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逍遙小地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1鍋好湯
烈日如火。

 老麥客心頭更燃起一團火來,他期待的看著李逍,希望能聽到李逍同意老錢的話賣麥種。如此高產的麥子,哪怕砸鍋賣鐵也應當買來種子。

 “我們下半年隻個百畝左右麥子就好,其余的全種玉米。”李逍對此也早有自己的計劃。

 夏收之後,還能再種一季。

 唐代的農耕技術有限,無法精耕細作,百姓們多是粗放式耕作。田地肥力不足,便往往要實行輪耕休耕。

 一般來說是三年兩耕,把地分成三塊,輪流耕作,耕兩塊休一塊,不停輪換。基本上是耕一年休一年,而耕作的那一年,一般也都是一季。雖然有時也會收獲之後,再種一季,但一般是種其它的作物,可以稱為套種,而不是真正的兩季。

 種春粟後可能就要種一季冬麥,或者春麥後再種大豆。很少有同一塊地,一年種兩季相同作物的。

 一來關中氣候種兩季往往時間不夠,必須得是兩種輪種,這樣才能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其次,也還關系到雨水和灌溉,再有就是肥力。

 關中比較多的種植方式就是春粟冬麥。

 春麥剛收獲,秋播在即,李逍沒打算再種麥,他打算秋季都種上玉米。一來今夏普遍兼收,今年秋冬糧食缺口較大,而玉米產量高,可以填補糧食缺口。二來,今年天旱,雖然現在不比之前那般旱的厲害,但也比往年要旱些。

 種麥需要水,種玉米要好的多。

 “可我們沒這麽多玉米種子。”老錢當然也知道如今玉米的寶貴,但朝廷手裡都沒多久玉米種呢。

 李逍手裡倒是有批不在朝廷手裡的玉米,但也就能夠種個百畝左右。

 “種一百畝麥,一百畝玉米,其它的我們還是給佃戶種,他們願做什麽就種什麽。”

 老錢點頭,“如果我們能收五十石麥子,那起碼能精選出三十石左右麥種。自己隻種百畝的話,有八石多點就夠了,多留點也頂多要十石,還能賣二十石麥種。”

 二十石麥種,也能種二百多畝了,優先賣給自家佃戶。

 “我能賣點嗎?”老麥客激動的問。

 “老叔若想買當然也行,跟錢管家說聲說好。因為今年隻種了十畝,到時只能賣個兩千來斤麥種,每戶限購一鬥麥種吧,也好讓更多人都有機會試種一下。”

 一鬥麥種,能夠種一畝二分地。

 老麥客已經很滿足了,畢竟李家本來可以全都留下自己種,但人家隻留下一百畝的種,剩下的二百多畝的種子拿出來賣已經不容易了。

 不過高興之余,老麥客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提出個情況,他現在沒錢。

 “這倒沒關系,我們可以把麥種借給你們,等秋後你們再還麥子給我們。借一鬥麥種,秋後還六鬥就行,六鬥地裡收的普通麥子,不需要精選過的麥種。”李逍給出一個比較厚道的條件。

 雖然聽起來很高,借一還六。但這不是普通的借糧,這是借糧種,而且是優質糧種,尋常糧種本就要賣糧食的三五倍價錢,更別說李家這種優質糧種了。

 賣三五倍,而借還得有利息。

 李逍現在借一鬥麥種,到秋收後才收六鬥,這已經算是非常厚道了,畢竟借出的是優質糧種,收回的只是地裡打下來的麥子,不是精選後的糧種。

 本來李逍覺得這個還是有些高,但六鬥相對行情來說確實是非常低了,他不能再收更低,要不然就是壞了規則,那樣會被廣大地主階層們敵對的。

 以前李逍剛開始時對自家的佃戶改了收租模式,改分成為固定租額,但這種方式也就用了半年,等他的田地越來越多後,還是不得不沿用了舊例,只是想對的他隻按四六分成,他收四成租,此外他不再收額外的各種租和費,不像許多地主一樣,正租之外,還要收各種租各種費的,逢年過節的佃戶們還得送點孝敬,甚至租牛借種,收費也高。

