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永世帝唐》第251章:馬周講古
馬周在山莊時聽說殷清風要回城居住,就開始糾結。

殷清風有王命在身,所以才有理由與父祖分居而長住城外。但殷清風現在要回到父祖身邊,那他這個“友人”該如何自處?在外人看來,只要他跟從殷清風回府,他便是殷清風或鄖國公府的門客了。

“至聖先師”孔夫子未聞達前時時露出門客相。他並不諱言自己“三日無君”便惶惶不安的焦慮,乃至奔波於列國被人嘲笑為喪家之犬。

陳涉以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起兵,項羽、劉邦扯起楚懷王的旗號。他們是自覺將自己擺在門下客位的位置上,只求一個名正言順。

雖然也有門客羽翼豐滿時反客為主,奪取最高權力。如楚公子春申君的門客李園,就是以陰謀手段反客為主的成功范例。但大多數人和他一樣,隻想求富貴、取尊榮、建不朽之功業。

但殷清風是明主嗎?

門客制度從春秋以來,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像馮諼那樣甘心效忠孟嘗君一生的人早就沒有了。漢末以來,門客之主只是門客入仕的一個轉折點,門客投靠他們隻想有一個快速入仕的機會。

從這一點來看,殷清風的確能做到。

但殷清風以商壞儒的做法,會不會成為天下各士族的公敵?一旦各士族在朝中在仕途中對其進行牽絆,他這個“曾經”的殷氏門客的仕途將一片黯淡。

他有些後悔當初貿然登門後沒有及時離開,否則也不會有現在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

還有呂才,呂才自從聽了殷清風的算學課,便一門心思的去研究那些小道。難道他就不知道只有儒學才算是正途嗎?

如果他現在選擇離開,與呂才從此陌路倒也沒什麽,但殷清風那關怎麽過?太子注定要登位,中山王又在殷清風這裡求學。他選擇離開的後果或許只有一個:與仕途無緣。

自絕於仕途?不可能!清河馬氏的門楣還要依靠他來支撐呢!

他很想向殷清風問個究竟,問他怕不怕那些士族在醒悟殷清風以商壞儒之後會群起而攻之。但殷清風從東宮回來後便很難見到,即使見了面也匆匆而過。

他,就帶著這樣的苦惱,隨殷清風回了城。

在見識過了渭水橋之後,他對殷清風在營造學上的造詣已經是五體投地了,鄖國公府的西院沒有讓他產生更多的波瀾。他只是好奇殷清風這個庶子在這國公府裡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位置。

按理說,嫡庶之分的禮儀制度早已確定了幾千年,庶子之地位也無需多言,但殷清風這個庶子很奇特。

之前在山莊開會時,他坐主位而其嫡母坐客位、回歸之日,鄖國公府以迎接至親至長的儀禮迎接殷清風,這一切都顯示他在家族中地位的不同尋常,可為什麽今年是他第一次參加祭祖?難道...他在族中地位的變化,是這一年當中才發生改變的?在此之前呢?

馬周在那裡胡思亂想的時候,祭祖的活動已經結束了。他作為觀禮人,也被邀請參加祭祖後的盛宴。

呂才因為尚未及冠,本沒有資格觀禮的。或許殷元考慮到他是殷清風的友人,就破例讓他觀禮了。

一個家族在祭祖時如果邀請人來觀禮,是想通過觀禮人之口對外宣揚這個家族輝煌的過往,以及這個家族現在的門風、子弟取得的成就等等,所以,主人要有重禮酬謝觀禮人的。

呂才就是一個不問身外事的性子,他對那些堆滿了半個屋子的禮物根本不在意,他更感興趣的是馬周在講述殷氏的歷史。

宴會後,他和馬周隨殷清風回到西院。

閑聊中馬周提到一段辛密。當時,馬周問殷清風可知為何殷氏的族譜隻上溯到魏晉時期。以殷氏的淵源,殷清風現在在族譜上的世系不應該是第十四代,最少也應該是一百三十代左右。

殷清風對他的“身世”本來就知道得不多,能有現在的了解,還是因為許敬宗和這個祭祖時叔祖管家的講述,否則他就知道一個殷開山。

馬周說道:“秦漢之前,殷氏至所以沒有世系譜問世,是因為殷氏在帝辛失國以後直到秦漢這一千多年來倍受打壓的結果。”

殷清風愣愣的看著馬周,呂才坐在旁邊則是眼睛瞪得大大的。

馬周接著說道:“夏朝因為時代久遠,不但帝王世系難以考證,而且因為姓氏在夏朝還沒有形成現在這個形製,到底誰是夏啟的後人估計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但殷商就不同了。

