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歪門斜道》第27章 獵殺楊博士(八)
後世考古學家如此評判大明帝國:皇帝的放棄職責並沒有使政府陷於癱瘓。文官集團有它多年來形成的自動控制程序。會試、殿試照舊舉行;地方官和京官按時的考核也沒有廢止。派遣和升遷中下級文官,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對於這些例行公事,皇帝照例批準,大多數情況下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作朱批。

 那麽問題來了,萬歷皇帝不問政事,到底是誰來揣摩聖意?

 司禮監秉筆太監代作朱批可以,但是玉璽章印太監沒有皇帝的許可他敢拿起來蓋下去?

 楊博士依據自己未來的考古成果與現在的所見所聞相互結合,以一個百姓客觀的視覺來重述萬歷皇帝的過往,從登基到親政,從親政到罷朝,將萬歷皇帝一生功過用短短的一柱香時間裡再現,從經濟,民生,軍事方面再現了萬歷親征的每一個大事。

 突然,楊博士峰回路轉,再從人性角度去分析:“不是每一個帝王都會擁有開闊的心境,萬歷皇帝罷朝為的是什麽?無非是留個坑給你讓你揣摩聖意,辦得好沒有獎,辦得差掉腦袋,皇帝都罷朝了,擺明生氣了,那個當官得不知道?消失官做主大事皇帝怠慢起來誰敢亂來?”突然楊博士來到朱暄雅身邊說道:“大長公主,據我所知,擠兌潮惹怒了金國與日本,也就是所謂得東瀛,現在日本國基本上已經與紅毛鬼子在台灣結盟,佔領台灣,正在集結兵力,你說這是幹什麽?

 萬歷在位在朝鮮打贏戰爭,日本人很沒面子,老子在河套將努爾哈赤打身上割下大肉,為大明爭了一口氣,努爾哈赤的一些銀兩囤積在恆豐錢莊,與日本人通過恆豐錢莊進行武器交易,紅毛鬼荷蘭人也在江浙大城市用銀票在購買茶葉,絲綢,瓷器。

 這一次擠兌潮,大明的策略是清查每一個人的營收給與兌換,那麽日本人,金國人,紅毛荷蘭人,還有一些國外商人都受到了排擠,可以說是沒收了他們的銀子,

 那麽我想清算國外資產收歸國家大明四大錢莊完成重組之後也不見得盈利多少,頂多是挽救了這一次擠兌潮帶來的經濟衝擊,要恢復經濟,又不想面對外敵,這種情況我楊博士為你大明把把脈。

 首先說說大明,大明錢幣貶值,大量中小戶淪為貧民,貧民變成災民,大量兌換由金銀變成糧食,然在擠兌前有人炒糧,大量糧食被收購,各地糧食普遍漲價三成,官糧開倉壓價,也被收購掉,貨幣從金銀銅轉變為糧食,減緩了擠兌潮帶來的民怨,在再用糧食來平衡社會矛盾,皇宮裡那個智囊很聰明,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天啟帝不可能,那些讀死書的沒那個頭腦,我想你已經明白是誰想出來的這一招,利用輿論導出以糧作為貨幣。

 但我想它緩解了國內的壓力那麽外來的壓力呢?

 我們來看看民眾,有錢人在大明不少,但也不會很多,擠兌潮讓不少人破產,錯過了秋收生產,這個天啟五年的冬天希望不要太冷。

 戰爭已經讓國庫枯竭,擠兌潮扒光了各地的官糧庫存,大明若是想得到稅收,只能期望民眾還有錢買東西,所以只有交易才有活路,那麽國內的民眾購買能力高嗎,即使金轉糧政策緩解了大部分壓力,那麽即使秋收收成好,因為官糧的發放糧食兌換,所以即使秋收也會能只會讓糧食的價格更泛濫,可以說一文不值。

 沒錯,大明發放兩票,限時限量兌換,希望糧票能成為一段時間的貨幣流通,但由於限時限量問題導致糧票根本無法讓民眾信服,所以糧票無法成為臨時貨幣,民眾只會把它當成活口,救命的基本保障,沒人拿著它去交易,基本上大明已經進入了以物換物的時代。

