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逍遙小地主》第三百四十六章 9頭蛟
赤山浦與朝鮮隔海相望,距離平壤順風不過兩天航程。相比起原來的那條登州入朝鮮道,得動則要近月的航程那是快了不知道多少。

 這裡曾經是中原疆域的最東端,不過如今大唐的東疆已經擴展到了大海之東,在朝鮮半島上設立了兩個州,是自漢以來的再次雄發。

 赤山浦現在歸屬於大唐十道之一的河南道。

 大唐的河南道很大,轄有後世河南、山東全境,還有江蘇和安徽的北部地區。共轄一府二十九州一百二十六縣。

 赤山就歸屬於河南道登州文登縣。

 這裡在文登縣的最東南端,人口稀少,一個縣不過幾千戶人口而已,而這赤山浦更只是一個漁村,幾十戶人家,以打漁為主,少量種植一些土地,生活很窮苦,完全就是靠海吃飯。

 赤山浦現在就是一副完全未經開發的模樣,進出這裡得乘漁船,去縣城都沒條大路。

 從海裡打撈上來的海草曬乾之後堆集成海草屋頂,頂下是石頭和泥巴壘起的屋牆,一頂頂海草房子極具特色。

 這塊地已經被李逍花三千貫買下來有快三個月了。

 當初趙持滿派人找上文登縣買地的時候,那位縣令還以為來了個傻子。三千貫錢,就在這天之角買塊荒地?怕不是傻了啊。

 不過這樣的買賣縣令當然願意做的,聽說買地的東家是長安的一位貴人後,還很大方的多劃了一些地,這位慷慨的縣令手指在地圖上抖了抖,於是李逍的三千貫錢,不但把整個赤山浦都買了下來,還把環港的三面海岸邊的十裡寬海岸買下來了。

 那位縣令連赤山浦都沒去過,他不過是照著地圖隨便一劃拉,在他看來,那鬼地方田地也沒幾畝,當地百姓也沒幾個,種幾畝田都不夠自己吃的,縣衙每年在那裡連稅都征不齊,能賣到三千貫,已經相當賺了。

 這三個月來,趙持滿先期派來的人,也就建了一個簡陋的港口碼頭,還有十幾棟簡陋的海草房子。

 看著很粗糙,不過李逍覺得很滿意。

 羅馬不是一天建造起來的,這赤山港也不可能一天就建起來。三個月時間,這裡已經有了一個小港口需要的一切基本條件,已經不錯了。

 有了碼頭,也有了倉庫貨棧,還有幾棟房子,可以做客棧、飯館、商鋪,足夠了。等後續這裡船多起來了,那麽自然會有人氣。

 有人氣,就會跟著有更多的商人、商鋪,到時一座港口小鎮就成了,繼續發展下去,早晚能成為一座繁華的港城。

 這一切的前提是,只要有船來這裡就足矣。

 現在赤山浦的簡易碼頭上,停著三條船。

 分別是程咬金家的乘風號以及薛仁貴家的破浪號,另外有李逍家的九頭蛟號。在李逍看來,程家和薛家人起船號名字太隨便了,程家那位管事一拍腦袋取了個乘風號,然後薛家人便跟風起了個破浪號。

 太土了。

 什麽乘風破浪,那他李逍不得跟著起個滄海號?

 大海航行,好的船最重要,而有條好船還得有個威風的名字啊。

 思來想去,李逍親自給自己的船取了個名字,九頭蛟。

 他甚至親自給自己的船設計了一副旗幟,擁有九個猙獰腦袋的海中蛟龍。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蛟即是龍,是一種神獸,擁有龍族血脈的水獸,處於在朝龍進化的一個時期,只要再渡過難劫就可以化為真龍,擁有強大的力量。

 蛟龍若遇雷電暴雨,必將扶搖直上騰躍九霄,渡劫後方可化龍。

 蛟和龍基本相似,區別就是蛟還沒成為龍,沒有角,或者只有很短很短的角,只有當他們渡過雷劫之後,才可化形為龍,長出長長的龍角,騰躍九宵,呼風喚雨。

 龍是皇家專用的,李逍不敢亂用,但蛟是沒關系的。

 李逍畫的這個九頭蛟,九個頭、兩隻腳,每個頭上各有一對直直而類的角,如同獨角獸的類角,沒有分叉。頸部是白色的花紋,背上則是藍色的花紋,胸是赭色,兩肢則像錦鍛一樣有五彩的色澤。

 一般來說,蛟龍是生活在淡水裡的,一旦當蛟入海中,便謂之走蛟,也就是將化龍。

 旗幟做的很大,大旗上的九頭蛟便也越發顯得巨大而凶猛。

 當旗幟立在桅頂之上,遠遠看著,似有一頭蛟龍出海,騰雲駕霧。

 薛家和程家船上的船員水手們看著李家的旗幟,都不由的羨慕,本來覺得自家乘風、破浪號聽起來很霸氣,可現在跟人家李家的九頭蛟一比,太過平淡了些。

 “我們的傭兵團就叫九頭蛟傭兵團,旗幟也以此九頭蛟為徽。”

