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歪門斜道》第99章 建文帝
與華陽散人身邊那欠扁的胖老頭談話的是一個中年儒生,中年儒生看起來已經到了聽天命之年,但是頭髮已經很黑,黑得油亮,臉上的皺紋包含著滄桑與睿智的味道。

林詩涵看到這個中年人時不經意的微微道:“居然是他?”

楊博士問:“這貨你認識?”

林詩涵道:“認識,他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

楊博士被這個消息炸得頭腦嗡嗡響:“你認識這貨?”

“認識。”林詩涵道:“當年認識他得時候他還沒有登基,而我也剛剛來到凡間一百多年,他登基後曾經下旨將我收緊宮中成為他的愛妃,被我拒絕了。說來也好笑,除了他下旨要我進宮,他的弟弟永樂帝也曾經下旨要將我納進宮中。”

楊博士問:“然後呢?”

“然後?他們配成為我的夫婿?不說當時我隻想著如何回仙域,就是沒打算回,我也不會進宮當個皇妃,當個皇妃有意思嗎?”

楊博士在想,建文帝削藩是靖難之役的一個絕對的誘發點,眼前這個美的讓人無法不衝動的林詩涵或許也是一個誘發點。

靖難之役時燕王朱棣不得不起兵原因,建文帝的倒台很大原因也隻明太祖朱元璋晚年亂殺開國元勳造成,後世野史也說評述說建文帝上台已經沒有幾個能打的武將,所以燕王朱棣起兵,建文帝倒台時必然的。

在歷史上,朱允炆即位之初就開始考慮怎樣增強自己的權力而同時削弱諸封建王國的權力,他利用那些較弱的藩王開刀,采取激烈的行動。傻到利用小事或者莫須有的罪名將自己的兄弟送上斷頭台。

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個倒台的,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齊王朱榑(1364—1428年);岷王朱楩(1379—1400年)。

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之後,燕王便成了下一個目標,若是朱棣不采取行動就是傻子,他可不是戰國時期的春申君那種白癡。

1399年7月末,一個忠於建文朝的軍官抓到了燕王藩國的兩名下級官員,並把他們送往南京以煽惑罪處死。燕王朱棣看到了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在8月5日向藩地鄰近幾個州縣發動軍事攻擊並迅速佔領,他打著誅殺佞臣肅清朝野的口號。發動了持續三年與朝廷的軍事對抗這場軍事對抗就是所謂的“靖難”之役。

為了能讓自己有足夠的口舌資本登基為帝,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的最後幾個月時間裡他打出了檄文,文中朱棣為自己辯護,他正在進行一場肅清朝廷微風邪氣的正義行動,為的就是將朝廷裡那些宦官佞臣送上斷頭台,無論是論儒家的孝道,還是對比諸藩王義務的《祖訓錄》中的條款,他無錯。錯的是那該死的建文帝,這神經病沒有讓他朱棣奔臨喪葬,剝奪了他的奔喪的權力讓他成為一個不孝子;另外,還指責他毀壞先皇所居之宮室,從而背棄了洪武帝的祖訓。

但凡出兵,必須師出有名,否則就是無名之師,無名之師盡失道義,不得民心,沒有天下黎民的擁護無名之師必敗。所以燕王朱棣的檄文不提建文帝撤藩殘殺兄弟手足之事,這等於擁護皇權,扣在建文帝腦袋上的卻是一頂不痛不癢的不孝之名。

其實這不孝之名已經指桑罵槐的指責建文帝屠殺自己兄弟。

靖難之役後燕王朱棣順利登基,同時歷史也對建文帝的生死產生了疑惑,現在林詩涵居然說眼前的那個中年儒生就是建文帝,

偏偏後世的《明史》記載建文帝以身殉國。而《明史紀事始末》以及各地方志對於朱允炆下落行蹤的記載更是各有不同,引起後世學者對此爭議無數。野史中記載,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軍攻破南京金川門,十余萬大軍的擁簇燕王朱棣進入皇宮。突發皇宮燃起大火,黑煙滾滾,建文帝朱允炆已經成了魚簍裡的王八,油鍋裡的耗子,走投無路之下,建文帝朱允炆選擇“闔宮*”,以死殉國。

急速趕來的朱棣,在撲滅宮火之後,四下搜尋辨別,找不到建文帝的屍體反到翻到了建文帝朱允文的皇后馬氏。朱棣無奈之下只能草草收斂朱允炆皇后馬氏的屍首後上演一處貓哭耗子假慈悲,勉勉強強擠出幾滴淚水算是顧及手足情。

後世認為建文帝朱允炆殉國實為不妥,必定一隻老狐狸的後代不可能沒留有後手,野史裡皆說建文帝朱允炆沒死,也不可能死,後世的學者也認為明史記載不實,而且現在林詩涵證實眼前的中年書生就是朱允炆,可當年朱允炆是如何逃出南京?

