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歪門斜道》第71章 最後1個謎團
客印月身邊的太監就是魏忠賢,歷史上被定義禍害大明滅亡的宦官。

 歷史上是這樣記錄魏忠賢的——

 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隸肅寧人,漢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宮後改姓名叫李進忠,由才人王氏複姓,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回原姓,皇帝賜名為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隻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檢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自縊而亡,其余黨亦被肅清。

 魏忠賢自萬歷年間被選入宮,隸屬於太監孫暹,靠巴結他進入了甲字庫。他又請求做皇長孫的母親王才人的典膳,巴結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稱讚魏忠賢,王安也就善待他。

 長孫的乳母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這就是所謂的對食關系,到魏忠賢進宮後,客氏又與他勾通,客氏於是冷遇魏朝而喜愛魏忠賢,兩人結成了很深的關系

 朱由校即位之初,就封乳母客印月為奉聖夫人,頗為優容。東林黨人擔心客氏乾政,建議按例趕客氏出宮。客氏與魏忠賢狼狽為奸,反擊東林黨人,一時之間,擅權弄政,廠衛橫行。禦史王心一勸諫,朱由校不聽。到朱由校大婚時,禦史畢佐周、劉蘭請將客印月遣出宮外。

 在楊博士的破碎記憶裡,在一些野史裡記載天啟帝大婚前將客印月與同魏忠賢一起趕出宮,現在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結果?

 楊博士的書房,魏忠賢與客印月一同下跪求救命。楊博士大驚:“你們這是  ”

 客印月使眼色,魏忠賢退出楊博士的房間。

 客印月在腰間香囊裡拿出一團紙,跪著雙手托著遞給楊博士:“這是泰昌帝腹瀉的原因,那天晚上奴家也在宮裡伺候當時的皇上,那天晚上皇上受了一點風寒,奴家去藥膳間取藥,恰好碰見喜子把這包東西放進那鍋藥裡,當時奴家並不知道那鍋藥是給誰的,奴家也退了出去然後發了點聲音,走進去看到喜子將那團紙丟進柴堆裡,喜子走了出去,喜子走出去不久,崔文生來了,說這鍋藥是給泰昌帝開的,奴家當時害怕極了,就把喜子丟的那團子撿了起來藏好,生怕出問題也得有個保護,於是那天晚上,泰昌帝腹瀉不止,而喜子自那以後就沒有出現過。”

 “喜子是那伺候誰的?”

 “太長公主的人。”

 楊博士小心翼翼的將那張紙展開,裡面還有那麽一點點粉末,楊博士聞到一絲參在在普通瀉藥裡的腥味。

 客印月道:“包藥用的紙是來自京師海東生藥鋪的紙,藥是不是就不知道了,海東生藥鋪對每包賣出去的藥都會做記錄,而且紙上面也有標記文字。”

 楊博士一看,果然發現了包藥的紙上面寫有小行文字怪異的文字。

 楊博士收起那張紙問:“起來吧,沒必要這樣跪著與我說話,你說說,你有什麽需要我幫的。”

 客印月道:“奴家將被驅趕出宮,這是宮廷規矩,但是奴家若是被趕出宮,就會性命不保。”

 “為什麽?”

 “因為那張紙,奴家因為有皇上的眷戀,大長公主才不敢下手,若是奴家被驅逐出宮,那麽只有死路一條。”說到死字客印月那騷味十足的臉浮現出一縷驚恐不安的色彩。

 楊博士想起今天她在比賽場哪裡說話說的霸氣十足,心裡想調侃她一番:“今天夫人可是霸氣十足的說砍頭,現在你缺又怕別人砍你的頭,你的話可有點矛盾啊。”

 提起砍頭那個和茬,客印月笑了她妖嬈的臉上,她走到楊博士身邊,靠得很近,近得楊博士完全嗅道客印月身上得氣味,那兩座大山仿佛是打算將楊博士活埋。

 客印月小聲問:“大人今天你說得吹喇叭到底想還是不想,奴家什麽也不會,倒是吹那東西還是有幾招的。”

 客印月的手不安分的抓住了葉子底下的桃子,很有分寸,且熟練的挑逗起來,楊博士知道這個是皇上的女人,當即轉身離開,坐到書桌邊:“讓魏公公進來,你出去等等,我喊你你才進來。”

 客印月出去,魏忠賢進來:“不知道大人有什麽吩咐?”

 楊博士問:“奉聖夫人是來求我保命的,你又是來求我什麽?”