 “好好好,願意,我願意。”老麥客激動不已。先用後還,已經十分不錯了,幾乎相當於李逍只收了他麥種錢,並沒要種子利息。

 早聽說李三郎仁慈厚道,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啊。

 老麥客千恩萬謝後,更賣力的乾起活來。

 李逍在地裡好不容易捱過了半天,左等右等,終於等到了送飯來的人。

 麥收時節,要搶收搶時,因此中午烈日當空,也沒有得休息。天微微亮就起來下地,到早飯時,也是家裡把飯菜送到田裡來,吃完了繼續乾。

 午飯時也是送到地裡來,在樹下吃完飯喝完水,頂多休息一小會就要繼續乾活。一直乾到天黑了,才會收工。

 收麥是個很辛苦的活,一般人還真扛不住,必須得是那些精壯的漢子們。晚上乾完活吃完飯,野河裡洗個澡,然後麥場上就睡一片。

 李家給麥客們準備的飯菜還是很豐富的,一天三頓都是乾飯不說,而且居然還有面食。特別是還有菜和湯。

 菜是炒肉片,湯是燉的豬骨頭湯,李家可是殺了一頭大豬。

 李逍累的跟狗似的,渾身上下跟在水裡爬上來一樣,濕的不成樣子,渾身都透著一股酸臭味。

 好不容易等到送飯來,他連忙跑到莊前的藍溪河裡,脫光了就跳進河暢快的遊了幾遍。

 等身上終於涼爽了許多,才肯爬上來。

 岸上,老錢已經為李逍送來了一套乾淨的衣服。

 換上衣服,那邊麥田邊的樹蔭下,一群麥客們正端著大碗吃的香呢。

 一人一大碗小米粥,粥很稠,插根筷子在上面都不會倒。每人還有兩個白面的饅頭,這可比許多人家供的麥飯好吃的多。

 白面饅頭又松又軟,嚼起來不卡喉嚨,吃起來管飽。雖然不少麥客對於李家把這蒸餅喊做饅頭有些奇怪,但李家的饅頭確實比一般蒸餅好吃的多。也沒見裡面有餡,但味道就是好。

 更別說,那邊還有大桶的骨頭湯,大盆的炒肉片。

 肥肉片子厚厚一片,又大又肥,炒的油亮透徹,看著就胃口大開,裡面加上了一些時令蔬菜炒,讓這菜看起來極其誘人。

 那邊一桶桶的湯,裡面可是一大塊一大塊的豬骨頭,有筒骨、排骨、脊骨,骨頭上還帶著許多故意沒剔下來的肉,連骨帶肉還放了一些肉皮在裡面煮,煮的時間夠長,還加了些芋頭和黃豆,味道濃香。

 “大家盡管吃,沒吃飽就再添啊,唯一一點,不許浪費。”

 換上身乾淨衣服的李逍,渾身舒爽多了。

 他也拿了個飯盆,也沒矯情,粥桶裡打了碗粥,然後湯桶裡撈了幾塊排骨,夾了幾筷子的剁椒蒜子,就蹲到樹下開吃了。

 幹了一上午的活,洗了個澡後,確實是胃口大開。

 本來這炎熱天氣是沒什麽胃口的,更別說吃大肉片和骨頭湯了,可現在李逍絲毫不覺得油膩,隻覺得啃的很舒服。

 那些麥客們平時哪吃過這樣好吃的飯菜,簡直跟過年一樣啊。

 好多人甚至當了十幾二十年麥客,收了大半輩子麥子,但卻還從沒有吃過白面食呢。

 麥子碾磨成粉,還篩過,細細白白,揉製蒸熟,成為那松松軟軟,好看好摸更好吃的白面饅頭。

 尋常百姓種了麥子,但更多的還是直接蒸麥飯的多,蒸麥飯不用碾磨能節省錢,更不說少了幾道工序後還能減少損耗,不過麥飯的口感確實是很差很差的。

 至於說吃肉,哪怕是貴族官員們瞧不上的豬肉,可百姓一年又能吃上幾回呢?

 他們啃骨頭的樣子讓李逍記憶深刻。

 一塊骨頭不但把外面的肉啃的乾乾淨淨,還要把骨頭吸吮多遍,連裡面的骨髓也要全吸出來,最後把塊骨頭啃吸的發白,不再有半點油腥在上面,才會放下。而且就這樣的骨頭,他們也不會扔掉,這些人很有默契的把骨頭都放在空桶裡。

 “回頭再熬一熬,又是一鍋好湯!”老麥客笑著對李逍說道。

 李逍看著那些吸的都發白了的骨頭,心想再熬估計也熬不出什麽了吧。

 “家裡還有骨頭呢,殺了頭大豬,足有三百來斤呢。下頓再煮過就是了!”李逍說道。

 可老麥客卻覺得那太浪費了。

 “這可是大骨頭,一次哪裡吃的乾淨,起碼也得煮個三次才能把裡面的骨髓油水都煮出來,吃一次就扔,太浪費了。可不敢這樣浪費的,吃一次肉不容易。”

 這話說的,讓李逍心中感歎。

 百姓的日子確實是苦,他們最勤苦卻又最簡樸,最容易知足的一群人。哪怕負有沉重的負擔,也沒有如後世人那般容易抱怨。

 他們扛著座大山,一直負重前行。

 他們的汗水他們的勤儉,才真正造就了大唐帝國的輝煌。

 不管王朝興衰,百姓都是苦的,太平年歲沒有兵災,他們就已經最滿足了。可是一遇旱澇蝗災,百姓依然連吃飽肚子都難做到。

 地裡的收成實在是太低了,而關中的土地卻又越來越多的被權貴們給兼並佔有。

 過去,大唐初立時,每個中男和丁男都能分到幾十畝地,但是現在,年輕一輩的中男和丁男,卻已經分不到多少地了。

 田地越分越少,可租庸調卻是固定的,從沒變少過。

 沒有積蓄,沒有存儲,一場旱災,這些百姓就面臨著無糧可食的困境,就得拖家帶口的往外乞食求活!

 但願玉米能夠盡快的推行開來,多增加些畝產,能讓百姓多點糧食吧。不求每個人都在大唐之下過的富裕,但起碼強盛的大唐帝國子民們,總不能經常挨餓受饑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