 那麽外來客商呢?他們不會再來,即使想來也要等大明進入政治平穩期,故而這段時間民眾以物易物,也謹慎交易,災民會在嚴冬暴漲,大明還要承受一次災民潮

 所以大明的經濟進入了大蕭條時期。”楊博士的嘴巴在朱暄雅耳邊分析著當下的社會情況,朱暄雅的冷汗一直再冒,不但朱暄雅的冷汗在冒,主席台下的各路英雄冷汗也在冒。

 一個人的手段就能比得上千軍萬馬,讓一個國家陷入泥潭中,他們一路走來是切身體會到的,現在難民遍地,人們手中的金子,銀子,銅板買不了東西,這就是楊博士口中的民眾對國家的貨幣失去了信心,他們隻信任糧,畢竟糧才是官老爺的俸祿、工資、計入國庫的也是糧食。

 楊博士繼續他的言論:“當一個國家的民眾對自己國家的錢幣失去了信心,就連對國家的支付能力都表示懷疑,那麽這個國家還能幹什麽?

 日本人,紅毛鬼都正在休整準備進攻,或許他們已經進攻,塞外韃坦人,金國早就集結兵力,金國的資產被清算充公,你以為金國能咽下這口氣。

 那麽讓我再猜猜,不久之前努爾哈赤大出血,支出大量的贖金,然後經過一戰,國力衰減,再度被要求賠款,金國出血了,大明再度凍結他們的貿易資產,這個冬天金國會更冷,據我所知,每年金國都會再入冬之前讓本國商人購買大量過冬物資,現在金國的資產被凍結,手中的銀票沒用,我猜努爾哈赤的胡子已經氣得蹦直,故而這一戰不能不打

 黑龍公主,戰事就在眼前,這一次是四方敵人,韃坦、金國、日本、荷蘭,我若猜的不錯,估計現在西域的葉爾羌也正在咬牙切齒對吧,我想天啟帝現在連做木活的時間也沒有了。”

 毒,夠毒,好卵毒。黑龍公主兩姐妹全身冷汗直冒,大明到底惹上了什麽人,簡簡單單的坑四大錢莊,牽連出一大群對大明摩拳擦掌的敵人。

 那麽這些敵人真的存在嗎?

 真的存在,黑龍公主盡管被免去了錦衣衛統領一職,她的謀略也是被天啟帝看重,不應該是被某個見不得光的怪物看中,作為天啟帝身邊的監政官站立再天啟帝身邊,所以她兩姐妹才會冒冷汗。

 實際上朱暄雅一直知道全國各地的軍情,這段時間全國各地暴亂不止,日本與大明朝終端貿易,外交交涉不斷,朝中又軍情證明日本人與白蓮教,金國有密切接觸,這一次擠兌潮,白蓮教是主謀,真正發起人是楊博士,故而這一次重組四大錢莊之後,朝中大員一致反對兌換日本國存在恆豐錢莊的白銀,理由是日本難以證明自己到底有多少資產是真實的,有多少資產是假的。

 錢莊是現代銀行業的前身,各種制度與記帳流水僅僅處於萌芽狀態,通訊不發達,也為了能拓展跨城,跨國業務,同時又對自己銀票的防偽信心十足,簡化了內部記帳數據,隻認銀票不認人。

 也由此楊博士的經濟攻勢先入為主,假銀票侵蝕了更行各業。大明在事發後知道了錢莊的弱點,但已經為時已晚。

 現在金國,日本,荷蘭確實要發動戰爭,他們給出的條件就是要麽兌換要麽開戰西域的葉爾羌也與大明有貿易,四大錢莊的分店也在那邊,只是那邊影響小,兌換後已經平息爭端。

 可金國,日本,荷蘭的兌換數額巨大,水分明顯,若是大明要給與兌換,天啟帝都不知道從哪裡來那麽多錢。

 實際上四大錢莊早已經被假銀票掏空,後面的擠兌潮發生的時候假銀票進入流通領域的數量早已經是四大錢莊實際發行數量的三倍有余。

 也可以說楊博士與錢莊兌換掏金銀的手段並不多,真正掏的是社會上的流通金銀與物資,楊博士與白蓮教合作買走大量糧食抬高糧價,丟出絲綢重創紡織業,現在蔓延到大明百業蕭條,民不聊生,戰事在即,大明還有國力去打嗎?

