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逍遙小地主》第九十七章 紙上談兵
  “聽說你跟薛仁貴他們走的挺近?”

  這個現在藍溪誰不知道啊,李逍沒有否認,點頭應下。

  “那你應當知道,朝廷決定明年東征高句麗,薛仁貴是副將,這一次朝廷上下決心很大,準備一舉攻滅高句麗,這是一個難得的建功立業的機會。三郎,你應當抓住這次機會,讓薛仁貴帶上你,也博個前程回來。”高陽停下腳步,站在藍溪河邊,望著河水說道。

  話語裡,竟然有股讓李逍意外的關懷。

  “我不過是一鄉野小民,沒有什麽建功立業之心,隻願做個悠閑的山間地主而已。”

  高陽搖頭,轉頭望著李逍,“你這話就錯了,大錯特錯。想做個悠閑的地主,可絕非易事。魏晉時的那些風流名士,比如不願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可你知道他家本身也是士族,擁有極高的地位聲望還有錢財。再比如舊時王謝,那都是有資本的。”

  想悠閑當地主,那都得是名門士族才行,一般的寒門庶族小地主,那是悠閑不了的。注定了只不過是底層邊緣,是難得自由悠閑的。

  “你不向上爬,別人就踩著你向上爬。你李家在藍溪也是百年家族,可之前就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差點家破人亡,這個教訓你還不記得嗎?去東征,以你跟薛家的關系,他只要提攜下你,你並不會有多大的危險,就能掙個前程回來。以後再有我幫襯一二,可保你前程無量。”

  李逍認同高陽部份想法,這年頭確實是權勢之家的時代,隋唐之時也被稱為最後的貴族世家時代,都說隋唐之後再無世家,再無貴族。

  但李逍也確實不太想一頭扎進權力場中,他的起點太低,想扎進去也太難。人生百年,隻活一世,李逍不想活的太累。

  況且,誰說東征就容易呢。

  “公主,我並不認為這次東征就能一戰功成。”

  歷史上,雖然唐朝確實是在高宗李治之時滅掉了高句麗,但這是一場持久時間極久的戰爭。

  若是連上隋朝兩代對高句麗的進攻,可以說隋唐兩朝,歷經四帝持續數十年的進攻,才算最終滅了高句麗。

  在高宗時,更是連續經過兩次大階段的戰役,歷經十幾年時間,才滅掉了高句麗。

  現在朝廷準備出兵東征,這還僅僅是剛拉開序幕呢,想一戰滅掉高句麗怎麽可能。

  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高句麗雖然在隋朝兩代君王的進攻之下,國力大削,又在太宗李世民的親征之下,元氣大傷,可畢竟負隅頑抗,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遼東地遠,兼之苦寒,遠征困難。兵發多了,則後勤補給困難,兵發少了,則難以破敵拔城。

  當年太宗親征,率十萬之兵,最後未能全功,就是因為兵力太少。

  而當年楊廣發兵百萬征遼最後失敗,則是因為發兵太多。

  高陽倒不認為李逍能看的懂軍國之事,解釋道,“你要知道,這次統兵的可是盧國公程咬金,這可是朝廷的沙場名宿,有他親自出馬,絕對穩固。更別提還有蘇定方和薛仁貴兩員猛將為副將。”

  “不,朝廷這次絕無可能一戰功成。”

  “為何?”高陽笑問。

  李逍本來對於這種根本不關自己的軍國大事是沒有什麽興趣的,不過既然高陽問到了,他也就隨便說說,反正也不是跟其它人說。畢竟高陽剛才一副關心自己的樣子。

  “這麽說吧,朝廷這次作戰,雖是主動進攻,可畢竟是遠出作戰,

補給線長,運輸艱難,而且遼東氣候寒冷,兼之地形複雜。高句麗人花費大量時間和物力,建立了一條遼東長城,這是一條山城聯防線,以大量的山城和一段段的城牆配合高山險隘組成,易守難攻。尤其是從正面進攻,將極難。”  “若是我來指揮攻遼,就絕不會從正面進攻,那樣做太過硬碰硬。”

  高陽還真沒料到李逍還能說出這麽番話來,饒有興趣的問,“那如果是你來指揮,你會怎麽做?”

  李逍捏著下巴,“如果是我來指揮,那麽就應當先來一招驅虎吞狼。高句麗人一直驅使著東北白山黑水間的靺鞨人為他們所用,並想征服契丹人為他們所用,以牽製和襲擾我大唐的幽代之地。”

  “因此我們應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朝廷當下旨給契丹和奚兩部酋長,給他們封官賜爵,然後命他們出兵為前鋒,征討高句麗和靺鞨人。同時,派使者前去招降靺鞨各部酋長,說服他們歸順大唐,反戈高句麗人。”

  “與此同時,朝廷還應當派人去聯絡新羅人,新羅在高句麗的東南, 一直受高句麗人的侵襲,苦不堪言,如果朝廷派人過去聯絡,他們肯定願意響應朝廷。”

  “如此,朝廷出兵征討高句麗,大軍未動,則北有契丹、奚人,南有新羅先行夾擊高句麗,然後朝廷大軍可分水陸由西向東進攻,這樣一來,高句麗人必然疲於應付,被迫應戰於數個戰場,固然其山城聯防依舊在,可必然左右難守。”

  李逍越說越得意,“朝廷若是再派出幾支偏師,對高句麗沿海邊境各地襲擾,毀壞他們的莊稼牲畜,燒毀他們的糧食倉庫等,則高句麗人亡之不久矣。”

  “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到的?”高陽瞪大眼睛,真沒想到,藍溪鄉下郎李逍居然能把東征之事說的這麽透徹,雖然她不清楚他說的這些是否真的可行,但聽起來一套一套的。

  “嗯,確實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其實要滅高句麗,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先滅百濟。百濟在高句麗之南,過去也是高句麗的對手,他們本是扶余同源,如今成了盟友,一起對付新羅。朝廷可以聯合新羅先滅百濟,百濟比高句麗弱,如果先滅百濟,則先斷高句麗一條臂膀。”

  “同時,若滅百濟,則朝廷能夠在高句麗的南面擁有一個進攻的基地,屯積糧草,運輸兵力,由南向北攻,這樣就徹底繞過了高句麗數百年來一直經營的防禦重心遼東方向。這一招,也可稱之為假途滅虢。”

  “驅虎吞狼,假途滅虢!厲害,三郎,想不到你居然有這等想法。”高陽誇讚。

  “不過是紙上談兵,瞎吹牛而已,當不得真的。”李逍連忙擺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