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炮灰逆襲錄》356 土牆和壕溝
  遼國自立國以來,因為地盤兒太大,偏遠的地方太多,所以叛亂時有發生,遼國君臣都習以為常了。但是這次在蘇州發生的叛亂確實讓所有人吃了一驚。

  他們吃驚的不是蘇州這座偏遠小城被叛亂者打下來——這在以前也是從常見的事,畢竟遼國地盤兒太大,一共只有三百來萬處於服役年齡的男人,就算全部征集也難有足夠的軍隊確保對一些部落地區的控制——真正讓人吃驚的是這次是渤海部落和宋人海盜聯手,而且宋人海盜手中還有了一種威力奇大的武器。

  渤海部落和宋人海盜聯手的能耐有點兒大,耶律達真率四千人去平叛,一戰就讓人家給打垮了。雖然最終有一千多人逃了回來,但是因為是翻山逃回,馬匹和兵器鎧甲都丟掉了。

  寧州的守將在得知複州被海盜攻佔的消息,在五天后倒是輕易奪回了複州,但是卻被海盜誘入了山間林地狹窄的道路,遭到幾種能發出巨大轟鳴的武器打擊,傷亡了數百人,兵將皆為之喪膽,隻得退回復州。沒想到當晚宋人海盜和渤海部落騎兵就追殺到複州城下,用了妖法,在驚天動地的轟鳴中毀了複州南門。這下寧州的援軍兵無戰心,爭相逃命,被追殺了一路逃回寧州。沒想到,海盜和渤海部落的聯軍再次從海上追到寧州城下,把大批能爆裂傷人放火的葫蘆扔進城內,寧州就屁大點兒地方,完全被爆炸的轟響和煙霧覆蓋,守軍支撐不住,棄城而逃。然後,海盜和渤海部落聯軍從寧州擄走數千人口,又盡遷複州城內百姓,使複州成為空城。

  蓋州、複州和寧州,放在大宋人口稠密的地方,只能勉強算個鎮子,甚至大一點兒的村子,但是放在當時地廣人稀的遼國,卻是了不得的支點。失去了這三座城鎮,遼國就失去了對遼東半島的控制。雖然此時遼東半島還是荒涼之地,但也是好大一片地方,因此重奪這三州,平定叛亂時必須的。

  但是鑒於宋人手裡有威力巨大的武器,遼國東京留守為謹慎起見決定出兵三萬平定叛亂。

  三萬人不是小數目,雖然遼國的軍事體制決定了其戰爭動員的高效,但是要聚攏三萬部隊,也需要消耗十天半個月的。再者,鑒於宋人擁有強大的武器,遼軍要到地廣人稀且耕地很少的遼東半島作戰,必須準備足夠的糧食。雖然夏糧剛剛征收上來,但還要征集大車運輸這些糧食。於是,當這三萬大軍分別從東京和海州、鐵州出發時,近一個月已經過去了。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這一個月裡,耽羅島的三千戰士帶著三千支原始火繩槍和五十門盞口銃以及一萬兩千四千公斤原始的顆粒火藥已經到達了蘇州,陶林還從山東、河北緊急招募了兩千多強人,陶林手裡的兵力已經翻了一番。

  由於遼東半島的地形限制,大軍過了辰州之後就只能沿著海邊與山地之間的十裡左右的狹窄平地行進,成了一字長蛇陣。這種形勢不利於遼軍展開兵力,卻有利於反叛者和宋人海盜的騷擾和截擊,再加上道路橋梁都被破壞,三萬人是走走停停,就是快不起來。

  當遼軍一路上克服了包括宋人海盜從背後登陸,燒毀輜重車隊的困難之後在十月中旬到達蘇州城下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在這個遼東半島最狹窄的地方,從蘇州城下一直到另一個方向的海邊出現了一道深一丈,頂寬一丈多的大溝。溝邊上遍布鹿砦,大溝裡除了水,還有削尖的木樁和竹刺。從這個大溝裡挖出的土石全部堆在溝的南側,堆成了一道高高的土牆,土牆上還有箭樓。就在遼軍前鋒抵達大溝北側時,還能看到土牆頂端有人扛著石頭壘砌墩台。

  對於不善攻城的遼軍來說,如何突破這道大溝就是個難題。但是不盡快進攻還不行,一來冬天已經來了,頓兵堅城之下對士氣打擊很大;再者,宋人海盜不斷在大軍身後登陸,截斷糧道破壞道路,雖然不能造成太大的損失,但卻鬧得人心惶惶。

