10天即告完成。首艦於1912年3月30日於漢堡的布羅姆福斯造船廠開工建造。到當年底,全部3艦均已開工。

  【空空如也的1913年】

  隨著陸上擴軍備戰如火如荼的展開,德國海軍主力艦隊擴軍成績在1913年是個刺眼的數字――0艘。這一年沒有任何新的主力艦開工建造,因為舉凡鋼材、工人,都被優先供應陸上擴軍。雖然新設計的裝備380毫米炮的戰列艦巴伐利亞級兩艦在1913年9月就舉行了開工儀式, 但是其中真正開工最快的巴登號也要在1914年1月5日才真正開工,並且顯而易見的沒有一艘在一戰爆發時完工,因此,我們把它放在下一部分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

  德國海軍在戰前的擴軍中,實際上從未獲得過充足的經費,人們曾經做出過統計,在1907-1914年間德國用於海軍裝備建設的撥款僅相當於同期英國海軍的40%。但是到開戰時德國人硬是用這麽可憐的經費建立起來了世界第二大艦隊,其中主力艦隊的數量更是超過了英國的7成。到1914年一戰爆發之時,公海艦隊擁有5艘戰列巡洋艦,1艘準戰列巡洋艦,14艘戰列艦,全部主力艦共計20艘。無論是否願意,無論是否準備好,公海艦隊都必須踏上未知的征途。公海,是自由還是囚禁?歷史等待著公海艦隊的鋼鐵巨獸們用自己的艦炮給出答案!

  【下期預告】

  1914年戰雲密布歐洲,同年德國開工建造了自己一戰中建成最強大的戰列艦巴伐利亞級,這是一款怎樣的終極作品?德弗林格戰列巡洋艦的直系後代馬肯森級戰巡何以成為一戰末期最恐怖的存在?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究竟對德國海軍和大洋彼岸的美國海軍之後的主力艦設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請關注《公海――自由!(下)――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製造經緯(1914-1918)》及其外傳《日落海岸的揚基佬――美國快速戰列艦設計建造全史》

  【版權所有:go229】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