 這明顯就是楊博士的報復,對輪回奴宣戰。

 朱暄雅被問及兌還是戰都不知道該如何取舍,兌可免戰,但兌這一刀之下大明可以躺進棺材裡讓大臣釘上蓋板,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天啟帝吃不了龍卵只能喝粥。

 那麽兌的結果就是這次經濟複蘇更難,難民增多,國內的起義更多,改朝換代的時刻就會來臨,一旦國內形成對抗勢力,外敵一樣會打進來。

 若是戰,基本上沒有物質開兩條戰線,大明會淪陷,國內的民眾早已經對朝廷失去信心。再如何宣傳也不見得民眾會支持開戰,若是抓丁搶物質開戰,民眾會選擇加入起義軍。

 兌與戰結果都是一樣。

 楊博士問:“大長公主,你說說,現在朝廷打算是兌換還是開戰?”

 “本宮不知道。”

 “你怎麽不去問問那個妖怪國師,他能幫助明太祖建立大明這一次他還能力挽狂瀾吧。”

 朱暄雅不知道怎麽回答:“夠了,楊博士,你作孽作夠了。”

 楊博士哈哈大笑:“大師姐,你這樣怪我可不對,當初師弟我下山,做所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你看看大明是怎麽對待你的師弟的?

 明知道柳家姐妹們與師弟我有婚約,還要賜婚給忠勇伯,明明知道師弟我是忠義之輩還要對老子進行迫害,想把師弟我的神湯產業吞下,這司馬昭之心天下皆知,天啟帝的眼睛沒有瞎,為何能對秦旭,長林智叟這兩個老混蛋容忍他們胡來?為何把他們列為通緝犯最後還讓他們重回朝廷當官?天啟帝的聖旨就像婊 子的衣服一樣一天三變?他不知道君無戲言這個詞?這到底是天啟帝的意圖還是那個妖怪的意思?很明顯天啟帝做了主,那妖怪也改變聖意。”

 楊博士舉證從側面證明了天啟帝不是不知道自己忠義,而是他也得聽從別人的話。

 群雄一陣騷動。

 楊博士大聲說:“我楊博士帶著幾個兄弟進入大草原,還被千裡追殺,追殺也罷了,哥哥我拿下河套讓大明來接手,大明做了什麽,派兵來了打退了努爾哈赤,分可大筆賠償款,哥哥我給了大明兩萬匹馬讓大明組建騎兵隊伍。

 最後大明倒好,說張靖欺君,既然河套是大明的,張靖無權分配賠償款項,把張靖全家定義為誅九族之列,對張家禁足不許離開京師,對慕容家進行監視。

 我想問問各路英雄,至今河套都在我楊博士的軍隊管理之下,沒有任何一個編制的大明士兵在,河套是大明的嗎?對抗努爾哈赤的戰略是老子的謀劃,張靖主持,大明作為伏兵撿現成,主力戰鬥還是河套軍,全部是韃坦人,我想說大明那些當官的臉皮還真他媽不是一般的厚,老子讓大明來接手,大明不來,有硬說河套是大明的,要治張靖欺君之罪,將張家上下扣留在京師裡。

 在這過程中,開始天啟帝派了兵馬來,得到了客觀的利益,為何到了後期天啟帝又變心不再過問河套之事?”

 每一件事之後都能讓人看出天啟帝身不由己, 天啟帝身後還有一個垂簾聽政的主,楊博士已經證實了輪回奴的存在,也隱隱約約的指出有人讓天啟帝乖乖聽話,那麽現在他只需要證實皇家裡那隻鬼的存在就行。

 楊博士道:“現在大家從過往的事件都能看出現在的皇帝身不由己,那麽其實不單單是天啟帝,萬歷皇帝也是身不由己,明朝歷代皇帝都身不由己,那麽我們看看建文帝與泰昌帝是不是因為不聽從那個東西的命令而被顛覆,被殺死?”

 只見楊博士舉起手指著人群中的一個方向:“建文帝,請!”

 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還活著,那他豈不是接近三百歲了?”

 “我屮,我沒聽錯吧!”

 “建文帝還活著,那他不是老神仙就是老妖怪了!”

 朱暄雅,朱暄沁瞪大眼睛看著楊博士指的方向,依據皇宮裡的畫像,兩姐妹可以肯定這個叫建文帝的正是朱允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