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永世帝唐》第400 4 10 章:無奈講經
(本章講解古代哲學、講《大學》和《中庸》,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跳過。)

關於“盡”的闡述,殷清風有所保留。

他沒說,人的心態和思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探究出的結果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他也沒說,通過什麽方式去探究。

禮佛、崇道、尊儒是一種手段、遊覽名山大川是一種手段、深入市井生活是一種手段...

聽起來有些像修真小說裡的情景,但真實就是如此。

一個人的思想體系要建立起來,就要飽覽群書。想要自己的體系成熟,就從大自然當中體會、從生活瑣事當中反思。

眼下,如果殷清風真的把這些向燕敬嗣一一說明,恐怕就是一場哲學的辯論了。

中國古代哲學分“先秦的百家爭鳴”、“漢唐的儒釋道三玄”、“宋明清的儒學”、“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

從魏晉以來,因為長久戰亂的緣故,本來在兩漢時大一統的儒家思想,變成了釋道儒三派哲學分門對抗的格局。

道家哲學是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

道家有三大分支:以黃帝和老子思想為核心的黃老學派、以老子和莊子思想為核心的老莊學派,以老莊學派加《周易》為核心的玄學派。

認為“道”是作為客觀必然存在的黃老學派,因為采納了陰陽、儒、法、墨等學派的觀點,主要側重技術發明和政治思想。

先秦之後,每個發明家都會自豪的說,他們是儒家子弟,而不是雜家或墨家。

在社會政治領域,黃老學派認為君“無為”,臣以法律手段治理而“有為”。

君主不要對百姓有過多的控制與干涉,給百姓以更多的生存空間,以使社會恢復並保持和諧與秩序。

黃老學派也意識到,僅靠“君無為”並不能保證社會秩序正常,必須要采用法律的手段維護。

到東漢時,黃老之術與新產生的讖緯之說相結合,逐漸演變為自然長生之道的道教來。

老莊學派重視“不言之教”,反對禮教的虛偽性和反對儒家以仁義道德為核心的人倫教育,提倡自然主義教育。要求擺脫經驗知識的束縛,實現對自然本身的直覺體悟,通過學習自然而返歸與保全人的素樸本性。

與黃老學派的積極參與國家社會的治理,老莊學派更注重個人的身心修養、清靜無為,信奉我命在我不在天。從而衍生出胎息、辟谷、導引等養生功法。

在現代,那些整日躲在終南山等深山老林修煉的道士,以及修真小說裡的修道士,大多來源於這一派的思想。

玄學又稱新道學,其含義是指立言與行事兩個方面:立言要玄妙,行事要雅遠玄遠曠達。

玄學的本質是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是指以孤立、靜止、片面、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觀點看待萬事萬物,進而誇大主觀作用的思想。

所以,後世人稱玄學者是一幫坐而論道之人。

儒學的世界觀,第一是對天的理解,第二是確定天與人之間的關系。

“天”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思想范疇,“天”既“天道”。“天道”又簡稱“道”。

從後世研究古人的“道”來說,儒學與道學,以及諸子百家的區別,就像《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一樣,在於認知、求證的方向和結果不同,他們追求和探索的目標都是相同的。

儒家認為,“天”作為實體的自然界,其意義主要在於為人們提供了認識的對象與源泉;另一方面,就“天為至善”的理想境界而論,

“天”為人們的道德修養提供了終極目標和典范。認知“天”、探尋“天”、達到“天人合一”,是儒家永恆的的追求。

天與人之間的關系則是指,一個人盡全力去體現自己的價值、實現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能與天地存在的意義同樣偉大。

佛教的哲學大體可歸納為“緣起性空”四個字。

所謂“緣起”: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既“一切有為法”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因果定律,稱之為“緣起”。

所謂“性空”: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作為一個普通人,哲學既在我們身邊卻又晦澀難懂。若是按照唯心主義和唯物理論來區分釋道儒三派學說的話,理解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

黃老的無為而治、儒家的三不朽這些可以看做是唯物理論思想,其他的可視為唯心論。

唯物和唯心理論思想,沒有誰好誰不好,誰好誰更好的區別,只是認知萬事萬物的出發點不同而已。

當然,出發點不同,得到的結論就不同。

作為一個普通人,能明白“人存在的意義”就可以了。

只要人生有目標的活著,就能對個人對家庭負起責任。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活著再累,心是無愧的、是有動力的、是能創造奇跡的、就是有意義的...

《論語》裡有句話很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首先要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才是前提。

殷清風會在以後的幾十年裡去梳理各學派的思想,進而嘗試在唐初就建立一套他認為合理的思想體系。

燕敬嗣問的“盡”,可以從釋道儒角度分別闡述,也可以按唯心唯物去辯論。

但他和絕大多數古人一樣,做不到站到整個儒學體系之上、之外,以全局的視角去解讀儒學。

所以,殷清風淺嘗即止,不把話題往深裡講。

出乎殷清風預想的是,燕敬嗣在得到他的承諾後,又問道:“當初敬嗣的阿耶在傳授敬嗣《禮記》時曾說道,《大學》之義概在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敬嗣雖通讀《大學》多年,對此句仍有不解之處。今日得見殷侯,還望殷侯不吝指教。”

殷清風不願意和古人打交道的原因,便是頭疼這古人掉書包,句句不離子曰子曰、之乎者也。

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後來被稱為《小戴禮記》;戴聖的叔叔戴德所編的《禮記》被稱為《大戴禮記》。

