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提示:在宣紙原產地建造造紙坊,成功激活《宣紙》製造技術。
“啊嘞!什麽情況?”
在涇縣造紙坊成功建成的那一刻,袁耀接到了系統提示,雖然一時間沒搞清楚怎麽回事,但隱隱約約有了一種中獎了的感覺,於是便忍不住趕緊查看起來……
宣紙——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是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之一。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
特點——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有“紙壽千年”之譽。
產量——500人造紙坊月產紙3000石,合每人每月6石紙。
……
“噢!!!”看到這些介紹,袁耀的嘴巴驚訝成“O”型。
其他的介紹沒有什麽好驚訝的,主要是產量。
要知道之前造紙坊“蔡侯紙”的產量不過是月產300石,如今變成宣紙一下子就成3000石,整整增加了十倍。
這還不是硬件器械升級增加的產量,單純只是技術工藝進步帶來的增值而已。
這個產量即便不用克隆人來降低成本,直接雇傭工人來生產都足以形成產業鏈了。
一石紙等於120漢斤,1漢斤紙可裁剪信紙大小約40張。
漢末書信的載體主要是木板或者竹簡,事實上因為文字都壟斷在世家大族手裡,他們都是這個時代最有錢的一群人,所以一般書信都是用絲綢中的白絹做載體來顯示身份。
一匹白絹價值1400-1600錢,若裁成書信大小可裁77幅,湊整就算80幅,價值也按最高1600錢算,也不過等於2斤宣紙的載字量。
兩者若直接換算,就是1斤宣紙等於半匹白絹的價值,合800錢。
造紙坊月產宣紙3000石;合36萬斤;18萬匹白絹的載字量。
18萬個1600錢……
當然,當紙張產量增加,再按絲綢的價值來算或許不太合適,但即便把紙張從奢侈品的級別降到普通用品,也足夠作坊主賺的缽滿盆盈了。
之前的蔡侯紙產量是無法大規模量產的,但現在的宣紙就足夠滿足一個成熟商品的一切需求。
也就是說,袁耀現在都可以考慮賣紙來賺錢了,而且還是壟斷產業價格隨便他定。
哪怕他大出血的把宣紙定價為1斤10錢,跟白絹那半匹800錢來比根本不值一提,完全不再是奢侈品的價格。
但即便如此,500人的造紙坊一年的產值就是4320萬錢,整個丹陽郡人頭稅的2/3。
現在私人傭工工錢一人一月200~400錢。這是包飲食的價格;不包飲食工錢一人一月400~800錢。
一個作坊500人工錢一月最多40萬錢;一年480萬錢。差不多作坊產值的十分之一而已,其他原料的成本不過是樹皮稻草……
大有搞頭啊!!!
袁耀越算帳嘴裡的口水越多,他都有點搞不懂自己為什麽選擇做諸侯了,辛辛苦苦拿下一個郡還不如一座造紙坊來錢快,做資本家多輕松……
“1斤宣紙定價10錢,等於4320萬錢一年;1斤定價20錢,就等於8640萬錢一年;定價30錢就等於1億2960萬錢……吸溜!!!”
袁耀的雙眼瞬間變成($_$)。
“等等!”
袁耀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在宣紙的原產地建造造紙坊就激活了《宣紙》製造技術,
那麽在後世瓷都建造瓷窯會激活燒瓷技術麽? 要知道漢末器皿主要還是使用貴金屬、陶器或者漆器,瓷器的技術還沒有形成,或者說陶器還沒進化成瓷器。
後世中國盛產瓷器並被命名為瓷都的地方可是有好幾個都在江東境內,光袁耀馬上能想到的就有江西景德鎮,現在的豫章郡潘陽縣附近,代表瓷器就是聞名遐邇的青花瓷;
還有個是福建德化縣,現在的會稽郡東冶縣附近,代表瓷器是具有“中國白”之稱的建白瓷。
還有其他的袁耀一時想不起來,或者是跟現在的地名對不上號。
不過光是在這個時代燒出青花瓷和建白瓷,就夠他得瑟很久了!
若系統真的設定在特產原產地建造該型生產單位便能激活該技術,那袁耀就發達了。
袁耀仿佛看到了一大堆名瓷古董擺到了他面前……
瓷器可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連中國的英文名都是來源於瓷器,在大航海時代是中國的主流商品之一。
說起中國特產,想起瓷器就沒法不想起絲綢,論特產地位絲綢比瓷器要更加資深一些,因為絲綢從絲綢之路遠銷國外的時候,瓷器還沒有誕生。
現在的中國四大名錦還隻誕生了蜀錦一種,另外三種之中的兩大名錦同樣也在江東境內,不過依然是沒有誕生的。
一個是後世江寧織造盛產的南京雲錦;還有個蘇州織造盛產的蘇州宋錦。
這兩大名錦現在還沒影,漢朝蜀錦一家獨霸,若是在這兩大名錦的原產地也弄個什麽織造局,然後蹦出來雲錦和宋錦的紡織工藝,那麽海上絲綢之路就名副其實了。
最重要的,絲綢可是中國的獨產,蠶這種生物只有中國境內有,在漢朝還沒有流出國門,要能想辦法看住,就會成為國際性的壟斷產業。
“吸溜!!!”袁耀的口水已經止不住了……
還有茶葉也不能忘了,同樣是中國傳統特產之一。
什麽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這些貌似都在江東境內!
茶葉也是有製造工藝需要激活的,從煮茶到蒸茶,然後再到炒茶,這一生產工藝在歷史上進化了一千多年,而現在漢末正是處於煮茶的初級階段,若是能直接激活了炒茶工藝技術,那可是節省了近千年的進化時間,這又將是一筆賺錢的買賣。
“江東還真是寶地啊!”
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袁耀現在最遺憾的就是大腦中那段後世記憶中,關於地理的信息並不是很多,否則肯定能找出更多的寶貝出來。
不過盡管如此,袁耀也在丹陽郡就找出了兩個本地特產了,那就是絲綢中的南京雲錦,和茶葉中的黃山毛峰,再加上涇縣宣紙,這三樣就足夠他消化一段時間了。