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龐籍他們權衡好利弊,皇帝已經發話了:“嗯,此事甚好!不棄真是公忠體國啊。文卿,龐卿,你們看如何?”
顯然從皇帝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件徹底的好事。當大臣的要想混得好,就要盡量站在皇帝的角度考慮問題,何況反對的理由是拿不到台面上來的。龐籍隻好說:“臣也以為此事甚好。請陛下下旨,臣盡快施行。”
皇帝微笑著問李不棄:“還有一條是什麽?”
“還有一條是臣練的兵好。這些兵不但為了大宋和陛下可以出生入死,而且令行禁止團結一心。遼軍又想不到我軍竟能奔襲千裡,臣才能出其不意縱橫遼境。若是朝廷手上有兩三支這樣可以快速機動戰力又強於遼軍的隊伍,遼人再要進攻我大宋,必定要先把自家守好,更不敢全力南下,那樣的話只怕遼人再也不敢對我大宋用兵了。”
宋庠聽李不棄自賣自誇向皇帝推銷他練兵的法子,連忙說:“中正這練兵的法子是不錯,可是卻需要大量的馬匹,耗費錢糧太大。”
李不棄心裡很感謝宋庠適時的捧哏,立即說:“正是。大國之間的戰爭,打得首要是錢糧。”
他轉向文彥博問:“下官鬥膽問一句相公,經此一戰,左藏庫又空了吧?”
文彥博不知他為什麽這麽問,但是國庫空了是不爭的事實,這幾日就有大臣以此為由要求停戰,所以國家沒錢的事也不是什麽秘密。所以他只是點點頭。
李不棄轉向趙禎說:“陛下,國家沒錢,這仗不好打啊。不知陛下何時停戰?”
皇帝沒有回答,而是問李不棄:“不棄覺得何時停戰為好?”
李不棄說:“臣以為當盡快停戰,與遼國談判。”
這下皇帝和諸位相公都糊塗了——李不棄一向主張對遼國強硬,又剛打了個大勝仗,現在卻急著停戰是為什麽?
皇帝便問:“這是為何?”
李不棄說:“臣以為這一役,定然能讓遼國上下明白我河北之地已經經營得如銅牆鐵壁一般,只要沒有什麽大的意外,遼軍再難深入。而且遼國此次損兵不少,又與西夏戰事不息,短時間內當無力南犯。而朝廷現在缺少錢糧,要趁機北伐想必也力不從心,再打下去只能是徒耗錢糧。既然打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如就此罷兵,朝廷也好休養生息,積聚錢谷,等待機會再作圖謀。”
這話真的說道皇帝和宰執相公們心裡了。這些人現在已經不擔心遼軍打到東京了,每天頭疼錢糧,早就不想打了。可是要想停戰卻不是大宋說了算的。龐籍就說:“現在若能停戰自然最好。可是只怕遼人不答應啊。”
李不棄說:“可以遣使往遼國談判,說服遼主罷兵。在下官想來,遼國現在也缺少錢糧,無法繼續打下去,只是面子上過不去,又不知我朝的打算,所以無法罷兵。”
龐籍聽李不棄說讓朝廷派使臣去遼國,心知李不棄必然已經有了謀算,便問:“可是若是我們先派使者,可能被遼人看做軟弱,將來談判之時,遼人可能漫天要價。如此奈何?”
李不棄胸有成竹:“派使者當然要用其他理由。但只要兩邊通了消息,就可以避免互相猜疑。若遼人也有息兵之心,那麽就可談休兵之事了。”
龐籍忙問:“不知用什麽理由為好?”
李不棄說:“朝廷可以派使臣要求贖回被遼國擄走的百姓。這樣不但彰顯陛下仁愛,而且並不牽扯是否停戰,不怕遼人會錯意。”
趙禎等人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趙禎更是大喜。他一心想要搏一個仁君的名聲,這可不是個很好的機會嘛。於是趙禎立刻說道:“此計甚妙。”他又轉向文彥博和龐籍他們問:“諸卿看來如何?”
文彥博帶頭說:“臣也以為此計甚妙。”
就沒有反對的啊。都認為好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和遼國恢復接觸的法子,卻沒想到已經落進李不棄的圈套裡。
趙禎就說:“那麽,你們商議一下派誰出使遼國為好。此事乾系重大,定當擇一精明強乾之人。”
文彥博答應之後說:“陛下,李巡邊不但勇武過人,而且滿腹韜略,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將才。臣以為若是由他鎮守三關,遼人必定不敢南望,可保安定至少二十年矣。”
李不棄暗自咬牙:竟然想把本尊綁在三關二十年,這老家夥太狠了吧!
