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永世帝唐》第112章:赴宴東宮(1)
  交代完范魚娘先回山莊,殷清風自己則打算等李世民被詔令為太子後再回去。

  他費盡心機折騰一年多,就是為了這一天。雖說再出什麽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但親耳聽到心裡總是會踏實一些。

  李淵頒布的敕旨,比他預想得還快一些。就在他從裴寂府裡出來的第三天,也就是武德七年七月初一的大朝會上,李淵親口宣讀李世民被立為太子的敕令。

  讓前來報信的任六去將王雄涎喊來,殷清風讓月眉準備收拾行李,如果明天李世民不傳見他,後天就動身回去。

  “真噠?我們要回山莊了是嗎?哇~~~太好了~~~”

  月眉聽了,手舞足蹈的歡快不已。

  “先別顧著高興了,你現在去換上騎士裝,等雄涎他們到了,郎君帶你出去轉轉。”

  月眉一下子撲過來,拽著殷清風胳膊,仰著小臉兒眼巴巴的問道:“我們去哪裡?東市還是西市?”

  殷清風和她頂了一下腦門兒,“都不是,我們去渭水北岸。”

  月眉歪著小腦袋,“是五陵原嗎?”她一拍手,“對啊~~我們去看看那些皇帝住的地方。”

  “如果他們來了,你還沒換好衣服,我可不等你喲~~”

  “啊~~~郎君壞~~”一聲驚呼後,月眉轉身就跑。

  過了中渭橋,殷清風一馬當先直奔好疇縣而去。好疇縣後世稱作乾縣,以埋葬一對夫妻墓而聞名。

  不管李世民是否會將許敬宗發配到他這裡,既然決定要修路修渠,殷清風還是決定將水泥搞出來。

  殷清風雖然沒來過乾縣,但在看旅遊攻略的時候,對乾縣石灰岩的介紹很有印象。

  乾縣的石灰石蘊藏在北部,但大多埋藏在四十米以下。好在也有裸露在地表的,如五峰山、乾陵、方山、龍岩等地。其中,工業價值最好的是五峰山礦區,屬優質礦石。

  龍岩山位於渭河支流姬水河流域中部,依山傍水,松石幽秀,境地頗佳。相傳,這裡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起源地。

  殷清風的本意,是想在龍岩的附近建起燒石灰的窯口,但在發現一處溫泉時,他隻好轉往東北面的方山。

  兜兜轉轉後,終於確定了一塊理想的地方。山坡上的石灰岩既容易開采,坡下的平地又足夠建起大面積的廠房和住宅區。不遠處的河流,還能提供生產生活用水。

  帶著一頭霧水的月眉和王雄涎等人,滿身疲憊的一行人趕在城門關閉前回到長安。

  沒等進門,迎上前來的仆役便稟報說,有宮內的內侍在等他。

  心有準備的殷清風,見到一臉喜色的黃姓內侍時,還是多少感到驚訝。因為那個內侍說,太子在後日請他和月眉去東宮赴晚宴。

  殷清風聽後,追問了一句,“除了我之外,可還有其他賓客?”

  “這就是小的能知道的。”

  塞給黃姓內侍一百貫的存折後,由叔祖管家親自送他出了府門。

  回到屋子,見薛繁星正拿著一件紅色繡花裙在月眉身上比量著,床上還散落著更多的裙子。殷清風故意調侃道:“月眉是要做新婦嗎?”

  薛繁星聽了吃吃的笑了起來,月眉則白了他一眼,“不要理壞郎君,咱們接著試。”

  殷清風眼睛眨了眨,轉身進了書房。既然月眉這麽重視這次宴會,他就要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殷清風筆下的裙子,上臂是正常寬度,前臂是幅度不大的喇叭袖;束腰的位置略微向上提一下,

整體的裙擺就顯得額外修長。  殷清風想把領口設計成坦領或V字領,但月眉的身體剛發育,又沒合適的項鏈,最後隻好改成圓領的。

  等趙娘子將設計稿拿去縫製之後,殷清風才有時間琢磨李世民宴請他的目的。

  雖然他能理解李世民對他的不信任,但完全釋懷是不可能的。現在聽說又要和李世民見面,他心底多少是有些抗拒的。但,還不得不去。

  既然要去,就得先想想李世民用宴請的方式,叫他去的目的是什麽。雖然李世民那眼中一抹的殺機閃現在他腦海裡,但他還是敢確定李世民現在沒殺他的可能與必要。

  既然不是鴻門宴,又選在他心願得償後,應該就是答謝宴和進一步試探了。

  既然是這兩種可能,殷清風就放下心思去準備給李世民的登門禮了。

  休息一晚,殷清風請來叔祖管家,“叔祖,清風在好疇縣尋了一塊地,你幫侄孫買下來,再準備一些窯工....”

