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海魂》第7章 前衛之死(3)
所謂的greenboy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綠彈。

 1915年的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皇家海軍被打下神壇,一口氣損失了三艘戰列艦和四艘戰列巡洋艦。隨後爆發的樸茨茅斯海戰,大洋艦隊闖入號稱銅牆鐵壁的大倫敦近海,隨後虛晃一槍全殲從地中海緊急回援的艦隊,將斯卡帕灣大艦隊玩弄於鼓掌之中。

 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和樸茨茅斯海戰慘敗後,除了蘭帕德和貝蒂合力完成的《斯卡格拉克的黃金》,皇家海軍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深刻分析和檢討兩次海戰的得失,而是陷入無妄的責任推諉和政治鬥爭,直到英國海軍大臣阿瑟貝爾福以鐵血手腕收拾殘局,英國人才有閑暇思考得失。

 對於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英國人最直觀的認識就是德國人用質量優勢擊敗了大英帝國的數量優勢。對於樸茨茅斯海戰,英國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英雄難為無主力艦之宴席,衍生出來的觀點就是皇家海軍的主力艦數量還不夠多。

 理由是冠冕堂皇的。除了上個世紀皇家海軍青黃不接的那段時間,堅持兩強原則的ri不落帝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牢牢把持海上霸權,從這點看,兩強原則應該是卓有成效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大洋艦隊強勢崛起,在殘酷的海軍競賽中,大英帝國並沒有徹底落實兩強原則,而是將比例放寬至一比一點五,而在實際運用中,這個比例進一步被縮小了。

 就好像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英國快速艦隊主力艦數量雖然是西萊姆戰巡隊的兩倍,但是由於北海的夜sè、大霧以及第二戰巡隊司 ” 章節” 令穆爾將軍的拙劣表演致使快速艦隊始終不能發揮他們的數量優勢。被同等數量的西萊姆戰巡隊壓著打。

 主力艦隊的決戰更能說明這一點。德國大洋艦隊本隊擁有十七艘戰列艦,而大艦隊本隊只有二十艘戰列艦,即便加上正在地中海服役的阿金庫爾號和愛爾蘭號戰列艦,大艦隊本隊依然不能對德國人形成一比一點五的數量優勢。

 推演出這個結論後,財大氣粗的約翰牛們陷入狂暴的狀態,揮舞著鈔票滿世界購買軍艦。他們先是連租帶買從西班牙、ri本、阿根廷和巴西搜刮來兩艘戰列艦,兩艘新銳戰列巡洋艦和三艘袖珍戰列艦,而後又羅列出令人瘋狂的造艦清單。

 五艘復仇級戰列艦,兩艘加拿大級戰列艦,三艘聲望級戰巡。三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巡,還有三艘大型輕巡洋艦,皇家海軍的造艦訂單堆滿了大英帝國從樸茨茅斯到阿姆斯特朗的造船廠。

 除了數量問題,英國人還總結出其他原因。

 首先是炮座和炮塔的防護。

 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證實經不起邏輯推敲但是卻真實存在的“炮塔磁鐵”理論。在快速艦隊與德國戰巡隊的纏鬥和隨後爆發的主力艦隊決戰中,雙方主力艦炮塔或炮座中彈的報告屢見不鮮。可令人泄氣的是德國主力艦都堅強的活下來了,而不列顛主力艦的炮塔和炮座就好像是大號炮仗一點就著!

 很明顯。英國主力艦的炮座和炮塔設計存在問題。海軍部的技術軍官和造船廠的技術員工仔照英系主力艦炮座和炮塔受損數據,將源頭鎖定在防火井蓋質量和炮手cāo作上。

 ””英系主力艦炮井內部的防火井蓋或多或少都存在強度不夠的問題,不能有效阻止炮彈擊穿炮塔或炮座之後的閃爆。比強度不夠更加恐怖的大英帝國炮手的cāo作:是為了提高shè速,皇家海軍主力艦的炮塔與彈藥庫之間的防火井蓋根本沒所有按照正規cāo作那樣只有在提升炮彈時開啟,而是在整場戰鬥中讓防火井蓋一直處於開啟狀態!

 至於炮塔或炮座的防護,英國人多少是不以為然的。他們除了稍稍加強了炮塔的頂部裝甲。對於戰列艦普遍的11英寸炮塔正面防禦裝甲和10英寸炮座裝甲,戰列巡洋艦普遍的7英寸炮塔正面裝甲和不到7英寸的炮座裝甲然聞不問絕大部分皇家海軍軍官都認為11英寸這個數字對得起ri不落帝國的良心,就連貝蒂和蘭帕德也在這時候難得糊塗。

 其次是主力艦的防護裝甲。

 隨著交戰距離的拉遠,皇家海軍已經意識到水中彈的威脅和水平裝甲的重要xing。

 在早期的戰列艦交戰中。雙方的交戰距離較近,炮彈的落角較小,說說經常發生水漂彈現象,也就是炮彈接觸海面的一瞬間被海面彈起,如此反覆直到炮彈動能耗盡。在這種情況下炮彈很難威脅到軍艦水線之下,然而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證明無畏艦時代的交戰距離已經延伸到十公裡以上,此時炮彈的落角更大,使之有更大機會直接穿透海水,命中水線之下的艦體,形成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水中彈。

