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逍遙小地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雕版大鈔
李治走的時候,李逍送了兩棵發了芽的玉米給他。

 “拿回去好好養著,記得澆水別太勤了,澆一次水等盆土差不多乾透了,再澆。半個月左右,加點肥。最好是用乾的牛糞馬糞,記得是乾糞啊,不能用新鮮的,否則會燒死這嫩玉米的。”

 兩株玉米是從空間裡挖出來的,長的比院裡的要精神的多,葉子黑綠如墨,移栽在兩個破陶缸裡面。

 李治如寶一樣的讓兩個侍衛接過。

 “只要你好好養,等三個月後,你就能收獲四個大玉米了,能有一斤多。”

 “放心,我肯定親自侍弄它們。”李治寶貝似的看著這兩棵玉米,他要親自照顧這兩玉米,要親自看一看它們的產量究竟有多少。“一千五百貫錢,回頭就讓人送來,那個什麽債券你到時交給來人帶回來。”

 李治坐著馬車走了,走的有點急。兩個六品的千牛備身,腰裡挎著千牛刀,一人抱著一缸玉米苗寶貝似的坐在皇帝的馬車上。身為禦前帶刀侍衛,他們也是頭一次有資格坐在皇帝的身邊。

 這是何等的榮耀?當然,他們也清楚,其實真正跟皇帝同坐一車的是那兩缸玉米苗,並不是他們兩個。

 送走了老王這個冤大頭,李逍準備製作債券。

 債券是什麽,以前根本沒有,也沒有人知道要做成什麽樣子。不過五位裡正今天都非常高興,因為一千五百貫居然到手了。

 有了一千五百貫,那可是能買五千石糧食,藍溪鄉今年可保不會有饑荒了。

 按李逍的想法,債券一百文面額一張,這樣比較方便他能流通。雖說老王一人買下了所有債券,流通性可能不大,但總得遵循自己最初的設計理念的。

 一千五百貫,就得一萬五千張債券。

 細想了下,李逍突然發現,這債券的成本也很高啊。哪怕把債券做成跟後世的鈔票那般大,可一萬五千張啊。他都忘記了這年頭的紙張其實是很貴的,而且要在這債券上寫字呢,一萬五千張,這得寫多久?

 抄書人的工錢可是向來很高的。

 突然又額外多了許多成本,令李逍有些不爽。

 算下來,估計這抄寫債券的工錢得比紙張還高許多。

 長安城裡,抄一卷書的價格是一千錢。而一卷書,就是一萬字。抄十個字就得一文錢呢,李逍這一萬多張債券,每張債券上得標明面額,還得注明利率和到期時間,字不少呢。

 尤其,他還得加上點防偽的標記什麽的。

 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這一萬五千張債券,估計成本都得幾十貫啊。

 不行,必須控制成本。

 一千五百貫錢募集來,可是得買糧食的,不能浪費在其它地方。

 得從其它方面想辦法節省這筆開支。

 加大面額?一千錢一張?李逍搖了搖頭,弄一百文一張主要還是為了流通,若是一千文一張,豈不更難流通,畢竟一千文錢可是很大的。

 “對了,刻雕板印刷債券啊。刻一副雕版出來,然後就能印一萬多張債券了,這成本可就低的多。只要請人先寫一張債券的版稿,然後找工匠刻出來,這兩方面都沒問題。”

 寫書的人多的是,而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雕版,但是有刻碑啊。刻木頭總比刻碑石還要簡單一些的。

 唯一問題還是油墨的問題。

 雕板印刷的墨水好像必須得是油墨,而不是普通的水墨,往墨裡加油,這是個技術難題。

 好在李逍馬上想起來,自己的結義兄弟王方翼家可是製墨的,當年王方翼母子被趕出家族時,可不是靠種田發家的,而是靠著從太原王家帶出來的製墨技術建墨坊而發的家。

 紙、筆、墨,在這個時代都是比較貴重的東西,墨一般都是用松樹燒取松煙加工而成,生產較難,價格也貴。

 李逍覺得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就好了,王方翼雖然離家參軍了,但給他去封信,讓他交待工坊裡的匠人為他專門研發出一款適合印刷的油墨應當不是問題。

 雕刻技術在後世其實都是老古董技術了,隨便一個絲印都比雕板印刷強,更別說鉛活字了。

 不過李逍現在也沒有大力發展印刷的念頭,先把這債券印出來吧。

 給王方翼寫了一封信,然後派了張蔥去追趕剛出發的大軍。

 李逍坐下來研究債券的式樣,他很有一種拿來主義,直接就按照後世百元大鈔來設計,當然要更簡單的多。

 大小差不多那麽大,采用的紙張則是用的桑皮紙,這種紙大唐很多,價格比起黃麻紙要便宜一些,但更結實一些。後世有名的宣紙,在這個時代還沒出現,其實宣紙也是屬於皮紙的一種類型。

