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幼麟傳》第145章 偏科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一月初九,漢軍各部按照約定,水陸並發,順流而下。

  北路大軍先鋒張苞領虎賁衛,一路擊破東吳前哨李異、劉阿部,兵鋒直抵夷陵;

  吳班、馮習二人統領三千水軍順勢屯駐在夷陵西陵峽,設水軍大營;

  黃權領五千益州郡兵,在水軍的掩護下,搶灘江北,於夷陵道設江北大營,防范北岸的吳、魏軍隊;

  劉備本人則在關羽、張飛、法正的護衛下,親率主力步騎三萬,沿長江南岸順江東進。

  關平作為南路大軍的先鋒大將,沿途逐一拔除東吳設立的據點、哨站,兩日內暢行一百二十余裡,卻於夷道城前四十裡處止步。

  因為再往前十裡,就是吳軍的營盤。

  原來,早得了消息的東吳偏將軍,右部督(大都督)陸遜率所部萬余,在夷道城西三十裡外、長江南岸猇亭處設立大本營,堅守不動靜待時機。

  漢軍如想繼續深入,則必須突破眼前這一道關卡。

  長江南岸,漢軍大營。

  關平作為南路的先鋒大軍已經將營盤粗粗扎好。

  隨著劉備中軍到來,漢、吳兩方大軍就此在長江南岸,夷陵-猇亭一帶展開對峙。

  這日上午,薑維領著數十羽林郎,將劉備、關羽、張飛、法正護衛到一處高峰上。

  這座山峰是巴山余脈,仿佛平地隆起數百米高。眾人登高望遠,周圍數十裡地形景觀盡收眼底。

  眾人只見自家大營北依長江,西接大巴山東段延伸,位於長江沿岸一處狹長的河谷平原上。

  只要出了這一處河谷地形,接下來就是一片廣闊的平原。

  到時候,隻消攻下夷道城,大軍向南可以護翼武陵、零陵二郡;往東可以順流直下,直取南郡的江陵、公安二城。

  地勢對漢軍而言,可謂一馬平川,再無遮掩。

  然而,十裡之外,陸遜所扎的大營仿佛像是一道鐵閘,橫亙在這片河谷平原的尾巴處,牢牢鎖住漢軍東進的通道。

  見此情狀,法正歎道:“吳軍營盤東面依水,西面靠山,往南三十裡便是夷道城,往來運輸物資極其便利,隻消一心應付北面之敵即可。這位新任的大都督眼光可毒辣得狠,絕不可小覷。”

  薑維聞言,暗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歷史上的夷陵之戰,陸遜就是在這個地方設營堵截劉備大軍。

  他背後就有城池提供物資供應。而蜀漢方面,先不說益州運糧到秭歸有多難,隻說從秭歸運糧到漢軍大營,路程便是吳軍的五倍。

  歷史上,陸遜打定了靠後勤耗死蜀軍的主意,堅守營寨不出。

  而劉備一心想引誘陸遜出營決戰,使出了諸如誘敵、偷家等各種手段。但陸遜依舊一副他狂任他狂,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的姿態,兀自巋然不動。

  劉備見兩計不成,也沒有更好的對策,也隻好靜下心來,將大軍分為五十余營,憑借山勢險要和陸遜繼續對峙。

  隨著兩軍對壘的時間越拖越久,荊州的天氣也越來越炎熱起來,劉備為了增強攻勢,甚至陸續讓水軍上岸當做陸軍進攻東吳的營壘。

  不知不覺進入了這一年的潤六月,空氣中彌漫著升騰的熱氣,吳、蜀的將士都熱的快受不了了,蜀軍士卒只能退入林中乘涼。

  陸遜看準時機,派遣縱火犯朱然、韓當二將於劉備前部放火燒山,吸引蜀軍注意;又借助東南風向,

陰乘戰船溯江西上,到劉備大營後方放了一把火,隨後突襲駐扎在夷陵、涿鄉留守的蜀軍後衛船隊。  蜀漢水軍既要往來運送物資,又被當做陸軍使喚,將士皆疲憊不堪,守備十分松懈。竟然被朱然成功突襲,奪取、焚毀船隻無數,蜀國水軍即刻崩潰。

  蜀軍大本營方面,陸遜看準東南風起,處處點火,火借風勢,風借火威,火勢太猛。劉備此前備下的防火措施難以撲滅,大火蔓延,一路燒到大營,先鋒營和前軍已潰,潰兵逃散已經收攏不住了。

  這一戰,劉備僥幸逃脫;傅肜、馮習、張南、蠻王沙摩柯戰死;杜路、劉寧投降;黃權歸蜀的後路被斷,隻得北面降曹;吳班、陳式因駐守西陵水軍大營,僥幸逃得一命。

  蜀漢水陸馬步七萬大軍全軍覆沒,諸葛亮勵精圖治、積累了兩年的益州軍糧、盔甲、武器被付之一炬。

  隨後,陸遜著人逆流而上,逐一奪取秭歸、巫縣,自此,蜀漢勢力徹底退出荊州。再後來,便是白帝托孤,劉備身死之事了。

  薑維想到這兒,心情不免十分沉重。

  抬眼望去,但見劉備、關羽、張飛圍作一團,臉上均是躍躍欲試的表情;而法正卻面色沉重,孤立於山崖之畔,任憑冷冽的山風將他的大氅吹得獵獵作響。

  見此情形,薑維心中反而有些平靜下來。

  還好,已方還有法正法孝直在。

  歷史上,白帝托孤後,諸葛亮曾感歎:“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製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製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劉備屢攻陸遜不下,就應該及時回撤,只是當時他的身邊並沒有一個可以勸誡的謀主。而今時今日,智高孤絕、喜怒平生的法正孝直還在!

