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國戰1573》第五十八章 署名文章
  春風拂面,楊柳依依,廣闊草原,百花綻放,兩隻黃鸝,一行白鷺,幾對鴛鴦……道子此時無數的個景象在他的腦海裡過去。突然一匹野馬縱橫草原鳴叫,道子醒了。然後就是撒腿往小遊園外狂奔,他要問問父親,林郎是不是就是琳琅?

  張世佩看著道子撒腿就跑,是哈哈大笑:小娃娃,你思春了!

  只是許家的小魔女佳怡若是知道道子小少爺你移情別戀,不知道又會鬧出什麽樂子來呢?真是期待啊!

  張世佩目光中冒出八卦的金芒來。

  道子從父親那裡確定了林郎就是琳琅後,是不停的傻笑,心說梔子花的姑娘,本少爺不僅看到了,嗅到了,還摸到了,嘿嘿……

  道子現在十分的後悔,他後悔自己洗澡了,若是沒有洗,他現在的手上還有身上定然還遺留著琳琅身上的余溫與芬芳呢。

  杏兒見道子路上傻笑以為是得了失心瘋,急的她拉著道子要去許家診治。道子擺手說自己沒有病,只是高興而已。

  杏兒還是不信,把此事和好姐妹梅兒說了,梅兒沉思良久,看著亭子內和二老爺謀劃大事的小少爺突然眼睛泛出神采來,她對著杏兒耳語,把自己猜到的講了。

  二老爺自然說的是吳承恩,吳大善人沒有親兄弟,只有這一位同宗堂兄弟吳承恩,所以府內人都喚二老爺。

  杏兒瞪大眼睛,臉色幾經變換,最後有些努嘴道:“少爺也真是的,已經和佳怡小姐那般了,他怎麽還……”

  顯然智慧的梅兒猜出了道子傻笑歡樂的原因。

  就在杏兒和梅兒竊竊私語發泄對道子濫情出軌的時候,道子卻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正在和自家二叔吳承恩商量大事呢。

  所謂大事,便是《朝日新聞》第一版主編文章之事。

  吳承恩現在是吳家大劇院的第一編劇,道子打算再給他按上一個頭銜:《朝日新聞》簽約主編。

  道子告訴吳承恩,自家報刊的主編分為簽約主編和臨時主編。簽約主編是雇傭關系,是拿年薪的,非簽約主編是臨時工,是按文章拿錢。

  對於簽不簽約,吳承恩不在乎,反正他年紀一大把了,又是老光棍,自然對錢財看的淡。

  不過道子的話還是讓他心動:他這一輩子“黃金屋”“顏如玉”都沒攤上,不過死後的青名他還是希望攤上的。

  而《朝日新聞》則是他青史留名的最好平台。

  道子不會忘記自己辦報刊的初心,那就是鼓吹“不裹腳運動”。因此他讓吳承恩發表的第一篇《朝日新聞》社論就是以梅為題論古今美學變遷史。

  美學這個概念在明朝是沒有人提出來的,道子提出來絕對是破天荒。聽著道子對於古今文人對梅的美學講述,吳承恩要不是道子的二叔,他一定會拿板磚砸死他的。因為道子的知識已經超越了他吳承恩的認知范圍,這太妖孽了。

  道子之所以敢在二叔面前表述自己真實內心的想法,那是因為他相信這個二叔,相信他不會害他。畢竟自己現在是淮安吳家還有太倉吳家唯一的獨苗。

  美學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道子之所以要提的這麽大,就是先讓人們看清楚華夏人美學的變遷,為接下來他把矛頭轉向“裹腳不是美是變態”奠定輿論思想基礎。

  道子這個主意其實是拿來主義,算不得稀奇,有時道子都在想若不是自己年幼,自己定然要把清人龔自珍的《病梅館記》給抄襲了,直接發表署名文章。

  只是如今他不能。只能把白話版的《病梅館記》講給吳承恩,他相信吳承恩經過文筆潤色之後,定然不會比龔自珍差。

  吳承恩聽的精神飛揚,甚至拿筆當場揮毫。

  主題文章敲定了後,道子把目光又放在了新聞采集上。畢竟自己辦的是《朝日新聞》自然要以普通人的家長裡短為重。

  這下好了,在太倉府經常出現有趣的一幕。

  只見凡是有吵架的地方,丟東西的地方,甚至出現稀奇事的地方,總會出現兩個人,一個是童子,一個是少年。

  童子拿筆記錄發生的事情,少年則是碾墨換新紙幫襯著。

  時間過去了三天,萬世河終於把十套燒好的千字給送到了吳府。吳家書坊那邊裝潢早已經完畢,刻印報刊的紙張,墨還有相關的工匠也全都準備就緒,此時就等道子的一聲令下進行刻印了。

  吳家這邊的反常行為早已經吸引起了太倉府士紳們的眼球,特別是當吳家把雪花花的一萬兩白銀送到萬世河家時,那可是全城轟動,把萬世河家圍的是裡三層外三層。

  萬世河不知道是報了何種心思,最後當著知州歸子孝的面捐了六千兩給官府用來賑濟鄉民。歸子孝大喜,親自寫了一副字畫送給萬世河,表彰他的士紳精神。

  全城的人見聞是羨慕嫉妒暗罵稱讚的皆有,不過有一點就是沒有人敢打萬世河家的主意了。

  一萬兩白銀見證了吳家的大手筆,這下所有人都無比期待吳家的書坊起來,他們想看看這投資如此之大的吳家書坊到底有什麽牛掰的地方。

  清晨天還未亮,太倉府沉浸於一片寂靜當中。可是吳家書坊卻是例外,此刻所有人都在等待最後的一刻。

  吳大善人吳承恩劉秀才他們也都在,他們要一塊去見證道子給他們創造的奇跡。

  道子此時卻是很淡定,他知道他所做的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看眼前這幫在漕運碼頭上雇傭的貧窮少年們的營銷本事了。

  當書坊的大門被打開,約莫二十名少年郎背著背簍陸續離開了書坊。

  太倉府一天的繁華開始了,可是幾乎在同時,太倉府的各個角落,街上,橋上,士紳的府邸外,都有少年報童在叫喊:

  “賣報,賣報,劉寡婦家的白貓為何生出黑貓來,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賣報,賣報,李家三兄弟爭田產,老母被氣病在床,隔壁老王……”

  “賣報,賣報,吳家糧鋪今日大酬賓,凡是購糧三鬥,便宜一文……”

  “賣報,賣報,吳家大劇院,明日上演《三打白骨精》……”

  “賣報,賣報,射陽先生發表署名文章:病梅不美,抨擊當今文人病態美學觀……”

  “賣報,賣報,知州又有新作《詠蓮詩》,然而卻被梔子公認為有抄襲的嫌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