 拿出一張桑皮紙,裁出百元大鈔大小,然後李逍開始在上面寫寫畫畫。

 正面上首中國人民銀行那裡,李逍寫上藍溪鄉公約堂六個字。

 正中是一百文三個大字,然後他還在下面特別加上了一個50的阿拉伯數字,債券嘛,就得弄的複雜一些。

 左上角,李逍還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圖案,做為專有標記。

 然後他又在左下角位置,先畫了一個小點的50,再在下面寫了一串編碼,采用英文字母加上阿拉伯數字組成,四個英文字母加上四個阿拉伯數字。

 這串編碼就是每張債券的身份證號了,每張債券的編碼都不一樣,而且編碼裡麵包含著很多信息,比如前面幾個英文字母,每個都代表著印刷批次,後面數字代表著在同批次中的排列順序。

 “這個編碼得刻一個活字章,印刷好債券好再另外蓋印上去,可以做為防偽標記。”李逍看著那編碼數字想道,總不能每張債券都出一個版的,好在這串數字另印上去也簡單。

 刻一批字母,再刻一批數字,然後弄一個可以把這些字母安裝和取下的活字章,這樣就可以解決每張債券上的編碼印刷問題了。

 背面則畫了一張簡單的藍溪簡畫圖,背靠王順山,一汪藍溪蜿蜒,李家莊居於其間,簡單但又形象。

 “如果兩面都要印刷的話,就得開兩個版,印刷兩次了。是否有必要呢?”李逍想道,不過隨後他還是覺得有必要印兩面,只要能夠解決油墨的問題,那麽雕版印刷個圖案並不難,而且還能大大增加防偽能力。

 背面下方再加上個印刷日期,比如永徽五年三月。

 對了,還得在正面再寫上藍溪糧食債券六個字,下面再來一排小字,利率月息五分,半年贖回,到期本息償還共一百三十文錢。

 想了想,李逍又在正面畫了一朵簡筆牡丹花。

 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覺得應當沒有誰能夠輕松模仿了,嗯,到時再每張債券上再蓋上幾個印章,或寫幾個簽名,就更難仿了。

 這可是大唐第一張債券,第一張流通券啊,算的上是大唐第一張鈔票了。

 這應當是有極大的歷史意義的,李逍看著自己鬼畫符的這張債券,心裡充滿自豪。

 如今的大唐可是連個錢莊都沒有,甚至連歷史上的櫃坊現在也還沒有。櫃坊要到玄宗時代才出現,在大城市裡,商人開設櫃坊,為商賈居民們提供貴重物品保管功能,金銀錢帛也可以存放,但存錢在櫃坊可沒有利息,還得要保管費的。

 李逍覺得不可思議。

 存錢到銀行還得銀行給保管費,這真是天理難容啊。

 這也讓李逍看到一個極大的商機,雖然現在他還沒空去弄,但這確實是以後的一個賺錢商機。

 銀行是什麽?銀行就是吸收客人手裡的存款,給付低息,然後高息再貸給其它客戶,中間賺著利差呢,簡直是空手套白狼。

 而且銀行還能做匯兌、保管等業務,規模越大,錢越好賺。

 東征軍剛開拔,正一路向東,張蔥騎著馬很快追上了大軍,有李逍的信,他倒也比較快見到了王方翼。

 王方翼如今在軍中為隊正,帶著五十個兄弟,雖然官貶了,但他卻很興奮,終於有機會上陣殺敵立功了。

 見了李逍的信,他馬上回書一封說會寫信回去安排,並說油墨估計沒問題。

 果然,幾天之後,李逍就見到了來李家莊拜訪的王家墨坊管事,他們帶來了幾樣新試製出來的油墨,一改之前的墨條式樣,這油墨采用了最新工藝。

 李逍這幾天已經找人刻好了雕板,正反面各一塊。雖然雕版挺複雜,又是字又是畫,還有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但對於雕刻工匠來說,其實都一樣。那個花白胡子的老匠人,甚至根本不識字,但這並不妨礙他隻用了幾天時間就把一塊版給雕刻好了。

 李逍仔細的檢查了好幾遍,發現渾然天成,毫無半點破綻之處,老匠人回答說,不管上面是什麽字什麽符什麽圖,反正他全當是雕圖了。反正把書生寫好的字反貼在板上,然後一點點的仿著雕就好了。

 他說其實不用貼紙在上面,他都能夠雕的出來。

 兩個老匠人一人要了一貫工錢,但李逍卻覺得太值了。

 把幾張油墨在木板上試了幾次,李逍終於找到一種最適合的油墨,用這油墨雕板印刷出來的債券,墨水不會糊,也不會粘連,效果很好。

 李逍當天高興的開始印刷,一天時間就把一萬五千張債券全印好了。張蔥劉蒜一夥人則負責蓋章,李逍給債券設計了足足八種章,加上那串獨一無二的編碼印,再加上李逍自己的手寫簽名,他估計沒誰能夠假冒了。

 “完美!”李逍把一張兩面都印刷好、蓋好章,還簽好字的百文債券在面前甩了甩,發出讚歎之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