 魏忠賢道:“說來慚愧,魏某大字不識一個,現任司禮監秉筆太監,這個職位很多人死無葬身之地,魏某也來求一個活命的方法。”

 司禮監秉筆,歷史記載,其乃“掌印太監一員,秉筆、隨堂太監八員,或四五員……司禮監提督一員,秩在監官之上,於本衙門居住,職掌古今書籍、名畫、冊葉、手卷、筆、硯、墨、綾紗、絹布、紙剖,各有庫貯之。選監工之老成勤敏者掌其鎖鑰。所屬掌司四員或六七員,佐理之。並內書堂亦屬之。又經廠掌司四員或六七員,在經廠居住,隻管一應經書印板及印成書籍、佛、道藏、蕃藏,皆佐理之。”司禮監的職權為掌管婚喪祭禮儀、賞賜筆墨書畫、督導光祿司供應皇宮筵宴等事務。

 在明朝,這個職位的權利很大,其原因來自自明代特有的‘票擬’與‘批紅’制度。明代廢相,內閣與各部大臣奏議公事先行“票擬”,由皇帝“朱批”決定可否。由於廢相後繁瑣朝議使皇帝無力負荷,加以皇帝迷戀酒色廢弛朝政,遂有秉筆太監代為“批紅”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議交司禮監分類後,揀選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親批,或由秉筆口述大要而皇帝口決,秉筆代為“批紅”,發還內閣與各部依據批紅撰寫正式詔書執行。

 票擬,也叫做票旨、條旨,這制度真的很坑爹,自全國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內閣學士“用小票墨書”,即把批閱建議寫在紙上並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

 說白了就是內閣大臣在奏折上批注給皇帝建議,只是到皇帝手上的奏折先經過了這死太監的手,那麽這奏折到底能不能到皇上的手上就成了問題所在。

 大事這無蛋公子不敢耽擱,你這要錢吃飯的無蛋公子不砍你一刀還砍誰?

 批紅,亦稱“批朱”,指明朝內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明代往往由宦官代行。明初內臣不許讀書識字。宣宗以後,漸通文墨,凡每日奏章文書,除皇帝親批數本外,皆由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太監分批。初時規定,批紅須遵內閣票擬字樣,只是字跡有偶誤者,方得改正。明製,群臣奏進文書,由皇帝親批數本,其餘由司禮監官按閣票所擬字樣照錄,或奉旨更改,用朱筆批之,稱“批紅”。

 明中葉以後,皇帝多深居后宮,荒嬉享樂,不理國政,常常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批紅”大權,明朝人往往認為宦官勢力由此而攫取了宰相之權。“然內閣之擬票,不得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批紅”就其權力性質而言,屬於最高決策權,是實現皇權的一種方式。故司禮太監代皇帝“批紅”,是在代行皇權,而不是攫取了相權。由此可見明代皇帝授權司禮監代行“批紅”,與其說是要太監代為處理國政,還不如說是利用宦官勢力牽製內閣,代表皇權監督和控制政府機構的施政活動,以確保皇權的利益不受損害和侵犯,並防止任何違背皇帝意圖的行為出現

 皇上授意之後這批紅之人怎批還是不是無蛋公子說了算,這朱砂筆一畫,即便是無蛋公主要睡你大臣的老婆你也得照辦不誤。

 所以,收到奏折可用截留,可用誤導皇上思想,可用行駛皇上的權利,這無疑讓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五歲,與萬歲無多大差別。

 在楊博士那破碎的記憶裡,魏忠賢就是一個無蛋皇帝,現在這貨來求活命計策,楊博士在想現在不妨讓他早日上道,利用他來對付那些狗日的東林黨,反正現在東林黨無時無刻不想一本參死他,楊博士在朝政上只能以退為守躲避殺身之禍,現在有人送上門來做他的刀,楊博士為何不用?

 楊博士現在是皇上面前的當紅炸子雞,破了紅丸案,整治了東林黨,為皇上出了一口鳥氣,今天比賽上楊博士為大明爭光,魏忠賢現在不來巴結還等到何時?

 須知在宮裡司禮監秉筆很多人虎視眈眈,誰都知道這個職位其實就是皇帝用來壓製內閣大臣的一個錘子,同時也是大臣們炮轟的對象,倘若一本奏折處理不好,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楊博士笑了:“這有何難,魏公公,現在你可是九千九百九十五歲,與皇上差那麽五歲。”

 魏忠賢苦笑:“楊大人休要胡言,休要胡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