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永世帝唐》第297章:誓死效忠
右武衛的駐地不是沒有什麽可看的,而是程咬金不想讓其他人搶了右武衛在這裡駐扎的機會。

若是其他衛的將軍知道殷清風的那些設計,都不用去找太子求情,會直接殺到他面前要求有福同享的。當然,他也知道,等到明年學院開課之後,他的小算盤就撥不響了,但多一天是一天嘛。

過了右武衛駐地不久,程咬金便將講解的位置讓給了殷清風。

眾人的視線都被前方的建築所吸引,根本沒人注意他倆人位置的變化。

前方的建築不是有多奇妙,而是太簡單---寬闊的城門外兩邊竟然向外延展出很長一段又長又寬的高牆。

這兩道牆與城牆同高;朝向水泥路這一邊的頂端,每隔半米就有一個窗口。

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我國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甕城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西漢時期甘肅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塢門門外的曲壁、匈奴所築統萬城都有類似甕城的建築,但甕城真正興盛要開始於五代和北宋時期。

《投名狀》中龐青雲屠殺被趙二虎勸降的太平軍降兵的地方,便是在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甕城---南京通濟門裡進行的。

每個城池的甕城至所以要建在城門內,設計者的依據是道家思想---“國有利器,不示於人”。

但殷清風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甕城雖然有利於守城,但太過於被動。若是守軍要用到甕城的時候,要麽是守衛力量不足而誘使敵軍入內進行有效的擊殺,要麽就是城門已經無法守住,只能靠甕城來做最後的抵抗。

殷清風在設計甕城時,將它挪到城門外,將半圓形變成兩道直牆。並且在直牆朝南的這兩端提上字:上聯:升官發才請往他處。下聯:貪生畏死勿進此門。

李世民雖然沒搞清楚這兩道直牆的作用,但這兩句話是他寫的,只是沒想到殷清風會把字留在這裡。

李世民是在當了皇帝之後,才有時間練出一手被人稱讚的飛白體。若是真以字體的功力來論,這兩句題詞當下還真輪不到他來寫。但誰叫人家身份擺在那兒呢,殷清風不拍他馬屁拍誰的?

大佬們看了就知道這字出自誰之手,所以,他們把議論的焦點放在了字的內容上。

等議論與歌頌結束了,輪到殷清風來講解這兩道牆的用途了。

“這兩道牆的頂端也是一個甬道,弓弩手從城牆進去後可以從窗口向下射擊,而不用擔心會被敵人射殺。”

眾人雖然隱隱猜到這兩道牆的用途,但這話真從殷清風嘴裡冒出來,他們才敢確定自己猜得沒錯。

“天哪~~~那以後誰還敢從城門處攻城?”“明知進去一個死一個,誰還敢從城門進攻?”“若是在城外每隔幾十米就建一道這樣的牆呢....”“嘶~~~”“躲都沒地方躲啊~~~”“反正某家面對這樣的城池,最好的結果就是在野戰中取勝,攻城就別想了...”

程咬金笑嘻嘻的問道:“若是你們來攻打這座城,有什麽辦法?”

有人嘟囔道:“除了圍困,還有辦法嗎?”

有人反對道:“圍困有什麽用?你說,你要留下多少兵馬圍困?如果其余的兵馬在下一個城池遇到的情況也同樣怎辦?叫某說,撤軍!除了撤軍沒有任何辦法!”

剛才還在冥思苦想的人立刻放棄思索了。

《孫子兵法》裡說道:“十則圍之,

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在以往的歷史中,真正依靠圍困來取勝的戰役,最後的結果都是兩敗俱傷。攻城一方看似不用在城頭上消耗士兵,但圍困期間消耗的糧草怎麽解決?攻城方都是遠道而來,一旦糧草不繼,後果可是災難性的。

面對這樣的城池,只能用遠程攻城器械---投石車砸爛砸倒。砸倒一堵牆容易,十堵牆呢?能找到多少石頭來砸?

大佬們越想越心寒,越想就越佩服殷清風。

歷史上不是沒有以守城而著稱的名將,但成就他們名聲的還是依靠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誰人曾像殷清風這樣,只在城外建起幾座高牆就讓敵人望之退卻?

他守了可不是一座城,而是所有!

天下各處的城池若都進行這樣的改建,那些想造反的人還是死了心思吧。訓練有素的士兵都攻不破,還能指望那些被裹挾的民眾?

有了這樣的改建,以後的城池還要什麽護城河?有了這樣的改建,以後的城池裡只要訓練弓弩兵就好了,刀盾兵也無用武之地了.....

大佬們能想明白,李世民自然也能想明白,“淮陽侯殷清風!”

殷清風立刻回應道:“臣在!”

李世民嚴肅的說道:“你立刻選派工匠送到工部!”

“喏!”

李世民又喊道:“工部尚書楊恭仁!”

楊恭仁上前一步,“臣在!”