《大學》和《中庸》一樣,都是從《小戴禮記》中分離出來的。

在宋朝之前,唯有西漢的董仲舒、東漢的鄭玄、唐代的孔穎達和韓愈等少數人願意死扣這部典籍。

到了南宋,朱熹將其收於“四書”之中,才一躍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及明清時,他的《四書章句集注》又成為了科舉考試的主要材料。

也就是說,《大學》在儒家體系裡的思維,是朱熹活生生推上去的。

站在後世的角度來說,把《大學》和《中庸》從《禮記》裡分出來,又把《大學》作為四書之首是有道理的。

對《禮記》的第一個定義是:它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製。

第二個定義:它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第三個定義: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其涵蓋的內容有: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製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等。

想要精通這部深度與廣度宏大的典籍,最好是在年過四十不惑之後,以豐富的人生經驗做為基礎,才能快速的理解和精通它。

但對於個人修身、個人立志而言,卻需要在少年時就應該掌握《大學》。

而讀《大學》,就如燕敬嗣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開宗明義的解釋了《大學》這本書的宗旨。

理解了這句,《大學》讀起來就簡單了。

殷清風說道:“清風以為,整篇《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於告訴世人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

這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是一致的。”

三綱領和八條目是朱熹下的定義,此時還沒有。所以,燕敬嗣有些發呆,也有些敬佩。

“再仔細解讀開篇之語,清風以為,“明明德”的含義是在於教人如何修養出高明的德行,對應“八條目”,便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親民”是教導人們在“齊家、治國”時應當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一個人,知道該如何“明明德”,又做到了“親民”,才能平天下、才能“止於至善”。

而反過來說,想要“止於至善”,首要的是“明明德”,再把“明明德”運用到“親民”中才能做到“止於至善”。

想要準確理解這一句,就要清楚“明明德”中兩個“明”字的含義。

前一個“明”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明德”是高明的德行,而不是使德行高明。

如《尚書·周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尚書·周書·召誥》“飽受王威命明德”、《左傳?宣公三年》“天祚明德”等“明德”都是這個含義。”

“明明德”既,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等方式,讓自己修養出高明的德行。”

以殷清風這幾年讀書的經驗來看,現代人學習古代典籍有兩大難點要克服。

第一,古代詞匯與現代詞匯在字義上有非常大的區別,還會有通假字、異體字等情況出現。

古代至所以會出現訓詁學這門學科,便是要探尋某個字、某個詞匯在當時、在使用它或它們時是什麽含義。

現代人學古籍,若是跟著別人翻譯的白話文去學,看似簡單了許多,卻是被前人牽著鼻子走。

彎彎的李敖在鳳凰台的脫口秀裡說,《荊軻刺秦王》裡“王負劍”的“負”應該做“抱”講。

殷清風很佩服他疑古的想法,卻要嘲笑他的無知。

青銅器中,合金的每種材料是有要求的。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劑;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劑;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劑;金錫半,謂之鑒燧劑。

劑,既配比配方。

青銅劍的長度,因為錫的緣故,放少了劍體發軟,放多了會脆。

所以,勾踐劍等青銅劍的長度不會超過六十公分。

而秦朝從秦國時就更改了秘方。

兵馬俑坑出土的青銅劍,長度是九十公分。

這個長度才造成了秦始皇不能及時拔出劍來。

若是佩劍還不足六十公分,秦始皇還能繞柱子倉皇逃竄?

而“負”從來沒有用做“抱”講。以司馬遷的文學水平,會亂用字?

李敖會望文生義,是因為他不了解先秦時古人佩劍的方式。

腰間掛劍佩刀,是發端於波斯的佩戴方式。這種方式大概要到公元六世紀才會完全成熟並傳到中國。

劍刀掛在腰間,遇到緊急情況要拔劍也十分簡單,只要把劍一橫便能很方便的拔出了

而在此之前,古人佩劍所使用的方法是一種被現代人命名為“璏式佩劍法”的方式。

這樣佩劍的結果是,劍以類似於“豎插”的方式被佩在腰間。

如果劍身較短還則罷了,如果稍長,便會因為人的手臂不夠長而難以拔出。

而且人們為了防止寶劍亂動或者從腰帶內滑出,往往要系得特別緊, 便很難迅速將劍取下。

秦始皇在面對荊軻的突然襲擊一時之間無法拔劍,只能憑借大殿上的柱子躲閃。

所謂“負劍”其實就是將劍沿著皮帶平移到背後的位置,這樣便能大大降低拔劍的難度,順利的拔出長劍。

第二個難點是,要理解古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理解事物的思維方式,與現代人是有很大區別的。

現代人會說某句話、某部典籍、誰誰的思想是錯的,是流毒千年的禍害,但在古人生活的年代,他未必是錯的。

克服第一個難點,需要手邊有一部《說文》、一部《辭海》等字典。

克服第二個難點,首先自己要有成熟的思想體系,再以辯證的邏輯思維去讀去理解,千萬不可人雲亦雲。

正是有了這樣的體悟,他這幾年才能快速的閱讀大量的典籍,才有自信與古人討論某些典籍。

在燕敬嗣尊敬的目光裡,殷清風又說道:“我們知道了如何去“明”,但什麽樣的“德”才是“明”的?或者,什麽才是“明德”?

這就要回到《禮記》中的第三十一篇《中庸》裡去尋找。

不偏不倚,力求公正的“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

“誠”是世界的本體,“至誠”則是達到修養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中庸”“至誠”,就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古人把《大學》和《中庸》單獨從《禮記》中列出來,又把《大學》排在《中庸》的前面,便是讓人容易從這兩者的前後順序當中更好的相互參照相互理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