殷商不但有完整的帝王世系,而且姓氏已經完全確定。周王室為了防止殷氏後人謀奪姬周的王權,不但通過自身的權勢對殷氏進行打壓,而且也暗中讓分封的諸侯們對殷氏後人進行打壓。

殷氏族人面對這樣的局面,到底是否有族人還存活於世根本就沒人知道,直到漢成帝時。

漢成帝時,皇帝婚久無嗣,求子心切。以為是五帝、夏、周都受到祭祀,唯殷人成湯斷了香火所致,因此,“詔求殷之後裔”,派人四處尋找末代殷商王室直系傳人。

經過探查後才了解到殷之後裔已“分散為十余姓,推求其嫡,不可得”。因此隻好於綏和元年下詔封孔子的十四世傳人孔吉為殷紹嘉侯,不久又進封為殷紹嘉公。

所以,現存的殷氏族人實際上是孔吉的後代。”

“瓦特!小爺“是”孔老二的後人?”

殷清風差點兒炸了!

他這裡在不停的削弱儒家的地位,那邊追根溯源卻是孔丘的後代,這玩笑...有點兒大了吧~~~~

他仔細瞅著馬周,但馬周沒有任何開玩笑的跡象。他用懷疑的口吻問道:“不知...賓王兄此言可有根由?”

馬周說道:“賢弟知道掌上舞趙飛燕吧。”

殷清風點點頭,趙飛燕他當然是直道的了。

趙飛燕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貧窮,選入宮中為宮女后在陽阿公主處學舞,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後來成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漢哀帝崩逝,被貶為孝成皇后。一個多月後被貶為庶人,下詔令其看守陵園,當日趙飛燕自殺身亡。

馬周說道:“漢成帝有兩個皇后,一個是出身高陽許氏的許皇后,另一個就是趙飛燕了。除了這兩個皇后,漢成帝還有眾多妃嬪。

周的家祖是東漢初年的伏波將軍援,援祖的兩位姑母先後入宮為漢成帝的婕妤。所以,關於殷氏的隱秘,周得自於族中記載。”

殷清風驚訝的看著馬周。

馬周沒必要拿別人家的祖先來誹謗,也就是說,他的話是成立的。那...殷氏族人自己知道這事兒嗎?

古人都說:自古孔孟是一家,原來孔殷也是一家親啊~~~這笑話鬧得~~~

馬周的談興好像是止不住了,他又說道:“不管現在那些士族對外宣稱他們的家族多麽淵源,但細查他們的族譜就會知道,真正的推敲起來,那些世系譜系中最少在魏晉之前是有勘誤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世家大族的普遍存在和門閥制度的確立,編修族譜蔚然成風,並且已由私家譜步入官管國譜。由於政治的需要,朝堂成立了收集管理族譜的專門官衙。並且以簿狀、譜系為依據選拔官吏。

而且,從南朝以來,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歷代並有圖譜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今之儒知撰譜事。

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狀者,則上之。官為考訂詳實,藏於秘閣,副在左戶。若私書有濫則糾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則稽之以私書。

即便如此,當時的各士族族譜也不完全可信,各世家大族修譜時的攀龍附鳳行為已經普遍存在。

門閥制度確立以後,士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庶族要想享有這種特權和名聲,篡改家譜以躋身±族行列是—種實際、有效手段。

有人評論說:“又近古人倫,喜稱閥閱。其蓽門寒族,百代無聞,而騂角挺生,一朝暴富,無不追述本系,妄承先哲。”;“私譜之文出於閭巷,家自為說,事非經典,苟引先賢,妄相假托,無所取信,寧足據乎?”

由此可見,魏晉南北朝時期,族譜作偽現象已經比較普遍。

北方各朝雖然不像南朝那樣實行嚴格的九品中正製,但為了彰顯家族的顯赫,不但完善現有已知的譜系,還要往上推溯他們的祖先。這裡面是不是有錯誤,只有他們自家人知道。

但,周以為,當時的殷氏從東晉殷浩起已經進入一流士族,從那時傳下來的譜系是完全可信的。”

經過最初的震驚,殷清風現在已經恢復了冷靜。

他以前認為和這個時代的人沒有什麽共同語言,但經過許敬宗和馬周等人交流他發現,有些歷史還是通過這個時代的人來講述或許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他暗中決定了,以後不用和這些“古人”講什麽人生什麽理想,就聽他們講古就一種很好的享受。看書還要自己找最新章節?你OUT了,微信關注公眾號:優讀文學或者suduwx美女小編幫你找書!當真是看書撩妹兩不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