  如果是法正的話,應該可以成功勸諫主公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總不可能再送給陸遜一個東南風季了。

  下得山來,眾人回到營中,劉備召集各位大將商議軍事,薑維則領了幾員羽林郎巡營。

  大軍初至,將士們摩肩接踵,營內自是一排忙碌的景象。

  來到寨門,忽見關平正在親自掘土,邊上關興一臉不耐煩地陪同勞作。

  薑維好奇之下,忙上前見禮:

  “大兄,這等事情交由士兵來做便是,如何親自動手?”

  關興見是兄弟到來,高興道:“伯約你來的正好,兄長他說要教我安營扎寨之術,按我說,這安營扎寨還有什麽難處,立幾根樁子,形成一堵牆不就完了嗎?”

  關平白了關興一眼,沉聲道:“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為將者,當先使己方立於不敗之地,而後方能靜候時機,克敵製勝。大軍在外,安營扎寨最是緊要之務,安國萬不可小視。”

  關興耷拉著腦袋應了一聲,邊上薑維聞言,眼睛卻是一亮。

  他以率領騎兵野戰、偷襲見長,對於陣地戰確實見識不多,說起來他這也算是十分嚴重的偏科。

  兵法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倘若戰將不會堂堂正正的對決之道,一味只靠投機取巧,耍些小聰明,絕非長久之計。

  俗話說得好:終日打雁,終被雁啄。

  為將者,唯有勤修內功,夯實基本功,才是縱橫天下、無往而不利的正途。

  薑維所苦者,在於無良師也。

  此前在蜀中,上司趙雲事務繁忙,他不太方便去打擾;而張苞、關興兩位義兄皆以武藝見長,治軍非其所長;糜威就更別提了。

  但他也知道,當世治軍之大家,首推關羽。

  而關平跟隨關羽多年,安營扎寨、訓練士卒等本事,皆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說是盡得關羽之真傳也不為過,眼前不正是極佳的老師嗎?

  薑維心中一熱,連忙請教。

  關平瞥了關興一眼,歎道:“安國你若有伯約一半勤勉,早就將父親一身所學盡數領會,哪裡還要為兄在此饒舌?”

  關興露出討饒的表情,忙道:“行了行了,小弟這就洗耳恭聽。”

  關平無奈得搖了搖頭,當即開始一一指點:

  “凡大軍到了一處地方,須立即安營扎寨。”

  “安營之地,最好是背山依水。”

  “安營首要之務,便是修牆挖壕,牆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塊組成;壕溝深一尺,切記溝土須要搬到兩丈以外,以防敵人進攻時,就地取材將壕溝填掉。挖壕一事,不管風雨寒暑,限一個時辰完成。”

  “壕溝外是花籬,花籬要五尺,埋入土中兩尺,花籬有兩層或者三層。搭籬笆是防敵軍的騎兵。”

  “營壘的防禦牆內側叫子牆,士兵站這裡,牆外面一層是籬笆,再外邊是壕溝,防步卒……”

  對於關平而言,關興、薑維二人,一個是親弟弟,一個是親弟弟的結義兄弟,算起來也是自家兄弟。

  故而他不疑有他,將父親關羽平日所教授的知識,並自己歷年的經驗仔細闡述,沒有絲毫保留。

  薑維深知關羽擅長打陣地戰,關平所授皆是歷經實踐檢驗之金科玉律,是這個時代戰場上顛撲不破的至理。

  當下屏息凝神,細細聆聽,遇到不懂處,旋即提問請教。

  關平自是知無不答,言無不盡。

  關興見義兄弟如此認真,生怕就此被比下去。他好勝之心漸起,竟也強打起精神,收起不耐煩的神色,仔細聆聽乃兄教誨。

  整一個下午,關平帶著兩人走遍了整個營帳,將安營扎寨緊要之處一一點出。

  這一路行來,薑維隻覺受益匪淺,許多平日裡不懂的、或者半懂的知識,此時盡皆融會貫通,倏忽生出心曠神怡之感。

  而作為老師的關平,對乃弟關興今日之表現亦異常滿意。

  平日裡,兄弟倆練習刀法騎術,關興總是積極得很,一到傳授行軍打仗之術時,他便隻想著逃脫偷懶。難得將今日這般,仔仔細細聆聽整整一個下午。

  關平心情大好,臨別前,又道:

  “今日所扎得只是大軍主營,明日還要在大營四周扎下另外四個營盤,這叫做五子營。這些營盤有的用以護衛糧道,有的用以監視敵情,各有各的用處,又互為犄角,守望互助。主公已經將此任交與為兄,你們明日一並再來觀摩一番。如張苞得閑,可叫他同來。”

  薑維聞言大喜。

  他正愁今日課程匆匆,尚未來得及消化,明日若能從頭到尾學上一遍,自然可以加深印象,徹底化為己用,當下躬身抱拳謝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