 一群傭兵們對於即將浮海東渡踏上那片陌生的國度,十分的興奮。這群由庶子、婢生子、私生子甚至是贅婿、亡命徒、逃犯、遊俠兒等組成的傭兵團,就是一群不怕死肯冒險之人。

 他們願意拿命來拚,有人為了錢財,有人為了富貴,有人為了刺激,反正李逍向他們承諾,他們要的一切,在海之東都有。

 二百名傭兵,二十名部曲親兵,另外還有一支五百人的隊伍,這也是自各地招募而來的,這些人不如那些傭兵們亡命不怕死,但也願意出來闖一闖,這些人則多是由農夫子弟、工匠學徒、漁民獵人、奴隸賤民等組成的,他們是做為傭兵團的後勤輔兵配置的。

 到了海那邊,建營寨,運糧草,製器械,甚至是抓俘虜押俘虜守營等這些雜事,都要交給他們。

 為了這支隊伍,李逍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子。

 雖然他還攜帶著十萬貫的武珍州進奏院錢莊銀票,但這是公款。

 簡陋的碼頭上,那群輔兵們正在將一箱箱的物資運上船。

 糧食、蔬菜、衣物,甚至是戰馬、馱騾,以及許多武器。

 去對岸是開荒去的,不是去度假的。

 薛程兩家的船邊上,也是大群的人圍著,他們一樣忙碌的將各式物資運上船,各種種子、耕具等,他們的船上除了薛程兩家的人,還有搭他們船的不少長安勳戚家的人。

 “此去百濟真能賺錢嗎?”

 “當然能,一本萬利的買賣呢。”李逍給大家鼓勁。

 船長老王則興奮的站在甲板上,迫不急待的要駛向大海了。

 “風向正好,乘此順風,一日夜就可以到達對面海岸。”

 經過老王這段時間的測試,他發現如果風大風向好,那麽李逍的這條九頭蛟號一個時辰能航行近百裡,當然這種快速航行得借風,而且就算有這樣好的風,這麽快的速度也是極限且比較危險。

 航行的時候不可能一直有這麽好的風,也不可能一直這麽快,但是一天一夜航行個四百裡左右是沒什麽問題的,哪怕晚上不敢這麽快速度,但一天一夜確實夠了。

 “第一次直航,先保守點,我們先往東航行,看到高句麗的海岸線,然後再往南航行直抵武珍州港,三天時間應當夠了。”

 老王很想直接向東南方向直航,直抵武珍州港,那樣的話有一天一夜就能達了。

 “別急嘛,一回生二回熟,等我們順利到了武珍州你再返航,到時就可以試著直航回來,若是成功,那下次再出航,就可以直航了。”李逍也很佩服老王頭的大膽。

 上次直航一條船都沉了,全船就活了他一個,他居然還沒半點畏懼,越老越膽大。

 “我看過天象了,這幾天天氣都很好,風也好,海上不會有風暴的。”老王經驗豐富,海航了一輩子。做為一個船長,基本都懂得看天象。

 因為船長必學牽星術,沒這本事,那也就難以辨明方向,容易迷航。除了看星辨方向,還得懂氣象,要不然這海上風暴多,豈不是很危險。

 在一些大的海船上,據說還會有專門的這種氣象師,負責觀星測象,預報天氣。

 夏秋之時,去朝鮮那是順風順水,就算沒有李逍的七面當風帆技術,只要不怕迷失方向,都能直航朝鮮。上次老王就是借風去的,可惜後來迷失方向了。

 現在有了羅盤指南,老王可是很有信心的。

 “老王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穩當一點,只要咱們順順利利的跑上十幾趟,就有錢再建一條船了,到時你就能指揮兩條船,若是安穩的跑上一年,你就有有三五條船,成為一個船隊的指揮,到時豈不威風?”

 老王聽了李逍描繪的這個大餅, 倒還真的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指揮一個船隊啊,那得多威風。老王頭跑了一輩子海,還真沒有這麽威風過。

 “真的?”

 “我什麽時候騙過你呢,當然是真的。”

 “那好吧,這次就聽你的,我們先向東直航,見海岸後再往南航,不過也不用三天,兩天兩夜,我就能抵達武珍州的海港。”

 “老王你悠著點,咱們這次三條大船,可是足有一千多號人呢。”李逍已經委任老王做為這次船隊的總指揮了,畢竟他經驗豐富,這方面李逍向來是崇尚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有老王,再加上羅盤指南針、七面風帆技術、水密隔艙這幾樣法寶,又正好乘季風出航,天氣又好,應當不會出事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