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了流傳最廣也最為詳細的版本——

金川門被谷王朱橞開門迎降之後,朱允炆長籲短歎、知道天運已失,想要自殺殉國。此時翰林院編修程濟獻策出城逃亡,而少監王鉞則提出明太祖朱元璋死前留下一個紅匣子以備不測。建文群臣打開紅匣子後,發現裡面有三張度牒,且袈裟、剃刀、鞋帽俱備,明太祖分明是要朱允炆剃度為僧逃出天生。已經火燒眉毛的朱允炆依計策削發從暗道逃出,正好發現神樂觀道士王昇正撐一舟恭迎建文帝。朱允炆臣屬十三人迅速上船離開南京城,而後輾轉至溧陽、京口、六合等處,轉走陸路到了襄陽,最終保住了狗命。

這就是後世史學家門最相信的版本,但這版本也漏洞百出,難道朱棣傻道不會收買朱允炆身邊的大臣?

其實不管朱允炆如何逃出南京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朱棣死了,建文帝依舊活的好好的,並且站在楊博士眼前,這也證明了當年的建文帝朱允炆膽識智慧差了那麽一點,運氣永遠比朱棣強,若是建文帝看朱棣不爽,隨時可以爬上朱棣的陵墓上去拉泡尿解解恨,或著將朱棣從陵墓裡拖出來鞭屍也可以。

楊博士問林詩涵:“當年靖難之役你了解多少?”

林詩涵道:“幾乎全部了解,朱棣幾乎打倒應天的時候朱允炆來信求我讓朱棣收兵。”

“然後呢?”

“我拒絕朱允炆,當初他打算撤藩的時候已經將周王朱橚打下大牢,朱橚的王妃求我救救朱橚,時值朱允炆已經下旨讓我進宮,我便進宮見朱允炆,朱橚與我有交情,他讓我用婚事交換。”

“最後呢?”

“最後我拒絕,談崩,他將我關在宮中以為我出不去,最後我還是悄悄離開,第二天他斬了朱橚。”

“你是不是與朱元璋的孫子關系都很好?”

“當時的我就是現在的青城仙子凌微音,盡管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張臉總是會為我招蜂引蝶。”

“所以你才會掛上面紗。”

“掛上面紗是朱棣的聖旨來到我的凝香居的時候,從那時候開始我都是掛著面紗遊走江湖,不過在那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在古跡與翻越古籍中度過,直到遇到柳傳毅。”

楊博士很少問及林詩涵的過往,他也只是猜到了林詩涵來自聖域星,他也沒有問林詩涵為何會來到仙域,對於林詩涵與霜兒的過往,霜兒不想說,楊博士也沒有問,對於林詩涵,她想說就說,楊博士也不想強迫她說。

對於林詩涵這老妖怪,楊博士早已經將這個女人當作心肝,霜兒就是寶貝,躲在暗出,楊博士還是一手將一個外星人美人摟在懷中,恨不得將兩個大美人放在床上嘿嘿一番。若非巫醫聖帝給的什麽任務,面對那腦殘天啟帝,楊博士寧願呆在察哈爾慢慢的給林丹汗製槍,也不願管大明是否滅亡。

楊博士在霜兒,林詩涵的臉上親了一口,繼續看遠處一箭之地之外的談判。

建文帝朱允炆道:“六陽真人,關於這事或許我們應該事後再談,今天晚上是最後一次機會,過了這次機會我們都要等上五十年。”

楊博士瞪著眼睛看那欠扁的胖老頭,這貨居然是不靠譜地仙六陽真人?這六陽真人一副吊兒郎當的地痞樣,說話間那隻腳一只在抖,仿佛患上了帕金森病一樣。

“五十年,關道爺屁事,該死的死,該活的活,你不把話挑明說,道爺打道回府,你想幹嘛自己去。”六陽真人抖著腳,臉翹上天說道:“道爺告訴你,你也別打我徒弟的注意,就憑你這死妖怪想讓我徒弟出力道爺告訴你,你真他媽想多了,你知道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意思嗎?”

建文帝被六陽真人氣得溢出一股陰鬱之氣,楊博士在暗出捕捉到了那一瞬間的陰鬱之氣,楊博士不禁道:“輪回奴。”

哪知道六陽真人也知道朱允炆是輪回奴,只見他嚷嚷著:“怎地,想打架是嗎?”六陽真人擼起袖管擺出一副欠扁的模樣說道:“來來來,道爺三十年不打架了,不不不,沒人找道爺打架了,道爺皮癢的很。”

遠處的楊博士心裡發懵,見過欠扁的,還真沒見過這樣欠扁的,仿佛輪回奴還真拿他沒辦法似的。

PS:第八十四章輪回奴之禍中出現低級錯誤被友人指正,原意是一年聖域星年等於三年地球年被錯誤的多打了一個字,成為一萬年聖域星年等於三年地球年。現已經更正,山人在此致歉。此段文字不計入文章字數,此章節3069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