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開天章閣奏對了!而且是屏退眾人!奏對的人是李不棄!
這個消息立刻在汴梁引起了巨大的波瀾。尤其是在李不棄剛剛提出“三皇之世不可法”之後,皇帝就立刻在天章閣秘密召見李不棄,這裡面的信息足以引起以維護正道大義為己任的正義人士的震恐。不出李不棄所料,天章閣立刻成為無數目光的聚焦之地。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讓這些關心天章閣到底在發生什麽事情的人稍微放下些心來。
自從皇帝第一次在天章閣召見李不棄之後,接連四天連續召見李不棄,而且每天都談到夜間。四天下來,無論是李不棄還是皇帝,因為睡眠不足,眼睛裡都滿是血絲。這種情形讓不明真相的人更是猜測皇帝和李不棄談的必定是一件大事。
但是李不棄每天都會帶一大堆警察司的文件檔案到天章閣,而且更重要的是,後來的四天,每次奏對除了李不棄還有包拯。
李不棄喊出“三皇之世不可法”之後,包拯就沒給過李不棄好臉,甚至還辯論過幾次。所以李不棄若是有什麽蠱惑皇帝的地方,包黑子絕對會噴李不棄一臉吐沫。可是包黑子每天面色如常,而且對天章閣中都說了什麽根本不漏一句,這也讓人心安。於是人們開始猜測皇帝在天章閣是和李不棄、包拯談警察司的事。但是在天章閣談警察司的事情規格又太高了,這事兒讓他們百撕不得其姐,以至於包拯在衙門裡對李不棄抱怨道:“你可給老夫找了大麻煩。如今每天不知道要應付多少人拐彎兒抹角地問到底在天章閣說得什麽。如此下去,老夫就不用乾正事了。”
李不棄只能耍無賴:“包待製性情剛直,這些蠅營狗苟的小人湊上來你隻管拿吐沫啐他!”
包拯一瞪眼:“那龐醇之和高敏之我難道也拿吐沫啐他?”
過了幾天,皇帝下了幾道詔令,分別是命令將振武軍擴充為馬步軍一軍的足額,要求禁軍簡拔精銳按照警察司騎兵的方法訓練,命令警察司設立調查部。
隔了一天,皇帝下旨要求滿城和望都扯縣合並成為威信軍,不派京朝官官吏,而是由河北經略安撫司和王克臣等前線將帥舉薦武臣有才乾者管理。
五天之後,皇帝又下詔說淳澤監廂軍的煤渣路修得甚好,要求三司抽調一批廂軍組成專門的“橋道廂軍”修築從東京到洛陽的道路,沿途木橋全部用石橋代替。修橋鋪路需要花錢啊,皇帝在詔書中說內庫設立“專項資金提舉”,這修路之事就由內庫的專項資金安排,並不要左藏庫和地方上出錢。
“專項資金”這又是個新名詞,一聽就知道是李不棄發明的。本來這種大戰加上災害之時宰執們是絕對不會同意修路的,但是皇帝修路的目的是方便運糧造福於民,又是從名義上的內庫拿錢,他們還真得給皇帝這個面子。
再然後,皇帝又下令由宰相掛帥,大理寺、刑部和警察司一同整理自從太祖以來的法令,對相互抵觸的進行斟酌。
“修訂法令的事情警察司也插上手了?”
這是很多人的共同疑惑,但是看了看皇帝堅決的態度就知道肯定是李不棄說動了皇帝。下面皇帝再沒有什麽動作,這些人也只能猜測李不棄在天章閣奏對,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擴張警察司權利了。於是京城的注意力也逐漸轉到與遼國的議和和眼前的旱災上去,這個才是目前對朝堂影響最大的變數。
李不棄看到紛亂的猜測平息下來,不禁對拉了老包同學當擋箭牌的決定自鳴得意。老包同學是真君子,只要你能讓他覺得有道理,是為百姓著想,他就絕不會存心壞你的事。恐怕就連文彥博和龐籍他們也想不到李不棄把正直的老包同學也給說服了。
要說服認死理的包拯肯定比說服皇帝要難,但李不棄卻做到了。這就得益於他正確的策略。在包拯和皇帝面前,他也不談什麽大道理,隻談實際措施。包拯也明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最終雖然對李不棄的一些辦法雖然仍有幾分不認同,但是原則上還是同意的。既然如此,他為皇帝和李不棄保守秘密也就理所應當了,而在外人看來,卻是包拯是讚同李不棄的奏對內容的。
包拯的能力也許會受到質疑,但是沒人敢質疑他的正直。有了他的背書,才能讓那些大宋祖製忠誠的衛道士們稍稍放松一些警惕。
皇帝膽小也有好處。當他把地方上的具體數字和一些縣的內情擺在皇帝面前,皇帝面對這些老師們從沒有給他講過如何處理的問題嚇壞了,這下皇帝真正明白再不改革就要出事了。
顯然皇帝原本也明白這個道理,但那只是看到國庫空虛,沒錢收復燕雲讓他作一代明君的願望得遂而已,感覺並不算強烈。因此任用范仲淹改革時看到朝堂一亂,他就立馬收手。但是李不棄卻告訴他,再這麽下去,不是他能不能作明君的問題,而是大宋能不能挺住的問題時,趙官家是真的怕了。
怕了就好辦。想改革嗎?李不棄卻又告訴他, www.uukanshu.net 如今大宋官場利益盤根錯節,任何改革都是牽一發動全身,因此決不能操之過急,必須逐步推進,務求實效。
感謝范仲淹作了炮灰,皇帝對李不棄提出的改革諸事仔細謀劃,緩緩推進,步步為營,務求實效的建議予以采納。李不棄這才又提出了改官製、久任法、並郡縣、變錢法、移民、專項資金的幾項建議。
改官製、明職守這一條可以說是朝野上下的共識了,包拯也是讚同的,自然不會反對。對久任法和並郡縣這種加強官員負責製減少百姓負擔的措施,包拯這個一心為民的人也深以為然。
但是對於變錢法和移民兩件事,包拯仍然一如既往提出由於難免存在情弊,這兩事會有坑害百姓的弊端。但是因為有《錢論》和李不棄的生產效率論鋪墊,李不棄又給出了讓老包難挑毛病的具體措施,最後還言明移民是細水長流,隻向已經充分調研和規劃的地區移民,老包才有條件的同意了。
然後李不棄提出在地方上打擊不法胥吏和惡霸的建議,嫉惡如仇的老包則是舉雙手雙腳讚成。
最後李不棄又提出為了加強糧食調控,又皇帝出面控制一家糧行,收儲糧食平抑糧價。對此,老包同學在反對一番後卻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皇帝又保證一旦出現弊端就立即廢止,他才答應試試看。
至於李不棄建議的一些更加具體的措施,因為有明確的針對性,包拯也沒有理由反對。
皇帝見李不棄的建議包拯都不激烈反對,更是信服,基本是全盤采納了李不棄的建議,雄心勃勃地準備大乾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