 與水中彈理論一脈相承,隨著交戰距離的增加,炮彈將有更大機會命中軍艦的水平裝甲,而皇家海軍主力艦水平裝甲的厚度令人觸目驚心。

 ”大國海魂 第七章 前衛之死(三)”針對這些問題,英國造船廠的設計師們絞盡腦汁見縫插針地重新布設為了減輕艦體重量而取消的橫向水密艙隔板,並且對這些水密艙防爆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強化。

 英系主力艦水平甲板的厚度也有所加強,在“盡可能維持航速”和“面子上要好看,具體細節要省錢”這兩條亙古不變的高壓線下,設計師們滿頭是汗地為大英帝國所有主力艦敷設了一圈大約只能在jing神層面上安撫人心的鋼鐵蒙皮。

 最後是炮彈。

 皇家海軍使用的被帽穿甲彈通常是軟被帽、苦味酸發shè藥外加短延遲引信。這種搭配方法在當時是主流,然而在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中,皇家海軍發現他們的穿甲彈屢屢出現早炸近炸和穿透力不強等問題。

 事實上,英系穿甲彈所使用的軟被帽技術比較先進。它可以使炮彈小角度接觸目標時更具有黏著xing,能夠像一灘爛泥一般依附在裝甲上不至於被彈開,有利於穿透目標艦的裝甲。但是苦味酸發shè藥外加短延遲引信卻搞砸了一切。

 苦味酸是一種黃sè,有著威力強、加工程序簡單和價格相對便宜等優點,與此同時,苦味酸也是一種對金屬極具腐蝕xing的物質,在腐蝕金屬之後形成不穩定的苦味酸鹽,受熱和遭遇撞擊之後極容易爆炸,所以苦味酸儲存並不容易,只能非金屬容器裝載,搬運和儲存過程中必須保持乾燥。

 苦味酸的不穩定xing和短延遲引信使得英系穿甲彈剛接觸目標艦穿甲或者之前就爆炸。針對這個問題,大英帝國的化工專家教授以及火炮狂人決定改進他們的穿甲彈。於是一款私下被軍工專家”大國海魂”親切地稱為greenboy。正式代號綠彈的新式軟被帽穿甲彈出現了。

 相比較之前的穿甲彈,綠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炮彈的裝藥機制,使得英系穿甲彈的穿透力大大加強。1917年3月,皇家海軍正式列裝第一批15英寸greenboy穿甲彈後秘密進行了一場實驗。

 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巡在5鏈(926米)距離上向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巡用它的15英寸主炮向1894年服役的巴弗勒爾級戰列艦二號艦百人隊長號發shè炮彈。“魔改女王”使用兩個標號的減裝藥發shè炮彈,初速分別為472米/秒和421米/秒。用來模擬77.5鏈(14352米)和109鏈(20185米)距離的shè彈。

 標準排水量10,500噸的百人隊長號戰列艦左舷的燃煤、裝甲及其他負載被全部拆卸,以造成約5度的右傾來模擬真實的shè彈著角。全部炮塔轉向右舷90度。以測試正面防禦效果,結果證明,421米/秒初速shè彈以18.5度的著角命中百人隊長號水線帶主裝甲,結果shè彈幾乎不費吹飛之力便擊穿了12寸主裝甲帶,隨後又擊穿煤倉、鍋爐艙隔板和艦底水密隔艙,炸毀了2座鍋爐。

 雖然百人隊長號是上個世紀的老艦。其防禦裝甲遠遠不及無畏艦時代同等水平的硬化哈維裝甲,但是綠彈巨大的穿透力還是得到海軍的認可。

 當然,綠彈早炸近炸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觀。在實驗中,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巡總計向百人隊長號投shè了31枚新式穿甲彈。雖然不乏對穿百人隊長號的例子,但是穿甲彈在侵徹在過程中提前起爆,導致穿透失效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而且從科林伍德號艦長的報告來看,前衛號很””有可能是彈藥庫殉爆。我擔心這與我們剛剛列裝的greenboy有某種內在聯系!”

 快速艦隊總司令蘭帕德中將如實道出他的憂慮。站在驅逐艦簡陋艦橋上的戴維貝蒂撇過頭,剛剛舒展開來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

 老實說, 蘭帕德誇大的艦隊訓練、官兵培養和後勤保障等問題並不能徹底打消戴維貝蒂的戰鬥意志。在與老朋友海蒂西萊姆的較量中,貝蒂一直處於下風,他之所以能夠逃過1915年海軍軍事法庭的審判,重回大艦隊無非是皇家海軍取得的全部戰果都出自他手,而且現階段,海軍部已經找不到他比更好的指揮官。

 貝蒂覺得海軍部保舉和提拔他,英國民眾理解和信任他的動機對他並不公平,而且貝蒂重新擔任大艦隊總司令後也背負了不少輿論的苛責和非議,無論是從民心所向角度考慮還是為了證明他個人的價值,貝蒂都必須與西萊姆再次一較高下。

 除去爆炸沉沒的前衛號戰列艦,如今貝蒂手中擁有二十四艘戰列艦,十三艘戰巡,一支德國人意想不到的援軍,還有威力大大增強的greenboy,而德國人只有十九艘戰列艦和八艘戰巡。主力艦數量上已經形成優勢,質量上的劣勢也被扳回了許多,哪怕最後的決戰慘烈到一換一,貝蒂和大英帝國依然會是贏家!

 “可是,如果greenboy不可靠怎麽辦?”貝蒂有些心煩意亂地想著。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