李世民對他喝道:“你現在就回去選派官員,明日讓他們帶領淮陽侯送來的工匠前往邊塞各城,務必在年前將各個城池修建完畢!”

楊恭仁躬身應道:“臣楊恭仁領命!”

他向其他人拱了拱手,轉身快步向回走。

李世民又喝道:“秦叔寶、劉鴻基、尉遲恭....本太子命你們現在回去抽調各衛弓弩兵明日隨行!”

被點到名字的武勳從人群中走出,“臣xxx領命!”然後一同往回走。

雖然突厥每次襲邊都不會攻城,但那些邊城若是進行這樣的改建後若是再遇戰事,隻留下弓弩兵守城就好,騎兵和步兵就可以出城作戰了。

既然殷清風已經幫邊軍找到了另一種守城的方式和利器,就必須馬上用起來。要知道,自從大唐立國後,突厥人就一直沒有停止對大唐的侵邊。早一天改進早一天減少士兵的傷亡。

不管是組織官員還是抽調弓弩手,都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所以才讓楊恭仁和幾個衛軍的將領立即去執行。但殷清風還要留下來講解,他暫時不能離開。

原先那些不想落一個阿諛的人,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紛紛向李世民進諫,然李世民封賞殷清風。

程咬金因練兵有功而晉封上柱國,殷清風的功勞可比他大多了,若是不對他進行封賞,他們要落下一個‘妒忌賢能、察舉不明’的名聲,而李世民則要落下一個‘有功不賞’的惡名。

殷清風心裡一跳,剛想說話,李世民一擺手,“某當初給淮陽侯的命令是建造皇家軍事學院,現在我等連學院的大門還沒進去吧...不著急不著急....”

大佬們也只是說說官場話,誰不知道今天的重頭戲還沒上演?但是,在重頭戲還沒上演之前就收獲這麽多驚喜,接下來還有什麽在等著他們?

“哈哈哈..走,看看淮陽侯還有什麽妙想~~~”

除了之前的驚嚇,這一路走來都是他難以想象的驚喜---殷清風在幾個月前向他匯報時都不曾提到。所以,即使李世民現在就想封賞殷清風,他也要忍到最後。

李世民轉過身,抬頭看著學院的大門方向。

學院的大門是一道重簷廡殿頂式的門樓,上面從右到左是歐陽詢題的字:大唐帝國皇家軍事學院。

軍事學院的地位太過重要,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的字體拿不出手,所以,殷清風向他求字的時候,他把機會讓了出來。

歐陽詢的字就不用評價了,那可是在整個中國書法史都是牛掰的存在。

在大佬們議論坊門形製的時候,坊門緩緩的被打開。門內是一溜兩行士兵。

不等穿過院門,眾人就看見遠處大路各有一座兩百多米高的矮山,矮山前方的廣場上聳立著一個騎士雕像---戰馬呈七十度角的騰空,馬上騎士與地面呈九十度角。

戰馬前中六箭,背中三箭,甚至,箭矢插進身體的那些位置還有一縷縷的“鮮血”在流淌...

騎士身披大氅,手中軍刀斜指天空,怒目暴喝,仿佛在命令身後的將士隨他殺敵一般。

隨著婚禮的結束,長安城內雖然沒有立起第二個雕像,但東西市出現了幾個專賣小型的陶製、木製、石製和銅製武士俑的商鋪。而這幾家商鋪至今的生意還很火爆。

現在,大唐第二座雕像出現在皇家軍事學院裡了。

人們越接近雕像,表情越肅穆。

升道坊裡那個騎士雕像坐下的戰馬只有一個馬蹄騰空,而這座雕像上戰馬是完全人立而起。看似只有一個馬腿的差距,難度卻增加了不少。

這個雕像同樣是銅製的,使用的是沙范鑄造工藝,外形上參考了拿破侖一世那張騎馬的油畫。只不過,那張畫上拿破侖是側對著人群,而這個騎士是站在馬鐙上面對人們來的方向。

歐洲以雕像文化著稱,但石質騎士雕像很少有雙蹄騰空或者騰空的角度太大的造型,原因就在重心太難把握。

用石頭雕鑿騎士雕像,戰馬和騎士兩者加起來的重量差不多在一噸左右,重心一個找不準,只能毀了重新來。

殷清風又想達到令人震撼的效果,又不想給自己找麻煩去算計重心的問題,所以,他使用沙范工藝鑄造了一個空心的雕像,然後在戰馬的下半部裡灌上水泥漿。

如此以來,別說這戰馬是雙腿騰空,就算是只有一條腿與基座相連,這雕像也能穩穩地立在那兒。

李世民與他身後的某些人熱淚盈眶的仰視著雕像。

騎士的五官是李世民的模樣。

他身下那匹中了九隻箭的坐騎,正是他平定劉黑闥時所乘的戰馬---拳毛騧。

在看到這雕像時、在看清那坐騎上面九隻箭矢的時候,曾經難忘的一幕幕掠上他的心頭。

曾經與李世民同生共死的原天策府和秦王府的那些人,同樣想起之前的崢嶸歲月。

就在人們沉浸在對過往懷念的時候,殷清風指著基座說道:“請看。”

人們這才低頭看去。

白色瓷磚貼面的基座的正前方是六個大字:為了帝國,前進!