  本就因為殷清風的回歸讓府裡的生計日漸富足,現在李世民當了太子,殷清風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所以,管家沒有提出任何質疑,就領命而去了。

  殷清風之前回城時,將隱藏在書房的書桌裡各種筆記也帶回來了,其中就包括水泥製作的工藝與要求的資料。

  水泥的燒製技術含量不算太高,在現代時空裡,水泥產業甚至是一些鄉鎮的支柱產業。

  水泥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喂入水泥窯中煆燒成熟料,加入適量石膏磨細就成了。

  水泥和石灰都用到石灰石,在不明所以的人看來,最少從原料上看不出異端來,這就能大大的提高了水泥生產的保密性。

  如果不是為了修建水渠的話,殷清風打算這水泥技術再過幾年才拿出來。他向李世民提出修路修渠,完全出於讓李世民安心的目的。

  隨著他即將進行的商業開展,他手裡將掌握著巨量財富的消息是瞞不住任何人。作為一國之君,李世民絕對會不放心,民間還有人比皇室更富裕的。但現在看來,結果卻是適得其反。

  殷清風的筆記裡,除了記下了原料預均化、圓形堆料場、原料配比、使用高爐礦渣要點外,他還設計了新式石灰窯的圖形來。他設計的靈感,來源於景德鎮窯。

  景德鎮窯簡稱鎮窯。鎮窯形似雞蛋,前高後低,前寬後窄。窯頂在窯頭處呈弧形,往後逐漸下降。窯底則由窯頭往後逐漸向上傾斜。窯尾設煙囪。

  由於鎮窯的結構合理,使得密封性好,從而提高了窯內溫度;鎮窯的另一個優勢是可利用的空間較大,可以充分保證水泥的產量。

  考慮到石灰或水泥在燒製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殷清風又在鎮窯的煙囪處連接一個弧形的鐵管,鐵管的另一端再連接回窯頭。如此以來,既能消除生產上產生的粉塵,又不會浪費原料。

  這個鐵管就像蜂窩煤火爐的鐵筒一樣是一節套一節的,如果發現裡面被粉塵淤積了,還可在停工的時候拆卸下來進行清理。

  除了這些,殷清風根據實際情況,又設計了一個粉碎裝置:在河的上遊建一個水壩,然後在下遊的岸邊豎起風車。將敲碎的石灰石、鐵礦石、黏土等放到石磨上進行細磨。

  反覆檢查了幾遍,覺得沒什麽問題了,殷清風便開始琢磨去赴宴時帶什麽禮物。

  古人對於“禮”字,是非常看重的。

  禮,是一種行為準繩--“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禮,也是一種制度,不但有五禮、六禮、九禮等,從北周時更設立了禮部。

  禮,在日常中最重要的體現,是“禮尚往來”四個字。

  現代人會發現,很多兒時的夥伴、讀書時的同窗等,會漸行漸遠。表面的解讀是,那些落魄的朋友們不願意與富貴的親戚、朋友往來。內裡的實質是,他們做不到禮尚往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被請了一頓飯,可以。被請了兩頓飯,也好意思去。但第三頓呢?回請不起,就隻好不聯系了。

  以往,殷清風去見李世民,多是事出有因。但正式宴請卻是初次。依照禮節,殷清風是絕對不可以空手去。

  放在現代,拎瓶酒,帶條煙,或者一個果籃就應對過去了。但放在唐朝,殷清風真不知該帶什麽。

  …………………………………………………………

  抱歉:之前我弄錯了稱號。唐朝時,皇帝的女兒是公主、太子的女兒稱為郡主、親王的女兒稱為縣主。所以,之前提到的襄城,應該是縣主而不是郡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