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活在明末夾縫中》第8章:風雨交織的崇禎4年
  自崇禎皇帝繼位,大明江山就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這艘在大海上航行二百多年的航船開始腐朽到難以抵抗大海之上的驚濤駭浪,在風雨中飄搖將傾。

  如果說,崇禎二年到崇禎三年的前半年是大明朝廷和後金韃子之間的舞台,那麽崇禎三年後半年到四年就是大明朝廷和陝西起義軍塔台唱戲。

  後金入關、兵圍京師的驚懼尚未遠去,陝西起義軍的烽火已經燃遍陝山,向著大明的核心地帶——京師周邊逼壓。

  但顯然一個能達到京師和一個尚未達到京師,兩者之間給予大明朝廷的壓力是有極大差異的。

  後金兵鋒正盛,兵圍京師之後,讓崇禎皇帝惶然驚懼,不但斬殺邊疆大將袁崇煥,更是將整個身心撲在了遼東邊防之上,換帥增兵,征糧征餉,已經亂了分寸的崇禎帝顧不得國內的災情和民怨,一心想著將後金堵在遼東邊城之外。

  而陝西起義軍,在京師官老爺們眼中,不過是一群大明百姓過不下去日子鬧騰兩天。

  看不到眼中,又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老爺們一經商量,將重任加在了楊鶴和洪承疇身上,一個唱白臉主撫,一個唱黑臉主殺。

  但沒有人會提議賑濟饑荒。

  京師老爺們,天高皇帝遠,看不到起義軍的大勢,也想象不到已經敗壞的西北局勢。

  到了崇禎四年,陝山兩地已經遍布起義軍烽火,起義大軍的人馬每日都在增加當中,打不過就逃,打得過就搶,原本的烏合之眾在戰亂中慢慢成長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此時的大明衛所軍及邊軍尚未如十多年之後那般不戰而敗、遇戰哄散。

  即便是後金殺人不眨眼的韃子入關搶掠圍攻京師,依舊有各地官兵援師勤王。依舊有率軍敢戰與後金血拚而死的滿桂;有盧溝橋上戰車阻敵不剩一人的戰車營;有主動攻擊遵化總兵戰死數人的惟賢軍;有招募萬人一路打到遵化最後被圍誓死不從的劉之綸,八營義軍死到只剩一營;有金日觀死守馬蘭城;有正面硬抗後金韃子的寧遠鐵騎;還有殺得起義軍聞聲色變草木皆驚的洪承疇、曹文詔等等。

  只是此時有敢戰之兵,卻無足夠支撐糧餉的財政,崇禎皇帝一人省下的就被滿朝文武貪墨耗盡,無糧無餉,軍隊嘩變紛紛,隨著時間推移,官兵的動力和鬥志慢慢消磨殆盡。

  而陝西起義軍,接著兩年旱災,裹挾流民成事,這些起義軍沒有糧餉的概念,只要大家能搶下東西能吃得上飯,就敢舍命去幹。

  大明官兵和陝西起義軍最根本的差異便顯露出來了,一個有朝廷財政支持,一個自給自足。

  財政供不上,思維轉變不過來就要慢慢丟失戰力,而起義軍攻打城池,劫掠富戶,反倒雪球越滾越大。

  崇禎四年,陝西起義軍在洪承疇的震懾下,漸漸東進,將主力轉移到了官兵兵力薄弱的山西境內。

  此刻在平陽府的唐溪東對於即將到了的這一切尚無所知,他知道明末亂世,但不知道具體詳實。

  唐溪東只知道,自己搶佔了大明的城池,一心堤防大明官兵打來,卻不知道即將面對的其實是數十萬的起義軍大潮。

  但唐溪東,從未松懈過。

  崇禎四年,開春。

  唐溪東終於從匠作坊脫身,前往汾河兩岸視察農田擴充狀況。

  汾河是黃河之流,唐溪東自去年九月來到大明之後,確實只見到一場小雨,但黃河畢竟是華夏的母親河,

作為支流,汾河水位雖然有所下降,但依舊水源充足。  兩岸兩裡之內,已經蓋起一片片大棚,延綿數十裡,雖然有些不跟時節,但還是種上了大片的糧食。

  雖已開春,但冬日的嚴寒依舊沒有遠去,唐溪東估摸氣溫還在零到十度之間徘徊。

  水泥小路,溝渠縱橫,水車沿岸遍布。

  這一切的建造他都未曾經手,但顯然落梁山上的眾人已然有了足夠的管理規劃能力。

  只要種上糧食,今年他就可以保證落梁山加上整個平陽府不會出現糧荒現象。

  連片大棚外圍,使用水泥混石子澆築的水泥牆,防止外人破壞。

  除了農田,還有一片片開挖成池的魚塘,養殖場也遷移到了這裡,有水有水草,足夠牲畜食用。

  平陽城外的練兵場,一萬新軍正日夜操練,加上落梁山及平陽城的守軍,唐溪東麾下已經征召了一萬五千軍隊。

  燧發槍的製造研發雖然已經攻克難關,正式開始製造,但顯然標準化的零件打造不是那麽容易,一時半會不可能打造出足夠裝備所有軍隊的武器出來,倒是五百炮兵部位,此刻在落梁山上通過一次次試射,已經初具規模,隻待戰時拉出來練練。

  而落梁山的水泥拱橋和重新用水泥改造的城牆也已經建好,唐溪東在考慮要不要將平陽城也加固一番。

  在唐溪東來自後世的觀念裡,火炮的出現更適合於野戰而不是像現在的大明一樣用於守城。

  落梁山現在研發的火炮已經具備了野戰能力,一是擁有了大規模殺傷的延時彈藥,二是配置了可以移動和拆分的炮架,三是炮管內部製作了螺旋膛線,提高了彈藥的射程和穩定性。

  目前的火炮統一了規格,分別為35毫米口徑、55毫米口徑、75毫米口徑以及105毫米口徑。

  而激發火藥也采取了提前定量預裝,根據激發火藥的劑量大小以及炮彈延時引線長度,射程在二百米到五百米之間。

  五百米之外,激發火藥的劑量不能保證火炮的穩定性以及炮彈射擊的準度,而二百米以內,已經處於燧發槍和手榴彈控制范圍之內。

  唐溪東有了火炮,就給軍隊增添了野戰能力,目前面臨的問題依然是燧發槍無法大批量生產。

  在燧發槍無法列裝的情況下,唐溪東想讓軍隊打一場野戰,依舊需要依靠車陣以及弓箭刀盾來武裝軍隊。

  新招收的一萬人,分為第一義軍團,第二義軍團,而落梁山連隊依舊稱號不變,除了多了五百炮兵連。平陽城內兩千守軍,則稱為平陽連隊,依舊是由落梁山青壯組建而成。

  在商隊購回三千戰馬之後,唐溪東又讓李上全在每一個義軍團拉出一千人,組建騎兵連隊。

  新軍操練,首重紀律,唐溪東暫時不準備進行思想教育,他需要在新軍真正成型,經歷血戰練就血性之後,優勝劣汰,再行慢慢灌輸改良思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