他立刻看向文彥博,臉上現出一副看到白癡的表情。然後他向皇帝說:“陛下,文相公實在是抬愛臣了。且不說臣有沒有本事保河北安寧二十年,隻說若是臣去鎮守三關,只怕河北從此多事了,停戰之事也難免因此拖延。”
趙禎忙問:“這是為何?”
李不棄說:“臣殺入遼國境內,在涿州和析津府以西一路大掠,燒了涿州、易州、新城縣、玉河縣,在涿州又用捉來的契丹人撲城,不知多少遼國貴族與豪強因此家破人亡。這些人必定對臣恨之入骨。陛下可知,這些遼國貴族和豪強都是有私兵的,便是他們不能鼓動遼主發兵,自己也可以率軍向臣復仇。如此,只怕河北戰火難息。”
“再者,臣駐守三關,遼人必定會想朝廷派一個曾在遼國殺進殺出的人在邊境待著有何圖謀,少不了要設兵以備。這樣的話,朝廷是否也要相應地在邊境囤集重兵呢?那麽停戰還有什麽意義呢?”
“嗯,也是這個道理。”趙禎看向文彥博。
李不棄見皇帝猶疑卻不給文彥博說話的機會,趁熱打鐵道:“臣以為,現在遼國一進沒有繼續打下去的能力和理由,還是盡量不要刺激遼國。郭逵、張亢、景泰等人都是一時之選,鎮守三關之事隨便一人就可勝任。臣以為臣卻可以作些對朝廷更要緊的事情。”
皇帝便問:“那是什麽事情?”
“給朝廷積聚錢糧,建立強軍。臣在回京路上寫了《善後五事》劄子,剛剛通過銀台司奏呈。請陛下過目。”
趙禎便說:“你便先說說看是哪五事?”
李不棄說:“第一,是恢復防禦態勢和生產。望都、滿城兩縣毀於兵火,保州等地也人口損失嚴重,臣請撥廂軍兩萬充實這些地區人口,修築城堡,開挖灌渠,恢復生產。並且臣有一策可不花朝廷一文錢。”
一聽這麽大的事不需花朝廷的錢,皇帝的眼睛就瞪圓了:“是什麽計策?”
李不棄說:“伐木出售。河北有用來限制遼國騎兵的大片樹林,多是生長三十年以上的。但是臣觀之,過多過濫,且阻擋騎兵只需留下半人高一節便可,比如說雁門關等地,如今河北樹蔭茂密,卻也利於敵軍潛行。每年都是把關外的樹木截斷,不令其恣意生長。臣以為,應當有計劃的砍掉一部分樹木,這部分樹木便可賣了換錢。 ”
龐籍立刻說:“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此例一開,只怕各地紛紛效仿,經營數十年的林木毀於一旦,再難擋遼國鐵騎。尤其是邊關武夫粗鄙貪財,更是可慮。”
李不棄說:“是有這樣的風險。但是龐相公也不必過於擔心,邊將們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而且可以由朝廷制定計劃,作出規劃,並派員監督,一個縣一個縣地搞。砍過一茬之後便即封林,無朝廷詔紙不得私自砍伐。若有私自砍伐者,嚴懲以儆效尤便是。”
龐籍卻說:“只怕地方上上下勾結,欺瞞上官。”
李不棄故作震驚地看向文彥博問:“難道我堂堂大宋,官員連這點事都做不好?或是說朝廷根本就失去對地方的控制了?”
這話說得誅心,文彥博都不敢說是。只要說了“是”,那他這個宰相就算是承認了自己能力不行,傳出去便是不被彈劾,他也沒有臉面再恬具此位了。
龐籍卻更耿直一些,替文彥博說道:“李巡邊應知地方上總有情弊。”
李不棄書:“河北乃我大宋抵擋遼國最重要的地方,若是因為有情弊就放任自流,這後果只怕誰也承擔不起。便有情弊,相信相公們會有辦法的。”
嘿嘿!我很信任諸位相公,相信相公們不會令人失望的。這特麽就是徹底的站著說話不腰疼啊!可是李不棄說的這些大道理沒錯啊,尤其是從皇帝那個角度來說絕對是正確的,皇帝讓你們這幫人當宰相執政不就是給趙家平事兒的嗎?你們說這事兒辦不成,是自認無能,還是讓皇帝覺得自己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