看到這六個大字,再加上雕像給他們的震撼感,人們隻覺得心房收縮、熱血上湧、渾身戰栗!

“為了...帝國...前進...為了帝國,前進...為了帝國!前進!”

李世民哆嗦著重複著。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堅定,最後一句,他甚至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喊出來的。這一刻,仿佛他又回到了戰場上、仿佛他正是用這個口號在激勵著將士們向前廝殺...

“為了帝國,前進!”“為了帝國,前進!”“為了帝國,前進!”“為了帝國,前進!”“....”

淚水已經迷糊了他們的雙眼,但他們揮舞著拳頭,聲嘶力竭的表達著他們現在的心情。

今天到場的,除了殷清風這個毛孩子,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幾次戰爭---包括那些文官。

他們想到了在前隋時的過往,想到了入唐後的經歷,想到了個人的生死榮辱,想到了親朋故舊,想到生離死別,想到了...

一個雕像,六個大字,讓他們此時心意難平...

李世民抬頭再次看向雕像。

此時的他,再也沒有因為殷清風給他立雕像而竊喜的心情了。

許久,他轉過身來,對著所有人說道:“在帝國銀行成立之後有人問某,這帝國是何意。某當時說,這“帝”字取自三皇五帝的“帝”,意義是要把大唐治理成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

但某內心想的,卻是另一番想法。

接下來,他把殷清風的說辭變化了一些說給眾人聽。”

他揮了下拳頭,“大唐現在的疆域已經很廣闊了,但四周還有很多強敵。這些強敵要消滅!消滅他們之後怎麽辦?

匈奴被前後漢擊敗,但那裡又興起了鮮卑、興起了突厥。同理,吐谷渾、高句麗等地,若是隻簡單的擊敗他們,要不了多久,又有別的政權興起。

為了我們的子孫,我們要把疆域擴展到無限遠!只有那樣,才能保證後人能安居樂業,我輩才能安心的離去。

諸位卿家,請你們與大唐皇室一起把大唐治理成大、唐、帝、國!由大唐王朝變成大唐帝國,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但是,為了帝國,請你們和本太子和大唐皇室,一起、前進~~~~”

“為了帝國,一起前進!”“為了帝國,一起前進!”“為了帝國,一起前進!”“....”

李世民將手舉到半空中,他大聲喊道:“我,大唐太子李世民在此起誓,卿不負我,我、定、不、負、卿!”

“誓死效忠殿下!”“誓死效忠殿下!”“誓死效忠殿下!”

這一刻,上至七十八歲的裴世矩,下到十七歲的殷清風,用最響亮的聲音回應著李世民的誓言。

李世民用這句話在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你們不要負我、不要阻擋我把大唐治理成大唐帝國,否則,就不是我負不負你們的問題了。

這麽淺白的一句話誰聽不懂,又誰聽不出李世民的雄心壯志?只要跟著李世民走, 還怕個人得不到榮華富貴?還怕子孫後代沒有一個好前程?

傻子才不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忠誠的擁護者呢!

只有七歲半的李承乾,大聲喊道:“誓死效忠阿耶,不對,我該效忠誰呢?”

他撓著頭,“對阿耶不能說是效忠,是盡孝!對了,我要誓死效忠大唐帝國!誓死效......”

等他想好了再喊出來,別人都已經喊完了,所以,他的話十分清晰的傳到所有人的耳朵裡了。

看到大家齊齊的看向他,李承乾語氣一竭,然後鼓足勇氣繼續喊道:“....忠...大唐帝國!”

“哈哈哈...”

李世民別提心中多欣慰了。

他不但借機敲打了在場的人,還看到兒子最真實的一面。

兒子當眾說要對他盡孝,就足夠讓他開心了。

兒子把誓言變成效忠大唐帝國,這一句‘誓死效忠大唐帝國’,把一個全心全意治理天下的帝王的形象表達得淋漓盡致。他不求兒子未來真的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但兒子這麽小就明白這樣的道理,夫複何求!

最讓他欣慰的是,兒子在那麽多人的注視下,竟然能夠做到毫不怯場。隻此一點,兒子已經具備了一代雄主最基本的能力了。

他一把將李承乾抱起,“好!說的好!你我父子二人,與他們...”他指了一圈在場的人,“與這些大唐的功勳們,一起效忠大唐帝國!”看書還要自己找最新章節?你OUT了,微信關注公眾號:優讀文學或者suduwx美女小編幫你找書!當真是看書撩妹兩不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