  於是在十月十九,三萬遼軍在總長五至六公裡的戰線上發起了進攻。結果很悲催,因為戰線一共只有五六公裡,遼軍無法發揮人多的優勢,更無法發揮騎兵快速穿插的優勢,只能硬剛正面。遼軍只打了三個時辰就損失三千多人,雖然曾有一次攻破土牆,但誰也不敢說這不是個圈套,因為衝上土牆的遼軍被宋人那種被噴中非死即傷的武器打得無法擴大突破口,而衝到土牆以南的三百多人被騎兵一頓砍殺,大部分都沒跑出來。

  遼軍將領對短期內攻破這道壕溝和土牆構成的防線失去了信心,寫信向東京留守報告,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信使在路上遇到從遼軍背後登陸的宋人的埋伏,他那封信也到了陶林手裡。

  在這封信中,可以看出這位遼國將軍對這條防線的堅固程度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說這道長十裡的土牆防守嚴密,布滿了各種武器,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根本無法進攻。

  按照他的描述,進攻部隊還沒有接近土牆就會受到弩炮發射的標槍和投石機發射的石塊兒打擊,然後再受到一撥強弩打擊,遼軍才能進入弓箭射程。可是宋人不但披甲擁盾,而且還用能夠移動的木架張掛生牛皮,弓箭對這樣完備的防禦根本沒有殺傷力。反而是宋人用火銃射擊,給遼軍造成重大的傷亡。尤其是那種能發出巨大轟鳴的大火銃,一打就是一大片鉛子,被掃中的連個全屍都難留。

  遼軍士兵好歹用梯子下到壕溝底部,土牆上的宋人就會往溝裡投擲灰瓶、火油,但相比宋人投擲的一種“葫蘆彈”這些相對來說都不算什麽了。這種葫蘆彈是用乾燥的葫蘆裝滿火藥和小鐵丸,點燃引信投擲,火藥爆炸鐵丸四處迸飛,除了直接殺傷,給人心理的震撼更是嚴重,遼軍在幾個地段的進攻就是在葫蘆彈的轟擊下徹底垮掉的。

  這種“葫蘆彈”威力如此巨大,遼軍士兵自然給予了嚴重的關注。這些“葫蘆彈”也有很多不能爆炸的,被遼軍士兵撿了回去,有人就想用布或者草作引信,再把它扔回去炸宋人。但是效果卻非常差,因為無法掌握引信燃燒的時間,經常有把自己炸了的。

  不過一開始遼國將軍還認為自己有人數佔優,整個壕溝有十多裡長,宋人似乎沒有足夠的兵力防守每一段土牆,土牆朝向北的一面也是斜坡的利於攀爬,他不是沒有勝算。因此,遼軍拚著傷亡慘重還是有機會攻上土牆的,但是攻上土牆並不等於攻破敵人的防線。宋人會固守突破口兩側,用火銃和強弩阻擋遼軍向兩側擴展突破口。在狹窄的牆頭上,密集的火銃就是收割生命的鐵掃帚,遼軍的兩層鎧甲在火銃的近距離轟擊下也會被洞穿。遼軍也是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才明白想從土牆上向兩側突破是不可能的。

  事實證明想越過土牆直接衝到土牆後方也不是個好主意,因為土牆後方有一支驍勇的騎兵。遼軍越過土牆,就會重演步兵對騎兵的慘劇,而契丹人顯然沒有宋軍以嚴謹的陣型和重甲步兵對抗騎兵的經驗,遇到手持鋼刀鐵棍的騎兵只有挨揍的份兒。

  整條防線的直線寬度只有五公裡多點兒,對於騎兵來說轉瞬即至。所以即使叛亂者只有幾百騎兵,對進攻者也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考慮到種種困難,這位遼國將軍要求後方送來更多的糧草,讓他有時間打造攻城器械,慢慢進攻。但是陶林得知遼軍乏糧,自然更不可能讓糧食輕易送到他們手中,從遼軍後方各處不斷登陸的人把遼軍運糧的必經之路又破壞了一遍。數日後,遼軍無可挽回地缺糧了,隻得拔營北返,一路遭到宋人截殺和部族騎兵追殺,損失慘重。

  此後,便進入了冬天。這個季節誰也不願意到兔子不拉屎、難以補給的遼東半島作戰,很自然地遼國對反叛的征伐就只能推遲到第二年了。陶林又贏得了一個冬天的整頓時間。

  遼東半島打得火熱,大宋那邊卻一點兒反應都沒有,蓋因為此時大宋朝廷上下的注意力都被一件事情吸引了過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