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逍遙小地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東經略使
王皇后被廢了,來元老辭相了,武氏被冊立為宸妃了。

 隨著勝業坊的一夜混亂起,帶來的是連鎖的反應。河東柳、太原王、許州崔,幾乎被摧毀,雖說太原王氏為五姓七家之一的高門世族,這一次皇帝也沒敢將他們徹底連根拔起,也只是把王皇后家這一支給廢掉了,可這依然是震動天下的大新聞。

 玉瀨長公主剛接管了長安報社,新聞的敏感性還是非常強的,她特別做了一期特別報道,專門報道此次長安大地震的來龍去脈,在輿論上為皇帝兄長造勢鼓吹助陣。

 反正,得讓天下人知道,王皇后不是無緣無故被廢掉的。柳王崔三家,更是早就應當被弄了。

 而來相公辭相,則只是說這位身體不好,病退了。

 至於武氏進為宸妃,倒沒做過多的報道,只是大致介紹了下這位新皇妃,但表面看似公正,其實報道還是比較其妙的在引導,是在為武氏點讚的。

 這期的特別報道一出來,立即賣到脫銷。

 甚至比李逍親自策劃的創刊號都賣的好,居然賣出了整整五千份,簡直就是個奇跡。

 報紙大賣,李逍倒也是坐收其利。這報社李逍可是佔股七成的,玉瀨佔股三成,此外現在印刷局的印刷坊還沒修好,如今報社是找李家的私人印刷坊印刷的報紙,這又賺了不小的一筆。

 李逍很喜歡錢,尤其是現在要去百濟上任了,肯定得多帶點錢走。

 所謂窮家富路嘛,沒錢路上可不好過,到了百濟那蠻荒之地,手裡更得有錢才好辦事。

 李逍在百濟現在又多了一塊地。

 他之前買朝廷的債券,朝廷抵押了一千畝好地給他,然後他又拿著向朝廷抵押出錢來,反過來又在百濟買了一千畝中等的地。

 上次皇帝還特旨把徒山島賜給了他。

 而這次因為他的搶眼表現,在廢王立武事件中的積極之功,讓李治非常滿意。因此大筆一揮,在百濟又給李逍劃拔了一千畝上好的良田,還特旨給他一千個百濟奴隸。

 反正這些奴隸都是東征軍的俘虜,在百濟不太值錢,在長安雖值錢,可運輸也不容易。

 現在李逍在百濟,已經擁有一座上百平方公裡的海島,還有三千畝田地,一千個百濟奴隸。

 不知不覺,李逍在百濟都已經置下好大一份家業了。

 雖然那些田只是在朝廷給的紙上,具體的還得自己去接收、管理,可畢竟在大唐朝廷的檔案裡,這些都是屬於他李逍的了。

 李逍發現自己來到唐朝久了以後,慢慢的也漸漸的染上了一些鄉土老財們的價值觀。

 比如說,剛來的時候,李逍是不太瞧的起土地的。

 買田置地,投入大,產出慢,他那時覺得遠不如搞點生意賺的快,但漸漸的他現在也覺得買田置地很劃的來。

 做生意再賺錢又如何,容易被殺豬,因為商人就是朝廷養的豬,隨時都會被殺,商人地位低,上不得台面。

 而地主卻不同,雖然說小地主地位也不高,但如果是大地主那就成了豪強,是庶族。若是再能在政治上也取得地位,那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士族。

 若是有個幾代經營下來,那就可能從士族變成世家。

 錢再多,也不如土地多有錢。

 錢是流動的,而土地卻是固定的,特別是土地能夠捆綁人。有地才有人,有人就有一切。

 朝廷喜歡殺商人的豬,但朝廷卻不敢隨便殺地主的豬。

 以前李逍覺得有錢就可以了,錢可以買到一切,但是現在發現,在唐朝,有錢並不一定真的能買到一切,相反,如果地多,卻還真的能成為土皇帝。

 做一個大地主,擁有很多田地,那就會有很多人佃種你的土地,哪怕他們只是佃戶,可他們卻不得不依賴你,他們其實就等於是受製於你,相當於你的半個仆人、下屬,你的話在他們那裡,有他大的權威。

 這種影響力,是單純有錢達不到的。

 這其實也就是影響的問題,就好比你手裡有一千萬塊錢存在銀行裡,那你只是個千萬富翁。而如果你是一個千萬廠子的老板,那就可能會有上百號工人跟著你工作,靠你發薪水養家,甚至你的廠子每年還要為政府上交很多稅款,你的影響力跟一個單純的千萬富翁是不同的。

 而如果你是一個擁有百萬員工的大代工集團的老板,那你的話語權影響力就更大,這是那些一般的億萬富翁什麽的比不了的地方。

 這不僅僅是錢,這是資源的控制,是話語權的影響力。

 李治其實是個不錯的皇帝,來濟都罵他昏君了,可走之前,李治都還封他開國縣侯,還給他百戶真封,又賞他錢財。換一般皇帝你試試看,能裝逼罵人後還這麽瀟灑的走?

 李治還給了李逍一個牌照。

 特許李家的酒坊自己釀酒供給藥酒生產,所產酒只要不上市售賣而隻供藥酒生產即可,還不限量。

 這個牌照可不得了,若是說一般年景,倒也沒什麽。可現在是災年啊,私人一律不許釀酒,連官方的酒坊都壓縮了產量,可皇帝還記得李逍上次說的藥酒坊沒原料,現在都快停工損失很大。

 武氏也記得李逍的表現,知道這次李逍幫了大忙。

 她在皇帝面前為李逍說了不少好話,於是乎,李逍這個檢校武珍州刺史,還沒上任,就已經摘掉了檢校的帽子,成了正式的武珍州刺史。

 而且武氏為了表達謝意,還替李逍多謀了一頂官帽。

 “安東經略、安撫使!”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官職,安撫使這個職務早在隋朝時就有了,一般是設在西南地區的一個官職,主要是安撫西南的夷人,而經略使呢,則是一個軍職。

 類似於省軍區司令的存在。

 比如說現在這個安東經略使,就是安東軍區的司令。這個安東軍區包括整個三韓半島加上遼東半島,不過暫時現在也只有武珍州和居烈州這兩個州在大唐的控制下,其余地方還是在敵人手上的。

 如今那邊是戰區, 薛仁貴和蘇定方就是戰區司令,而李逍這個司令,其實就是相當於軍區司令,說直白點呢,薛仁貴他們管的是野戰軍,而李逍管的其實就是地方武裝力量,比如民兵這樣子。

 經略使一般隻設在邊疆地區,與都督府並置,也多由都督兼任。

 而現在因為百濟那邊還是戰區,蘇定方和薛仁貴做為統兵大將,也各兼了一州都督,但經略使沒讓他們兼,而是給了李逍。

 倒不是說朝廷不信任他們,而是過去那裡剛打下來,連順民都沒幾個,經不經略也沒什麽關系,畢竟沒民兵。現在讓李逍兼經略安撫使,其實也不過是名頭好聽點,畢竟那裡一樣沒民兵可統的。

 但加了個使職,聽起來也好聽些不是麽。

 李逍是這樣想的,武珍市市長兼朝鮮省軍區司令,這個官職有點叼啊!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